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该怎么做?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生态住宅的标准配置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绿色生活方式# #生态住宅#

LIERNV
回答数:15025|被采纳数:72 2015-12-14 19:14:54
当前,室内空气检测的主要依据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两者的区别在于: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是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13年版),是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的。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了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参数的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13年版)是建筑工程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涉及19项室内空气质量参数;《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3只涉及与室内装饰装修有关的5项指标。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实质上是一个健康人居环境的基本标准,对建筑开发商、装修商、家具商并没有强制约束力。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则是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方面,对建筑商和装修商具有强制性的工程验收的标准。因此,提示广大房屋的最终使用者,按标准竣工验收的民用建筑工程和室内装修工程的房屋,不等于达到人居健康的充分条件。如果在房屋中引入了家具,无论新居还是旧屋,室内空气质量很可能进一步下降,为生命健康着想而进行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才是衡量房屋是否符合健康人居环境标准的根本依据。
分类
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序号 参数类别 参数 单位 标准值 备注
1 物理性 温度 ℃ 22~28 夏季空调
16~24 冬季空调
2 相对湿度 % 40~80 夏季空调
30~60 冬季空调
3 空气流速 m/s 0.3 夏季空调
0.2 冬季空调
4 新风量 m3/h.人 30 a
5 化学性 二氧化硫SO2 mg/m3 0.5 1h均值
6 二氧化氮NO2 mg/m3 0.24 1h均值
7 一氧化碳CO mg/m3 10 1h均值
8 二氧化碳CO2 % 0.1 日平均值
9 氨 NH3 mg/m3 0.2 1h均值
10 臭氧 O3 mg/m3 0.16 1h均值
11 甲醛HCHO mg/m3 0.10 1h均值
12 苯 C6H6 mg/m3 0.11 1h均值
13 甲苯 C7H8 mg/m3 0.20 1h均值
14 二甲苯C8H10 mg/m3 0.20 1h均值
15 苯并[a]芘 B(a)P ng/m3 1 日平均值
16 可吸入颗粒 PM10 mg/m3 0.15 日平均值
1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m3 0.6 8h均值
18 生物性 细菌总数 cfu/m3 2500 依据仪器定b
19 放射性 氡222 Rn Bq/m3 400 年平均值
(行动水平c)
a 新风量要求不小于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温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不大于标准值;
b 见附录 D
c 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其他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和国家环保局于2002年11月19日发布,2003年3月1日实施。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序号 污 染 物(单位) 浓度 限量
I 类 II类
1 甲醛HCHO (mg/m3 ) ≤0.08 ≤0.1
2 氨 NH3 (mg/m3) ≤0.2 ≤0.2
3 苯 C6H6 ( mg/m3 ) ≤0.09 ≤0.09
4 氡 222Rn (Bq/m3) ≤200 ≤400
5 TVOC (mg/m3 ) ≤0.5 ≤0.6
注:1 表中污染物浓度测量值,除氡以外均指室内测量值扣除同步测定的室外上风向空气测量值相应值(本底值)后的测量值空白值。
本标准适用民用建筑工程(I 类、II类)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质量验收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I 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宿舍、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场所;
II类民用建筑工程:旅店、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场所。
甲醛
(1)甲醛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来源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
甲醛结构式
甲醛结构式
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熔点-92℃,沸点-21℃,液态时的密度为0.815克/3厘米(20℃)。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征,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浓度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甲醛还有致畸、致癌作用。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等。
各种人造板材(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中由于使用了粘合剂,因而可含有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饰铺设,都要使用粘合剂。凡是大量使用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释放。此外,某些化纤地毯、油漆涂料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甲醛还可来自化妆品。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印刷油墨、纸张、纺织纤维等多种化工轻工产品。
(2)甲醛的用途
甲醛属用途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供应充足的大宗化工产品,是甲醇下游产品树中的主干,世界年产量在2500万吨左右,30%左右的甲醇都用来生产甲醛。但甲醛是一种浓度较低的水溶液,从经济角度考虑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一般都在主消费市场附近设厂,进出口贸易也极少。甲醛除可直接用作消毒、杀菌、防腐剂。其衍生产品主要有多聚甲醛、聚甲醛、酚醛树酯、脲醛树酯、氨基树酯、乌洛托产品及多元醇类等。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另外,人造板工业发达,对甲醛的需求量甚大。可以说甲醛是化学工业中的多面手,但任何东西的使用都必须有个限量,有一个标准,一旦使用超越了标准和限量,就会带来不利的一面。
(3)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苯
(1)苯的性质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熔点5.5℃,沸点80.1℃,能与醇、醚、丙酮和四氯化碳互溶,微溶于水。苯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苯蒸气有毒,急性中毒在严重情况下能引起抽筋,甚至失去知觉;慢性中毒能损害造血功能。
(2)苯的来源
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大量使用的化工原料,如涂料、木器漆、胶粘剂及各种有机溶剂。在涂料的成膜和固化过程中,其中所含有的甲醛、苯类等可挥发成分会从涂料中释放,造成污染。
(3)苯的危害
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长期吸入会破坏人体的循环系统和造血机能,导致白血病。此外,妇女对苯的吸入反应格外敏感,妊娠期妇女长期吸入苯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和流产。专家们称之为“芳香杀手”。
TVOC
(1)TVOC的特性
TVOC又称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挥发性有机物常用VOC表示,它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但有时也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来表示。
TVOC是空气中三种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化合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VOC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了133.32pa的有机物,其沸点在50℃至250℃,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TVOC中有些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
室内的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含: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等。
(2)TVOC的危害
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3)TVOC的来源
室内的TVOC主要是由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办公用品主要是指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
此外,家用燃料及吸烟、人体排泄物及室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也是影响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含有量的主要因素。
据国家卫生、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的一次家庭装饰材料抽样检查发现,有毒气体污染的材料占68%,而这些材料中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竟达30种,这些材料使用后会对室内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甲苯
(1)甲苯的性质
甲苯是有机化合物,属芳香烃,分子式
甲苯的混棍模型
甲苯的混棍模型
为C6H5CH3。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无色、易燃。它的沸点为110.8℃,凝固点为-95℃,密度为0.866克/厘米3。甲苯温度计正是利用了它的凝固点比水很低,可以在高寒地区使用;而它的沸点又比水的沸点高,可以测110.8℃以下的温度。因此从测温范围来看,它优于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另外甲苯比较便宜,故甲苯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也便宜。
(2)甲苯的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燃料的重要成分,使用甲苯的工厂、加油站,汽车尾气是主要污染源。城市空气中的甲苯,主要来自与汽油有关的排放及工业活动造成的溶剂损失和排放。进入人体的甲苯,可迅速排出体外。甲苯易挥发,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反应。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广泛分布在环境中。水中的甲苯可迅速挥发至大气中。
甲苯毒性小于苯,但刺激症状比苯严重,吸入可出现咽喉刺痛感、发痒和灼烧感;刺激眼粘膜,可引起流泪、发红、充血;溅在皮肤上局部可出现发红、刺痛及泡疹等。重度甲苯中毒后,或呈兴奋状:躁动不安,哭笑无常;或呈压抑状:嗜睡,木僵等,严重的会出现虚脱、昏迷。
使用注意事项:本品具有中等毒性,对皮肤和粘膜刺激性大,对神经系统作用比苯强,但因甲苯最初被氧化生成苯甲酸,对血液并无毒害。连续8h吸入浓度为100~200mL/m³的甲苯蒸气时,会出现疲惫,恶心,错觉,活动失灵,全身无力,嗜眠等;短时间吸收600mL/m³蒸气时,会引起过度疲惫,激烈兴奋,恶心,头痛等症状。
二甲苯
(1)二甲苯的毒性
二甲苯
二甲苯结构式
二甲苯结构式
属于芳香烃类,具有中等毒性,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恶心、胸闷、乏力,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隐藏在油漆、各种涂料的添加剂以及各种胶粘剂、防水材料中,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若不慎口服了二甲苯或含有二甲苯溶剂时,即强烈刺激食道和胃,并引起呕吐,还可能引起血性肺炎,应立即饮入液体石蜡,延医诊治。
(2)二甲苯的危害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人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氨气
氨的来源:
1、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添加剂,如防冻剂、膨胀剂;
2、建筑材料中的胶粘剂、涂料添加剂及增白剂;
3、人体代谢废弃物。
氨的危害:
1、轻度中毒:眼、鼻、咽部有辛辣感,流泪、咳嗽、喷嚏、咳痰、咳血、胸闷、头痛、头昏、乏力,临床检查有眼结膜、鼻和咽黏膜充血,肺部可听及干啰音;
2、重度中毒:肺水肿、脑水肿、喉头水肿、喉痉挛、窒息,抢救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1]
空气氡
氡是一种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和脂肪,潜伏期长达15-40年。
空气氡的来源:
1、房基土壤或岩石中析出的氡,氡气通过泥土地面、墙体裂缝、建筑材料缝隙渗透进入房间;
2、大理石、花岗岩、砖沙、水泥及石膏之类建筑材料,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
3、从日常用水以及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中释放出的氡;
4、从户外空气带入的氡。
空气氡的危害:
1、导致肺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卫组织专门从事癌症工作的机构)以及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把氡分类为一种人类致癌物质。世界上每年发生的肺癌病例中,6%到15%是由氡气引起的,氡是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如果生活在室内氡浓度为200贝克/立方米的环境中,相当于每人每天吸烟15根。我国每年有50000人因为氡气及其子体致肺癌而死亡。
2、导致白血病。氡及其子体能广泛分布在脂肪组织、神经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和血液中,因其与它们具有很高的亲和力而对细胞造成损伤,最终诱发白血病等癌变。
3、使人丧失生育能力,胎儿畸形、基因畸形遗传等。
另外,氡可以通过人体脂肪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有关专家称,氡气已成为家居健康的超级隐形杀手。高浓度的氡会导致机体血红细胞出现变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
网址:住宅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该怎么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068
相关内容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怎么做,怎么用手机看空气质量指数怎么样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室内空气质量怎么检测
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空气质量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
室内空气质量怎样检测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法,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最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检测 室内空气CMA CNAS质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