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日常

发布时间:2024-11-17 16:39

日常用品的个性化改造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日常生活艺术# #日常生活设计#

内容简介  · · · · · ·

《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试图用历史一社会一空间的三元辩证法,通过《新民晚报》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近25000个文本对“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日常生活空间进行一次重访,并全面呈现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改造中的“新旧”之辩。《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发现,这一时期的《新民晚报》虽然服膺丁“革命”这一总体叙事,但如果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以“开放”、“在时”的历史观重新审视,会发现《新民晚报》不仅处于规训之中,也与各种力量进行协商,其所建构的上海城市空间中西化、传统、革命等要素在1949年后仍然交织、延续,具有“文化杂合”的意味。“新”与“旧”之间,是驳杂丰富的灰色地带。《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将报纸文本作为主要研究...

(展开全部)

《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试图用历史一社会一空间的三元辩证法,通过《新民晚报》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近25000个文本对“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日常生活空间进行一次重访,并全面呈现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改造中的“新旧”之辩。《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发现,这一时期的《新民晚报》虽然服膺丁“革命”这一总体叙事,但如果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以“开放”、“在时”的历史观重新审视,会发现《新民晚报》不仅处于规训之中,也与各种力量进行协商,其所建构的上海城市空间中西化、传统、革命等要素在1949年后仍然交织、延续,具有“文化杂合”的意味。“新”与“旧”之间,是驳杂丰富的灰色地带。《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将报纸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意义阐发的主要场所,试图为报纸的文化实践、城市空间、日常生活之间关系的探讨提供鲜活个案与新的思考线索。

作者简介  · · · · · ·

董倩,女,1979年6月生,河南郑州人。201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新媒介与城市传播、媒介建构中的新社会史。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进行访问交流。近年来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等新闻传播学主流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并获得由中国社科院评选的全国新闻传播学2013年度十大优秀论文奖。

目录  · · · · · ·

序一
序二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日常生活研究
· · · · · · (更多)

喜欢读"改造日常"的人也喜欢  · · · · · ·

3 有用 BOXING 2016-12-30 15:26:46

作者对《新民晚报》做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反向阅读”和“空间氛围”两个概念,并基本同意并承续了“跨越1949”一派的看法。遗憾是,全书琐碎不聚焦而缺乏深度,理论与材料的结合显得生硬,若是每章乃至每节的主题单独抽出研究,很可能会是精彩著述吧。反倒是,作者发现张济顺叙述的“好莱坞热”在《新民晚报》毫无体现,或在公园进行各类意识形态宣传活动是否得当等议题,似乎很有趣,可惜现象描述后戛然而止。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20-01-12 16:00:53

按需。“《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试图用历史一社会一空间的三元辩证法,通过《新民晚报》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近25000个文本对“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日常生活空间进行一次重访,并全面呈现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改造中的“新旧”之辩。”

0 有用 优雅骑士 2017-12-09 21:15:25

该书选择了向有雅俗共赏之称,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的新民晚报作为研究对象和主要材料来源,探讨了建国初期到文革爆发以前上海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其他研究公共空间的著作不同,作者提出了空间氛围的概念,重在对空间中人们的行为与活动的考察。因为中共解放上海以后并未对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实施进行改造,而是通过对原有空间的控制和改造,消除其旧时代的特色,引导其与社会主义氛围相适应,赋予其正面的意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人... 该书选择了向有雅俗共赏之称,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的新民晚报作为研究对象和主要材料来源,探讨了建国初期到文革爆发以前上海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其他研究公共空间的著作不同,作者提出了空间氛围的概念,重在对空间中人们的行为与活动的考察。因为中共解放上海以后并未对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实施进行改造,而是通过对原有空间的控制和改造,消除其旧时代的特色,引导其与社会主义氛围相适应,赋予其正面的意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人民的饮食、消防、居住以及休闲等。但是上海浓厚的商业化和世俗化气息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这种改造的效果,大量溢出框架以外的活动仍不断发生。该书作者系新闻专业出身,因此在写这一部历史学著作的时候缺少历史学理论功底,理论和材料结合生硬,引用资料较为单一,对于新民晚报本身的解读也停留在表面 (展开)

> 更多短评 10 条

我要写书评

改造日常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网址:改造日常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6038

相关内容

老年人日常生活辅助工具的适老化改造.docx
历史街区改造:寻找日常生活 的文化意义
日常生活物品改造小妙招(5个超实用家居旧物改造小妙招,每个人都可以巧手改造)
家居·改造
非常有才旧物改造.doc
【卫生间改造】卫生间改造注意事项
旧物改造
【旧衣改造】
【家居装修改造】家居装修改造费用是多少
家居改造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