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生命体征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守护健康
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生理指标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科技改善生活#
可穿戴生命体征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守护健康
2020/07/18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预计到21 世纪上半叶,中国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于2040 年前后达到4 亿左右,于2050 年达到峰值。
数据来源: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与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形成矛盾;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同时,随着需要医疗社会保障的老龄化人口急剧增加,将会导致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资源相对而言更加匮乏;再次,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个性化医疗服务成为更多人的期望和选择;最后,“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人民生活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随着物价的不断增长,此问题尤为突出,从而更加剧了个人医疗健康方面的经济负担。以上这些情况致使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可穿戴生命体征健康监测系统技术是最佳的选择。
什么是可穿戴生命体征健康监测系统?
海天智能研发的可穿戴生命体征健康监测系统适用于康复患者、老年人、儿童、危重病患者或者运动员比赛及训练、部队军事训练、军事作战等不同强度运动条件下、在轨航天员等特殊人群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单元进行运动、肌电、心电、呼吸数据收集,收集后将数据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信息实时无线传输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可存储和监测用户体征数据参数,实现实时显示、存储、监控、报警和反馈。本产品融合了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以高智能的传输方式,传输至智能终端,由智能终端进行实时数据刻录,综合记录用户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等体征,医生从而能够提取数据,更安全、更有效地制定康复处方,同时用户可实时了解自身生理参数和健康状况。
未来展望
可穿戴生命体征健康监测系统将会朝着社交化、智能化、传感器节点微型化、可移动、可穿戴、可植入和强交互性的方向发展,并将多种通信技术和组网技术相结合,能构造可调整精度的、大规模、全面的“医疗健康云”平台。在技术上将会越来越多地涉及数据融合、大规模医疗社会网络及其数据挖掘、MAC协议、能量、并行及分布式算法等研究领域。以可穿戴健康监测系统为核心的这种医学模式的思想是鼓励整个国家疾病预防的参与者以使预先治疗可以达到普及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未来可穿戴医疗技术的发展必须具有以下趋势和特点。
(1)更小、更舒适。可穿戴式医疗装置几乎不影响用户,甚至消失在我们周围的人工节点设备中,从而人们会接受并愿意使用可穿戴式医疗设备,使普及化和个性化医疗得以实现。
(2)实时、高诊断和警报。准确、及时的诊断以及警报,并提供可预防性药物。
(3)健康状态识别与调节。通过数据挖掘获得长期的、连续的多参数生理数据识别健康状况,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干预和调节,如生物反馈训练运动会使病人或亚健康的人以相对较低的医疗成本恢复健康。这意味着在疾病变得复杂和失去控制之前将花费更少的时间和费用。这是节约资源和提供预防性药物的有效方法。
(4)社会医疗网络更具吸引力。社会网络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和生活方式。更多有吸引力的可穿戴式医疗产品、更多的人将加入提高参与性和普遍性的药物的体能训练。
网址:可穿戴生命体征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守护健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573
相关内容
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可穿戴健康监测产品及其传感器(一)
健康监测新科技:可穿戴设备与健康管理
健康周刊丨日常健康监测受重视 智能可穿戴设备受追捧
OPPO推出家庭智能健康监测仪H1:监测六大生命体征
在线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系统:守护家庭呼吸健康
智慧健康监测系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多传感器融合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健康新篇章:AI驱动的远程健康监测
家庭健康监测系统,个性化医疗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