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贴士】合理烹饪食物,让危害远离你

发布时间:2024-11-18 09:14

健康饮食贴士15: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远离夜宵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健康生活贴士# #健康饮食贴士#

面对丰富多样的食物,炒,煎,爆,贴,烹,炸,熘,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烹饪技巧让美味在舌尖上不停地流转。然而不良的烹饪习惯,会让美味成为“健康杀手”。

众所周知,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作为三大产能营养素,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家庭烹调操作中,高温烹调这类食物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有害物质,常见的包括多环芳烃、杂环胺和丙烯酰胺等。

脂肪酸在高温下(尤其是接近 300℃时)发生氧化、聚合、环化反应生成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代表性物质有苯并芘,目前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该种物质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为国际公认的I类致癌物。

新鲜的烹调油、鱼和肉等本身没有多环芳烃类物质,但在熏制、碳烤和油炸时,局部温度可能会超过 200℃甚至更高,从而可能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

杂环胺类物质是蛋白质在高温烹调时产生,与多环芳烃一样属于“I类致癌物”。如果烤肉时局部过热、油炸温度过高、炒菜时锅里着火,或红烧、焖炖时不慎将菜肴烧糊,都会产生杂环胺类物质。由于这些烹调过程中通常也有脂肪,所以苯并芘与杂环胺常会结伴出现。

丙烯酰胺是食品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高温下发生美拉德反应而生成的副产物,被列为 IIA类致癌物,其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有限,但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属于“疑似”致癌物,危险性低于前两者。

这些致癌物是否能致癌,主要取决于人体暴露于该致癌物的剂量、接触时间及自身抵抗能力等多种因素。在家庭烹饪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_

控制烹饪温度。

油温越高,颜色越深,产生有害物质的风险越大。炒菜时控制油温,不要让油长时间处于冒烟状态,以免产生有害物质,而且油烟被吸入后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_

观察烹饪颜色。

自制煎炸食品时,炸后的颜色不宜过深,淡黄色即可。自制烧烤时,尽量不用碳烧或明火,最好用能控温的烤箱。焦糊部分必须扔掉,有糊味的油也要扔掉,因为有害物可能扩散到油中。

_

慎用经过反复高温加热的油。

煎炸用过的油不能一遍又一遍地用来炸制食品,不能再用来炒菜,也不能长时间存放。重复使用的油,其烟点降低,如果用来炒菜,会冒出大量油烟,而油烟本身就是肺癌的致癌因素之一。

_

每炒一样菜要洗一次锅。附着在锅表面的油脂和食物残渣再次加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包括致癌物。

参考资料来源: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编撰|李晨晨

原标题:《【饮食贴士】合理烹饪食物,让危害远离你》

阅读原文

网址:【饮食贴士】合理烹饪食物,让危害远离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477

相关内容

【合理膳食行动】健康饮食5个小贴士
【厨房小窍门】烹饪妙招让你远离食盐
饮食莫信传言,养生远离误区
饮食小贴士保你吃得健康
平衡饮食,烹饪,烹饪和食物的概念
5个饮食贴士 开启新一年的健康生活!
实用!健康饮食5个小贴士
「生活常识」健康饮食5个小贴士
【网络辟谣】饮食莫信传言,养生远离误区
六个烹饪小常识让你吃出健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