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建设得怎么样?
无障碍设计需遵守《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生活技巧# #家居装修建议# #无障碍设计#
交大一附院大兴善寺院区的无障碍通道对坐轮椅的人十分友好。 (记者 袁玥 摄)
酒店无障碍客房均采用低位设置
上午9时,记者来到位于长安立交的爵乐府酒店,这里是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指定接待酒店。酒店入口处显眼位置设置了无障碍停车位,大门处设有无障碍坡道。在酒店大堂的旋转门上,记者还在低处发现了一个轮椅图案的按钮,通过这个“玄机”,可以使旋转门放慢速度,张庆坐着电动轮椅可以轻松进入。
酒店11层设置有两间无障碍客房,提供无障碍服务。无障碍房间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进门处是低位门铃和门禁,进入房间就能发现这间客房与标准客房最大区别就是卫生间,卫生间较为宽敞,轮椅可以自由转动。洗手台两边加装了扶手,淋浴间与卫生间之间没有间隔,并在两边都加装了扶手。花洒下方,还细心地设置了个小椅子,方便残疾人士坐着淋浴。房间里的床比普通床低,高度为40厘米,这也是根据残疾人需要设置的。此外,房间增设了声光报警器,方便聋哑人识别。
“这个无障碍客房真是不错,残疾人单独入住基本没什么问题,但也发现了有些细节还可以更好,比如进门以后的开关面板和房卡插槽还是有些高。”体验完无障碍客房,张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好的,这个我们一定改进。”爵乐府酒店副总经理张波说。张波告诉记者,作为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指定接待酒店,酒店特地做了一系列改进,设置无障碍客房、无障碍停车位、低位服务台、无障碍电梯。“早在今年5月,就邀请了残疾人代表对酒店无障碍设施进行了体验,根据残疾人的意见做了修改,今天体验的反馈,我们也会记录好再做改进。”张波说。
无障碍医院充满贴心细节
随后,记者跟随张庆和雁塔区残联工作人员来到交大一附院大兴善寺院区。在医院门口,“无障碍通道”的标识非常醒目,大门两侧均设有无障碍坡道。进入医院首先看到的是“残障人士窗口”服务台,去往影像科和诊室都有坡道,而且全程没有台阶。挂号、办理出入院窗口以及药房窗口都设有专门区域,上面贴着无障碍标识和求助铃,下方还有一块可以活动的面板,残疾人士根据需要可以放下面板书写填表。医院综合办主管张伟告诉记者,交大一附院大兴善寺院区是交大一附院的延伸点,目前有康复科和中医科,医院从2018年5月开始正式运行。“除了残疾人,很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是病人也会乘坐轮椅,因此我们在建院时就充分考虑了无障碍的需求,将医院打造为无障碍医院,后期我们又根据残联的督导意见,对无障碍标识进行了完善。”张波说。
商场无障碍卫生间人性化满满
体验的最后一站来到位于吉祥村的MOMOPARK商场。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服务台、无障碍电梯,这里一应俱全。一进商场大门,地面还贴有明显的无障碍电梯标识指引,可谓是人性化满满。
值得一提的是商场的无障碍卫生间,门口贴有显眼的无障碍标识,下方是一个触摸面板来控制卫生间门的开关。“考虑到推拉门残障人士使用并不方便,所以无障碍卫生间用的都是触摸式感应门。”商场秩序维护部经理马文介绍。卫生间内部非常宽敞,洗手台和马桶旁都安装有扶手。马桶扶手的下方,还设有紧急求助按钮。
“这里的无障碍卫生间很好,特别是这种感应门对我来说非常方便。”张庆告诉记者,自己因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严重残疾,不仅下肢无法行走,上肢也存在畸形,不能使力,一般的推拉门使用起来有一定困难。
越来越多残疾人愿意走出家门
“西安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提升工作真是做进了我们残疾人心里头。”张庆坦言,以前自己很怕出门,也无法独自出门,仅仅一个没有坡化的人行道道沿就能把他难住,因此,自己也和大多数残疾人一样整日待在家中。“这两年西安的无障碍环境发展快、变化大,我现在经常独自出门参加活动、散心,路途近的我就坐电动轮椅,路途远了我就乘坐地铁,大雁塔、南湖、沣河森林公园……这些地方我经常去玩。”张庆笑着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愿意走出家门,参与志愿活动,结交朋友,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雁塔区残联无障碍工作专班负责人李立军介绍,为了做好辖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提升工作,雁塔区不仅邀请组织残障人士对辖区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进行督导检查,而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动残障人士对各自工作生活区域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常态化体验式督导,主动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整改。在6月底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提升任务完成后,又开启多轮无障碍“回头看”,开展 “地毯式”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形成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提升中各街道追赶超越、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让辖区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提升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目前,雁塔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提升工作已全面完成,共解决391个无障碍问题点,提升改造767处无障碍设施。其中包括27条道路,2个广场,109个公厕,24个老旧小区,20处道口信号系统,24处停车场,40个超市商场的162处问题,17家酒店的75处问题,4个景区的14处问题等。
“以前出门,一个没有坡化的道沿就能把我难住,现在西安持续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提升,残疾人出门不仅越来越方便,更感觉到了社会的关怀和温暖。”残疾人志愿者张庆感叹。随着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的日渐临近,各项无障碍设施和相关标识也日趋完善,公共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提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8月24日,记者跟随张庆和雁塔区残联对酒店、商场、医院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体验。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袁玥
网址:无障碍环境建设得怎么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8403
相关内容
从“无障碍”家庭到“无障碍”城市 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还需“过几关”9月1日施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亮点多多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龙岗助力残疾人“走”出家门
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 让生活出行更加“无障有爱”
【人民日报】让生活出行更加“无障有爱”——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
“无碍”更“有爱”——启东市健全辅具租借服务体系、扩大无障碍改造受惠群体、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
坡坎多、高差大、老旧小区集中,为便利残疾人、老年人出行——山城重庆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问“题”于民|身边的“无障碍通道”,如何真正“无障碍”?
养老院无障碍设计说明
无障碍生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