上海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纪实:叩开职工“幸福之门”
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工作与生活平衡,幸福感随之提升。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幸福感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当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幸福生活成为广大职工的追求,如何回应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工会组织应采取何种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成为新时代工会工作不可回避的考题。
职工的品质生活,工会“娘家人”来守护。今年,上海市总工会在全总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基础上,聚焦工会主责主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同步开展了本市50家单位试点工作。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一批“上海样板”正“浮出水面”,同时激发了上海工会加快回应职工民生需求的源头“活水”。
企业健身房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职工的青睐。
顶层设计
“六心六爱”勾勒上海 职工向往的美好生活
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唯有在实践中推进。
前期,为做好该项试点工作的顶层部署,市总工会多番下基层调研,了解职工心声、企业想法。在此基础上,历经数月,今年7月,上海工会《关于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出台。
从文件中可以看到:一方面,促进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赋能增效,推进服务职工综合体试点任务;另一方面,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推进塑造幸福生活环境试点任务。
文件还特别提到要打造“六心六爱”职工满意和谐幸福的发展环境,即:“安心”爱岗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舒心”爱劳动,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暖心”爱伙伴,梯度帮扶体系健全;“开心”爱生活,职工福利待遇完备;“贴心”爱自己,健康服务项目全面;“诚心”爱他人,文化建设普遍认同。“‘六心六爱’实际上是工作的评价标准,涉及方方面面,勾勒了上海职工向往的美好生活。”市总工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先试先行
一批“上海样板” 正“浮出水面”
厂房内宽敞明净,作业机器人声光交织……走进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第四智慧工厂,记者却发现空无一人。智慧工厂党支部书记黄建飞告诉记者,随着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传统的钢铁生产模式正在被颠覆,职工的工作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近年来,宝钢股份通过产业智能化,把产业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通过多方面举措,构建全方位服务职工生态圈,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有钱、有闲、有趣‘三有’生活水平。”本市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之一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王霞说。
“我们宝钢职工最骄傲的,就是有自己的体育馆!”来自宝钢股份研究院的老王告诉记者。每个周末,宝钢体育馆总会挤满了前来锻炼的职工。“公司党委历来重视职工的身心健康,尤其在宝武集团提出‘三有’目标后,公司不断加大对体育中心健身场馆和设备设施的改造升级力度。”王霞说。
产业工人有自己的体育馆,外企白领也不落后。走进位于前滩的科思创上海办公室,除了全开放的办公环境,记者看到,整个办公区域还设有健身房、冥想室、妈咪小屋、按摩椅……咖啡馆随时提供现做的花式咖啡,还有各色中外早餐、健康午餐供应。“我们这里是全开放的灵活办公空间,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工位。”科思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项青向记者介绍道,作为试点单位,科思创工会把打造员工健康福祉项目作为推动试点的重要抓手。
据悉,去年全国总工会将上海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等本市6家单位列为全总首批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在此基础上,今年上海市总工会确定了市级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50家(含服务职工综合体5家,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机关企事业单位45家)。
靶向施策
心系新就业形态 劳动者品质生活
近年来,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蓬勃发展,马路上穿梭着的“外卖小哥”支撑起了城市民生的重要一环。作为全总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目前饿了么上海公司正着力建设6S标准化物流站点试点,为蓝骑士提供更好的工作、休息、培训、会议、活动、学习等体验,试点“会站家”一体化机制建设。位于普陀区饿了么江西蜂鸟近铁城市广场服务站点,首批通过了6S标准站点的考核。
关爱常伴骑手,促进小哥成长亦不缺席。据了解,饿了么在上海先行先试推出“网约配送员”新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等级认证,为很多饿了么骑士打开职业发展的新通路。
记者了解到,市总工会在推动试点工作中,特别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考虑在内,坚持靶向施策,推动解决新就业形态爱劳动者在健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急难愁盼。
模式创新
试点小组“自转” 带动全市“公转”
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工会主席王琳正带领着组内各单位参观职工书屋、健身驿站及儿童主题乐园等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阵地。而在东航职工之家,第四组交流互访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中。东航集团工会副主席杨绪带领组内各单位参观了东航职工服务中心、职工健身馆、李文丽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阵地。
如何调动试点单位的工作积极性,让试点小组“自转”带动全市“公转”?市总工会进行了工作模式的创新:将全总和上海市的56家试点单位按单位性质不同分成6个组。同时,市总工会建立面上工作交流平台,指导组长单位牵头推动组内工作,以互学互访互评的形式,通过举办试点单位现场交流会、选派专家等措施,对认定的试点单位给予专业指导和资源扶持,推动试点工作真正落实落地。
近期,为进一步做好试点工作,根据全总相关工作要求,上海市总工会优中选优,在50家市级试点单位中选取8家单位,同时选取了2家关爱职工公益伙伴单位,申报第二批全总试点单位。
专家观点
把握职工生活品质需求,找准工作重点
记者在与基层职工的交流中,发现职工对于品质生活的理解各有不同,如多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认为品质生活就是高收入、体面劳动,产业工人在提高收入待遇的同时希望有一个上升的发展通道,而许多研究人员、白领恰恰又追求工作之余精神生活的富足。
带着职工的不同需求点,记者采访了上海经和幸福企业研究院院长郭金山。作为专家智库,郭金山曾先后承担《职工生活质量评价与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工会服务职工一体化功能研究》等课题。“职工生活品质涵盖了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的所有方面。我的理解是,职工生活品质是在职工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基于工作生活多层次需要和美好生活追求,获得的物质和工作生活条件的充分程度以及对工作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和幸福体验的集合。”郭金山说,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关注的职工生活品质有着明显差异,不同的企业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过程中也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需要在系统把握职工生活品质内涵的基础上找准重点。
此外,郭金山表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不仅仅是原先的职工关爱工作,而是要重新定义职工关爱,要在工作管理、成长管理、人际管理、团队领导、组织管理过程中增加关爱的维度,进而将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植入到生产经营及管理提升的全过程。
(据劳动报消息 劳动报记者 阎梦华 摄影 柴一森)
网址:上海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纪实:叩开职工“幸福之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2531
相关内容
江苏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活动异彩纷呈 职工幸福感爆棚——首都各单位呵护职工身心健康提升职工幸福感工作纪实
孙庄召开“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塑造幸福生活环境”工作推进会
全力构建“基层工会+服务职工基地”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职工服务中心试点
全国总工会部署深化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
职工生活品质提升:路径和方法
泸州老窖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
多举措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优化职工工作环境、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促进职工运动健康、做实职工关爱保障、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 “五大行动”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广东6单位入选全总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