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幸福感?错!别再误导孩子的价值观,真正的幸福是它

发布时间:2024-11-17 23:26

真正的幸福是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幸福哲学#

人活着需要一点仪式感,因为我们只此一生,理所当然,孩子的教育也需要一点仪式感,如果你有这种态度,孩子日后的生活会很有趣,也是培养了孩子面对生活的态度,影响孩子为人处世的方法。

什么是仪式感?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段话:狐狸建议小王子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来,''如果你下午四点来,那么我从三点开始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接近,我就越幸福。如果到了四点你还没来,我就会焦虑,这就是幸福的代价。

但是,如果你来的时间飘忽不定,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小王子问什么是仪式感,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仪式感不是追求华而不实的形式,而是带给孩子内心的富足和平静,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

仪式感是赋予某个时间和时刻特殊意义的东西。

这么说吧仪式感就是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这么平凡,仪式感就是体现了一个人对生活的重视,并且通过一些非必要的动作和形式来变大重要性的行为。我们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含蓄,不要张扬,但是对于孩子,妈妈的爱、爸爸的爱从来就不缺乏,所以更应该及时地表达出来。

就像是:''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样的道理,生活本来是寡淡无味的,可人只此一生,为何不让其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呢?有的人抱怨生活如白开水一样,每天都抱怨着无所事事很无聊,那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去''开发''每天的生活。

这就体现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应该重视仪式性的培养的,很多家长也有这个意识,在他们看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仪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同时培养孩子的性格。

培养孩子仪式感有什么作用?

一位心理专家曾说过:正常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更重要的是,仪式感可以让人更好地约束自己。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仪式感越庄严神圣,越能让孩子心灵成长。仪式感是孩子不能缺少的成长历程。

在音乐之都奥地利,父母在带孩子去参加欣赏一场音乐会的时候,都是非常重视的,他们会提前通知孩子,并且让孩子穿上正式的服装,这种做法并不是为了彰显什么,而是为了唤起孩子对这件事的重视,当仪式感做到位了,孩子在听整场音乐演奏会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的认真和重视,会真正的用心去聆听。

所以,强调对孩子的仪式感,他们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都可以迅速提升。

而家庭仪式感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视家庭仪式感又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

1.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家长注重家庭仪式感,在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惊喜,同时也是对孩子的陪伴,孩子在家庭仪式感中,可以更多的体会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呵护,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2.孩子更有清晰地目标

记住孩子的生日,给孩子生日祝福,一方面是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祝福,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意识自己又长大了一岁,需要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追求。

另外多鼓励孩子去参加一些比赛的活动,也可以让孩子从比赛竞争中更清楚的了解自己,从中得到经验和总结。

3.留下美好的回忆

每一次的仪式纪念,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待到孩子长大之后,当询问起来过去有没有那些记忆深刻的事情,孩子不至于毫无印象,而是可以记住某次节日或者是某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美好记忆,这些都会成为孩子人生的阅历

4.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家长重视家庭仪式感,让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一道道绚丽的色彩,孩子也会更加的开心愉悦,对生活都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可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注重家庭仪式感的父母所培养出的孩子大多是性格乐观开朗的。

所以说,仪式感的注重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期待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是,仍有一些家长,把仪式感看的太过于程序化,他们把仪式感等同于幸福感,觉得两者就是呈同比的关系。

仪式感=幸福感?这是正确的么?

不见得。

举个例子,很多富人家的孩子,家长们在孩子生日或者各种节日,都大张旗鼓的举办宴会或者派对,但是虽然每次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有做到位,仪式感是很浓,甚至一日三餐都是需要一套程序执行,但是因为父母忙于赚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少陪伴,你问他们幸福么?他们有的人虽然是物质上很富足,但是精神上是贫瘠的,所以仪式感是否等同于幸福感,真的不能一概而论。

而且,如果家长过分的重视仪式感,对孩子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容易造成影响的,孩子会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还有虚荣心过重,就是过于在意仪式感。

所以,物极必反,所有东西都是如此,关于仪式感,仪式感可以让生活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但是过于注重也没好处,还有的家长觉得满足孩子仪式感需求,孩子就会有幸福感了。

这些都是很片面的想法和做法,别再误导孩子的价值观,要想让孩子真正的有幸福感,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如何让孩子真正的感觉到幸福

1.父母的陪伴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天生的,是一种本能,而且孩子诞生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会让孩子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培养亲子间的感情。

2.仪式感体现对孩子的爱

仪式感还是要有的,但也不要过度的重视,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关注,比如孩子的生日,孩子获得了某项成功,家庭一起外出活动等,都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被父母重视的,培养亲子间的感情,让孩子更多得到满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可以在一次次的纪念仪式中让孩子领悟到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更有计划性和目标性。

3.得到父母的理解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理解。

孩子的想法也是一个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一开始孩子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慢慢的随着时间流逝,孩子年龄增长,身心开始成熟。家长对孩子内心想法也是把握不准的,毕竟存在着代沟,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多一分耐心和细心,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能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幸福感更甚

4.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孩子一次次的成长,一次次的挑战还有成功,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所以来自于家长的鼓励很重要。还有即使孩子失败,家长也不要再雪上加霜的去批评和挖苦,真正的做法是安慰孩子,让孩子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再鼓起勇气去挑战。

孩子真正的幸福感其实更多都是来源于父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家长也要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毕竟孩子的成长经历也只有一次,不可逆转。为了孩子美好且光明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

网址:仪式感=幸福感?错!别再误导孩子的价值观,真正的幸福是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0535

相关内容

从哲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幸福感?怎么获得幸福感?
心理学幸福感的三大来源
亲,你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幸福感来自于哪里
探索幸福的实质:从内心满足到真正幸福
秋天,陪孩子一起感受幸福的100件小事
每周带孩子,提升孩子幸福感
11种让你感到幸福爆棚的亲子活动
什么是幸福?身边小事最让人幸福
用积极心理学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