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生活,松江组织志愿者体验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
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能提高残障人士的自尊心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习惯改善# #环境心理学#
转自:上观新闻
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也需要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松江的公共环境无障碍建设如何?10月15日,松江区残联协同区盲人协会、区肢残人协会、区聋人协会,组织残疾人代表开展了无障碍体验志愿服务活动。

代表们走访了云间会堂 、思贤公园、工人文化宫 、南期昌路嘉松南路路口、新城地铁站西侧公交站台等点位,实地体验场所内的无障碍停车位、出入口、电梯、通道、 卫生间、无障碍信息服务设备等,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在云间会堂和工人文化宫,代表普遍认为无障碍环境设施较为齐全。“整体的建设越来越好,局部细节还有待改进。”来自区消保委的体验志愿者唐秀梅告诉记者,自己曾有过一段坐轮椅的时光,因此对公共建筑场所的设施使用颇有感触,比如电梯内整面镜子的作用。“坐轮椅的残障人士进入电梯后,转动轮椅不便,就可以通过镜面看到电梯键亮至几楼。”唐秀梅说,如果镜面过窄则无法看到两侧的按钮。此外,无障碍卫生间的出入口也应适当加宽,便于轮椅进出。在两个场所,大家看到无障碍卫生间都配备了专用的门把、洁具、安全扶手等。唐秀梅建议:“有些卫生间的马桶是单侧扶手,如两侧都有,一侧设置为移动扶手,可更加方便残障人士行动。”也有残障代表提出,在图书馆的大面积落地透明玻璃隔断上贴一些警示标语,可以提醒残障人士避免碰撞。
行至思贤公园,残疾人代表姚永兴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公园的环境,无障碍设施也很完善。“我和朋友经常约到思贤公园散心,这里道路比较宽敞,对我们来说行动很方便。”在南期昌路嘉松南路路口、新城地铁站西侧公交站台,有代表发现人行道通往站台的坡度较以往平缓了,轮椅车上下坡更方便了。

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后续我们还会梳理整合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推动辖区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残疾人营造更加友好、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区残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文字、图片:朱颖宏
编辑:张小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促进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生活,松江组织志愿者体验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8428
相关内容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一年记者探访:南京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完备,但细节处还有待提升【人民日报】让生活出行更加“无障有爱”——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
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 让生活出行更加“无障有爱”
无障碍环境建设得怎么样?
太原:无障碍环境给残疾人带来便利 城市有爱 生活无“碍”
都江堰:无障碍环境建设,让城市更有温度
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你了解多少呢?
无“碍”之路更有爱—深圳无障碍城市建设取得卓越成效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龙岗助力残疾人“走”出家门
无障碍设施关系你我 以法治护航“无碍”让美好生活“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