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解析一个真实的、具有生活气息的厨房收纳——厨房整理总结篇(完)

发布时间:2024-11-18 04:06

厨房工具收纳盒,统一管理各类工具 #生活技巧# #厨房技巧# #厨房收纳整理#

对厨房进行整理收纳也好,整理衣服和书籍也好,包括最近整理装修用具和纪念品,我觉得,想要真正实现“0杂物”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人对物品的心动状态总是在不断变化,原本心动的物品,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变得不再心动。要保持0杂物的状态,就必须对身边的物品都有敏锐的觉察。甚至要学会预知自己与某件物品的心动缘分从何时开始、至何时结束。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清理随时可能出现的杂物和杂念。

尽管现在的水平有限,但无论如何,我都想拥有一次“0杂物”的体验。这一次有许多不够理想的部分,一时也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些也拿出来说说,为0杂物的整理目标清障。

瑕疵与反思

1

流落的厨电

这次我最纠结一点,就是烤箱和面包机没有收进厨房。如果要收,空间肯定不够。而且从风水上来说,厨房在西北金位,放入太多火器,也不太好。为了配合风水属性,这两个厨房电器现在收纳在南面的卧室阳台上。但另一方面,尽管在使用和取放上没有不方便,可它们始终不是属于卧室的物品。因此,怎样安排它们,我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抛开风水知识、物品分类常规习惯等外在标准,单从我自己的感觉上来说,还是把它们放在正南方的火位,感觉最好。因为这个位置经常有太阳,温度偏高,烤箱放在这里发热,在温度感上不违和。而且,这两者都是清洁型厨具,不会产生油烟,从清洁度来说,也不违和。因此,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个格局不会改变。

2

碗碟收纳

碗碟的收纳,我认为在视觉感受上不够协调。将碗碟竖着收纳,这是沥水的格局,如果以休息的状态来衡量,我认为还是应该把它们放平。我曾经考虑过购买这样的架子:

或者这种:

这样把橱柜内部上下分层,就可以把碗碟都放平,呈现舒服的休息状态。

现在我没有这样做,有几个纠结点:

1、心动感。买了新架子就意味着现有的架子要闲置、必然面临丢弃。但是我对现在这个架子仍然有强烈的心动感,甚至比想要买入的的架子更有心动感。现在的架子是304不锈钢材质,做工设计也相当精湛;而我想买的那种架子,常见款式大多是喷漆铁艺或塑料,在其他人的使用报告中也经常出现问题,如尺寸不合、焊接点不牢、摆放不稳等。无论是样式、材质还是做工,目前都暂时没有更好的选择。

2、便利性。目前这样直立收纳,不仅节省空间,而且非常便于灵活选择。我家的盘子深浅大小不一,但使用这样的收纳架,几乎不用考虑空间和尺寸的问题。

3、经济实用。因为前段时间的整理,我现在已经养成了“尽量不买东西”的习惯。在整理中充分利用已经拥有的物品,比起随意购买更有成就感。

因此,这个部分的收纳将要如何改进,也需要等待时机,多加体验。

3

锅铲收纳

我一直说锅铲的收纳是“小聪明”。这个使用临时材料拼凑起来的抽屉有些偏小,在选用锅铲时,取出下面的锅铲时,常常把上面的锅铲挤出来。另外,这个抽屉的位置比较偏、必须蹲下来才能取到。遇到做饭中途需要临时取用锅铲的情况,就会手忙脚乱。

此外,它始终让我有不安稳的感觉。想一想,万一哪一天粘胶老化、脱落,一盒蛮有份量的锅铲漏勺掉下来,说不定就会砸坏下面的净水器、玻璃锅盖、或者下水管道,弄得柜子里一片狼藉……这也许是我太多心了,但我认为,合格的整理,一定要给人安心感才行。

这个部分的改进,我认为有好几个可能:

1、更换一个大一点的盒子,使锅铲收纳更稳固、选择时更方便。

2、进一步减少物品数量(包括锅铲数量),最后把它们集中收纳在小件物品抽屉里。

3、进一步减少物品数量,等到空间有多余时,把它们放进筷子筒,收纳在安全稳固的位置。

至于选择哪一种更好,还需要视未来的整理情况而定,因此,目前也无法决策。

4

不够安全

这个柜子里的收纳也有些不理想,主要是两个安全问题。一个是沥水架靠在了燃气管上,另一个是刀具收纳的位置偏高。

这个沥水架是从原来收纳碗碟的架子上拆下来的一层,另一层放在橱柜里收纳碟子。虽然沥水架比较轻、不经常取用、离燃气接头也有一段距离,但是始终是靠在燃气管上的,会有不安稳的感觉。但因为沥水架尺寸和水槽刚好搭配,我又想对沥水架加以利用,只有放在水槽附近,才可以增加使用机会。

像这样的格局,如果整理推进下去,我想,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沥水架被整个断舍离。等到某一天,我找到了更合适的碗碟收纳用具时,这一套双层沥水架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刀具也是给人一种不安稳感。每次取放刀具时,总是要担心万一手的姿势多倾斜了一点,刀子会不会哗啦一下全滑出来。最近,我不太收纳刀具了,就把它们放在窗台左侧。但在给刀具找到新家之前,煤气表柜里的位置还是会留着,物品的家总是需要的。

按照近藤派的整理收纳法,刀具应该收纳在水槽柜的门附近。但是,因为之前我们家两个孩子都小,又爱在家里四处“寻宝探险”,我总是担心孩子会拿刀玩,所以尽量把刀具收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一转眼,孩子们已经长大很多,已经有了基本的安全意识。

未来,刀具很有可能会被安置在橱柜的调味料拉篮里。这个拉篮原本就设计有一个刀具收纳架,只是因为位置太低,孩子们还会经常打开拉篮,自己取用其中的细砂糖、酱油等调味品。刀具放在这里实在不放心,所以一直弃之不用。

最近,我在里面放了一把刀子,用来观测孩子们对刀具的态度。如果最终确定他们已经完全树立了相关的安全意识,我就会把刀具全部收纳在这里。原来的收纳位置,可能会用来放置锅铲。

5

嘈杂感

现在的厨房还有一些嘈杂感。其中两个地方的嘈杂感最强烈,一个是烘焙用具箱,一个是小件物品抽屉。

这个箱子单从视感上来看,就很杂乱。这并不是“摆摆整齐”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一箱物品,是最近才拣选出来的较心动物品。由于之前长时间闲置,我一时也无法判断应该如何调整收纳位置。这是需要在生活中去体验和观察的部分。我感到,其中的物品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数量、合理分类和收纳。

小件物品抽屉也有很强的嘈杂感。和烘焙用具箱一样,我也一时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劲。但我认为,“小件物品”这个称谓,本身就“杂物”的替代。使用这个名字,就说明我自己也不确定这些物品的属性分类。我想,这也是需要多加磨炼觉知力的部分。未来,这些物品还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类和收纳。

6

继续精简

物品分散收纳的时候,它们只是零散的信息。当把它们按类集中以后,才会发现“原来我已经有这么多同类物品了”。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会发现:如果只拥有其中一小类,这个数量并不是很多,完全可以正常消耗。但如果同时拥有几种小类,就会明显过量。这时,如何调整这类物品的数量和种类构成,避免功能重复造成的浪费,就成了管理学的专业问题。

比如调味料:

使用不专业的嗅觉来感受这些香料,我发现很多香料的气味非常接近。只要准备其中一样,就足够家庭的烹饪了。比如,川砂仁、白豆蔻、牛至叶、百里香,虽然外观差异很大,但都是类似薄荷的清凉香气;而大茴香、小茴香、肉桂等,则都有明显的“回甜”的感觉;而花椒、藤椒、胡椒、辣椒等,都有辛辣逼人的气息,等等。调味香料可以据此大致分类。

然后,再根据家人的喜好,决定哪种调味料应该准备多少数量。比如,偏好清凉气息的家庭,可以减少回甜类和辛辣类的香料,把主要的收纳空间留给清凉型香料;喜欢辛辣口味的家庭,则可以减少清凉类和回甜类的香料,把主要的收纳空间留给各色辛辣香料;如果是像我这种什么口味都喜欢的人,可以每一大类香料挑选一两种:清凉类香料有了川砂仁就不必保留白豆蔻,辛辣类香料有了藤椒就省略花椒、有了黑胡椒就等它用完再买白胡椒。从我的感受来说,当大类别越复杂的时候,人对小类别之间的差异敏感度就会大大降低。兴趣越是广泛的人,就越需要提升自己的精简能力。

由此看来,我目前大类小类都保留了多种香料,这也是可以进一步精简物品的着手点。

7

小结

在试用厨房的这段时间里,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时常让我感到困扰,难以判断我的厨房整理是不是已经完成了。说起来,这正是我现阶段容易优柔寡断、拖拖拉拉的性格结点。

逐一梳理这些问题,我也意识到自己隐含其中的急躁情绪:这些明明都是现阶段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但我却急着把它们都赶尽杀绝、以期呈现一个最完美的整理成果。

要改变这种完美主义性的拖延,就需要接纳当前的瑕疵。我接纳了这些瑕疵的存在,才能写完这一组厨房整理总结,否则,恐怕永远完不成。也许,和瑕疵共存,也是一个必经的成长过程吧。

结语

这一次的唠叨算是破纪录了,好在也算把这个阶段做厨房整理收纳的感悟全都罗列完毕。每一个家的厨房格局都各不相同,而且差异很大,具体的收纳方法也许不可能处处适用,我更想分享“打破常规、发现自己”的豁然开朗感。

不论是整理还是收纳,最重要的心法,就是对每一个小物品都怀有善意和爱意。可以通过两个问题来检视:

“我是否对每一件物品都心动?为什么?” “我是否有某种急躁情绪?为什么?”

当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妥善安置时,我们自身以及自己的灵魂也就得到妥善安置了。

责任编辑:

网址:(五)解析一个真实的、具有生活气息的厨房收纳——厨房整理总结篇(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3377

相关内容

厨房,收纳,整理
家居厨房收纳用品汇总 厨房收纳解决方案
厨房收纳整理技巧 厨房收纳神器大集合
厨房锅具收纳技巧? 收纳整理技巧?
完美收纳,厨房生活的重头戏
厨房收纳整理神器,有了它完全不一样
五个厨房收纳技巧 让你告别乱糟糟?在整理和清洁厨房中有哪些小窍门
厨房收纳整理的12个小妙招 教你如何做好厨房收纳
有哪些实用的收纳小技巧可以让厨房更整洁
厨房收纳架置物架的种类分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