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治疗与自我管理

发布时间:2024-11-18 13:51

《压力管理与自我治愈》:自我疗愈技巧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压力管理书籍#

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疾病,改变不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二者缺一不 可。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 达标的关键。只有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降压药物才能取得良好 的治疗效果。

生活方式的改善

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疾病,改变不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二者缺一不 可。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

达标的关键。只有配合 生 活 方 量 获 得 的 血 压 值。如果患者既往有高 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 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 于 140/90 mmHg, 仍 应诊断为高血压。

减少钠盐摄入

我国居民的膳食中 75.8%的钠来自 于家庭烹饪用盐,其次为高盐调味品。 随着饮食模式的改变,加工食品中的钠 盐也成为重要的钠盐摄入途径。为了预

防高血压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钠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5g。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钠盐摄入量。主 要措施包括:①减少烹调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 (包括味精、酱 油);②避免或减少含钠盐量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 各类炒货和腌制品;③建议在烹调时尽可能使用定量盐勺,以起 到警示作用。

增加钾摄入

增加膳食中钾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血压。主要措施有:①增 加富钾食物 (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 的摄入量;②肾功能良好 者可选用低钠富钾替代盐。不建议服用钾补充剂 (包括药物) 来 降低血压。肾功能不全者应咨询医生。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可降低人群高血压、心血 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和 有进展为高血压风险的正常血压者,饮 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 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 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控制体重

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 (BMI:18.5-23.9kg/㎡,男 性腰围<90cm, 女性<85cm)。 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减 重。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和行为干预。 在膳食平衡基础上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控制高热量食物 (高脂 肪食物、含糖饮料和酒类等) 的摄入,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 入。提倡进行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减少久坐时间。行为 疗法,如树立节食意识、制定用餐计划、记录摄入食物种类和重 量、计算热量等,对减轻体重有一定帮助。减重计划应长期坚 持,速度因人而异,不可急于求成。

戒烟限酒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 素之一。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戒烟可降低心血管 疾病风险。过量饮酒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其风险随着 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饮酒可使血压降低。建议高血压患者 不饮酒。

增加运动

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建议非高血压人 群 (为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或高血压患者

(为降低血压),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 4-

7 天, 每天累计 30- 6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过程 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感觉不能轻松讲话)。 运动形式可采取有氧、阻抗和伸展等。运动强 度须因人而异,高危患者运动前需进行评估。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精神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的工作和生活 压力,以及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A 型性 格、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必要时可到专业医 疗机构就诊,避免由于精神压力导致的血压波动。

用药误区

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 严重威胁国民健康。但有些老年人认为随 着年龄增长,血压高是正常现象,就算查 出高血压,也不认真对待。以下几种错误 想法,控压时尤其要避免。

血压高但没症状,不用吃药

有人认为,只要没有不舒服的感觉,高血压就不需要治 疗,这是错误的。只要血压升高,无论有无症状均有危害,都需 要治疗。

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过早吃 药会产生耐药性,这是非常错误。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血压控 制得越早,越能更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发病 风险,其远期效果越好。

一旦吃药会产生依赖性,副作用也较大

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 副作用微乎其微。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不能随意停药,防 止停药后血压升高。

血压高时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不用坚持

高血压是慢性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 压。停药后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造成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 降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血压,还有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 伤害。高血压药物的调整,需遵从医嘱。

开始不能用“好药”,否则病情严重时无药可用

目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好药”是指长效降压 药,即口服一次,降压作用持续 24 小时以上。短效降压药物通 常只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作用时间短,易引起血压波动。建议 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长效降压药,避免降压 过猛。

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除非高血压急剧升高导致 了危险,如主动脉夹层、高 血压危象等需要快速降压, 一般来讲,降压治疗需掌握 缓慢、平稳的原则,

用 药 后 4~ 12 周达到目 标 值 。 血 压 下 降 过 快 、

过低,易发生脑中风等意外,尤其是老年人。

血压控制得越低越好

血压短时间内降得过低,超过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 降低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引起脑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一般 患者血压目标需控制到 140/90mmHg 以下,在可耐受和可持续 的条件下。其中部分有糖尿病、蛋白尿等的高危患者的血压可控 制在 130/80 mmHg 以下。

吃药盲目追求新、贵,频繁换药

选择一组适当、理想的降压药物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的观 察和验证。只要能保持血压稳定不波动,且没有明显副作用,药 品品质有保证,就应坚持服用。

长时间一味服药而不定期到医院检查

服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血压稳定,也应定期到医院 复诊,观察药物是否产生副作用,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是否产 生不良影响或药量是否不足。

照搬别人经验擅自用药

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有很多分型,每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基 础疾病都不相同,照搬他人经验,跟风吃药易产生用药安全风 险。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还要调整 饮食、少吃盐、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放松心情等。

什么时候该调整用药

高血压诊断明确后,部分患者能够长期应用初期选择的降压 药物,持续数年,不需要换药。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调药 或调整剂量,尤其以下几种情况下:

换季时。血压随着季节的变化高低不同,夏天会低一点,冬 天会高一点。有的患者,一到夏天就经常头晕、乏力,这有可能 是夏天仍服用冬天的药物种类和剂量,结果使血压降得过低,出 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还有些患者,冬季仍按照夏天的药物使用 量服用,使得高血压没有很好地控制,波动较大,容易发生脑血

管意外或心梗。所 以,高血压患者应 该遵医嘱,根据季 节和血压的高低水 平,及时调整降压 药物。

血 压 突 升 时 。 高血压患者在服药 期间也可能出现血 压短暂升高,有时

会感觉到头晕或头痛,有时毫无症状。一般来说升高的幅度不

大,休息 15 分钟至半小时重复测量血压,如果血压下降,就说 明是一过性血压升高,这种情况不需要调整高血压药物。如果血 压明显升高,多次测量血压均≥140/90mmHg,而自己又是很规 范地服用降压药物,结合诊室或家庭自测血压都显示明显升高, 排除精神、生活方式因素,就要考虑调整药物。

出现心脑肾血管并发症时。例如出现心绞痛、左心室肥厚、

蛋白尿时,需要找医生调整药物,还要兼顾心脑肾等脏器,尽量 选择对上述器官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不论哪种并发症,把血 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才是硬道理。

出现不能耐受副反应时。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 有 4%~10%的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如果影响到工作生活则需 要换药,可调换成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短效的钙离子拮 抗剂,例如硝苯地平片、尼群地平片、尼莫地平片及长效的非洛 地平等容易引起更年期女性心悸、潮热加剧,此时可以换成左旋 氨氯地平。再比如,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 乏力等副反应,如有明显不适,可减少剂量或停用。

手术期间。要做手术的高血压朋友一定要告诉主管医师,特

别是麻醉医师自己所服的降压药物以及当前血压控制情况,以便 医生在麻醉及手术中对血压的掌控做到心中有数。需要注意的 是,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不能突然停药,否则会造成血压迅 速升高。

每个人都应该知晓自己的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 导致心脑肾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具有高致残高致死率的特点。而且约 有一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 而“以症状为导向的就诊模式”是中 国老百姓看病特点。没有症状就不来 就诊,这导致很多高血压患者来就诊

时已经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或到了尿毒症期,对个人和家庭乃 至社会,影响巨大。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并知晓自己的血压。

血压多久测一次?

40 岁以下的人群,如果没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自己也不 是高血压患者,建议一年左右测一次血压;如果年龄在 40 岁以 上,并且没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自己也不是高血压患者, 建 议 3-6 个月测一次血压。

如果您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建议 2-3 个月测量一次血 压;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周测量血压 2-3 次,每天测量的 时间,可选择早晨服药前、服药后 2 小时、下午或睡前几个时间 段,尤其是季节变换或血压不稳时更要密切监测自己血压的动 态,并据此请医生帮助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家庭自测血压对每个人都很必要

无论对于健康人群,还是高血压患者,日常家庭自测血压 都是非常必要的,有很多好处。

避免精神紧张。不少病人会发现,在医院测出的血压值比 在家测出的数值高,这是由于环境和病人的心理影响所致。在家 测血压能使病人适应环境,避免产生紧张情绪。

多时段监测。患者可以在家随时测量,更容易发现血压的 高峰点、整体血压水平等,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

提高降压治疗达标率。及时检测到尚未控制的血压,可为 医生提供一份真实的血压资料,以利于进行药物调整,提高疗 效。

网址:高血压的治疗与自我管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241

相关内容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高血压不能吃什么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方法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小目标
高血压食疗方法
在职人群高血压管理方案1
压力管理:高血压患者如何应对压力.docx
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检而未管”后果严重 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高血压
高血压的食疗方法
压力疗法:负压治疗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