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温差大 养生防寒燥 专家提示寒露节气养生要点
寒露后早晚温差大,及时添加衣物 #生活知识# #生活指南# #季节性提示#
内容提要:寒露节气刚刚过去,天气由凉爽开始转向寒冷。近日,本市昼夜温差明显增大,冷空气活动也频繁起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岐黄学者王金贵博士给市民做养生提示。
天津北方网讯:寒露节气刚刚过去,天气由凉爽开始转向寒冷。近日,本市昼夜温差明显增大,冷空气活动也频繁起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岐黄学者王金贵博士给市民做养生提示。
起居上 早睡早起添衣物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寒露后,气温骤降,燥邪裹挟寒邪,易伤娇脏,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容易急性发作。日常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可适当运动,益气养肺、扶正固表。寒露时,应当作息规律。秋季阳收阴藏,早睡能顺应阴精的收养,早起可顺应阳气的舒达。此时寒气凛冽,且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增添衣被,预防寒邪侵袭皮肤腠理,发为疾病。
寒露时节可选择登山、慢跑、散步、打球等运动。每天运动时间不要太早,最好在太阳升起后外出运动,因为天刚亮时城市空气不佳及气温偏低,身体偏弱者容易感受寒邪。运动时要避免出汗太多,否则会伤阴损阳。如果遇到起风变天阴雨天气,选择在室内运动,不可盲目冒寒涉水运动,以免感受寒湿而感冒。
饮食上 宜甘润忌苦寒
此时,寒邪与燥邪易形成侵袭人体的凉燥,导致人体出现头疼身热、恶寒无汗等症状。这时,人体容易出现咽干鼻燥、干咳少痰等燥象,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津液亏损,二是寒邪伤阳。所以,在寒露时节可适当食用性味微辛、微温之物,如紫苏叶、葱等,以散表寒。还应当配以甘润的食物以生津润燥,如雪梨、百合、银耳等养阴润肺。或用石榴、山楂、苹果等食物以酸甘化阴,达到生津润燥之效。
另外,这个时节,日常要少吃苦寒生冷的食物,以防脾胃阳气耗伤、寒气内生。可吃一些茯苓、山药等能温养脾胃的食物。天气日渐转凉,很多人喜欢吃火锅以暖身,但是火锅中的牛肉、羊肉等食材属大辛大热的食物,过食易伤阴而化热生火,加重秋燥,建议少吃。
王金贵教授给市民推荐一款适合这个季节的膳食:百合杏仁赤豆粥。锅内加水,先将6克杏仁放入锅中浸泡10分钟,然后开火加热,水沸后捞出备用。另起一锅水,放入40克赤小豆、60克粳米,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20分钟,放入10克百合及备好的杏仁,继续煮约10分钟即可。有润肺养阴止咳的功效,适用于久咳不愈、干咳无痰、口干舌燥、气喘虚烦等症者。
自我推拿法
针对秋季的节气特点,以及脾胃疾病的高发,推荐一些自我推拿方法。
旋揉神阙穴:位于脐中部、脐中央。旋揉法以右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曲,虚掌环扣于神阙穴,手掌沿大鱼际、掌根部、小鱼际、小指尺侧、小指、无名指、中指、示指指腹、拇指桡侧顺序做环转交替施力按压循环揉动,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频率为每分钟15至30次,操作1分钟。
点揉太渊穴:位于腕前区,在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掌心向上,腕横纹外侧摸到桡动脉,其外侧即是该穴位。用拇指指腹着力于太渊穴,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及指腹做小幅度的环旋揉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点揉两分钟,左右交替,早晚各一次。
按揉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当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凹陷中。取坐位,以拇指指腹点揉涌泉穴,早晚各一次,每次约2至3分钟,两侧可左右交替按揉。(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网址:昼夜温差大 养生防寒燥 专家提示寒露节气养生要点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426
相关内容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寒露节气如何养生?中医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寒露时节话养生 来看这份健康指南
处暑节气养生:生活起居5大温馨提醒
白露:露从今夜白 肺宜自此养(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适合寒露时节吃的十大食物 10大寒露传统美食推荐
今日寒露 养生要重视这3件事儿
【温馨提示】秋季降温提醒——这份防寒保暖小贴士,请查收~
寒露养生饮食:8款食谱秋季滋阴进补
白露时节凉渐起,养生应注意哪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