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指南,一年不生病!

发布时间:2024-11-06 16:15

日常饮食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这些问题每个人都关心!

现在,

根据诸多专家建议,

列出这份健康生活指南,

请收藏!

饮食篇

1.时吃早饭:减少中风风险

2019年4月,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布一项研究,证明从未吃过早餐的人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明显增加,尤其是中风死亡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在从来不吃早餐的人比每天都吃早餐的人,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87%,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9%,中风风险增加239%。

2.吃够25种:降低心脑血管疾病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多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水平较高的水果、蔬菜、豆类及其制品和富含白蛋白的鱼类和海产品等,而红肉类(猪牛羊肉等)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要减少,这样的膳食模式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3.粗细搭配:预防疾病

适量食用粗粮可预防疾病,因为纤维素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减少高血脂,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粗粮里边所含的大量B族维生素,尤其维生素B1可预防脚气病。

通常建议粗粮:细粮=1份∶3~4份,比如做二米饭的时候,小米约占总量的1/4左右即可,玉米窝头,玉米面占1/4左右等。

4.坚持8分饱:心脏更好

有许多冠心病患者在饱餐一顿之后突发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塞,这是因为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

而在消化食物时,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使冠状动脉供血更显得不足,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5.口味三减:预防多种慢病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这也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6~2025)的重要内容,每一项跟慢病防控息息相关。

睡眠篇
1.睡个午觉:保护心脏

冬季午睡能缓解疲劳,补充阳气。午睡时,正值心经当令,能够保护心脏,休养心血。不过,天气越发寒冷,午睡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睡前喝杯温水:减少心梗

人体熟睡时会出汗,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的黏稠度变高。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3.按时睡觉:延长寿命

生活习惯篇
1.缓慢起床:预防血栓

2.按时蹲便:促进排泄

3.每天走走:促进血液循环

4.戒烟戒酒:预防癌症

网址:健康生活指南,一年不生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749

相关内容

你有一份健康指南,请查收!照着做,全年少病痛~
WHO全球活动指南,运动不止一面,教你怎么动才健康
生活中的健康锻炼指南.pptx
“衣食住行”全面守护 给老年朋友一份健康指南
健康饮食生活技巧指南
【科普营养】运动不止一面,教你怎么“动”才健康?——WHO全球活动指南
2022年全民健身指南
1-6年级小学生居家科学健身指南
好孝心健康小贴士:多雨之秋,老年人日常生活指南
专家给你一份精准健康饮食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