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有情调, 灵魂有诗意
生活美学实践让生活更富有情调和诗意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生活美学实践# #生活美学理论#
来源: 蒋勋(ID:jiangxunfm)
来源:唐宋艺术(ID:gh_2ff6b08f0a6b)
▎如果有机会穿越时空,你愿意去到什么朝代?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外患不断,但内乱不多,因而“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市民文化兴起,生活气息浓厚。宋人业余生活丰富,生活品位高:抚琴弈棋,宴饮集会,踏春赏花,带雨种竹,汲泉煮茶,古鼎焚香……
他们活得诗意优雅,又热气腾腾;他们带着无限的希望,努力耕耘;他们永远满腔热情,不自怨自艾;他们依心而动,热爱珍惜每一天;宋人,千年前已活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把日子过成诗。
可以说,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更懂美,没有人比宋人更懂得生活。《梦华录》的热播,也让很多人梦回宋朝,对宋代生活方式生出无限向往。
《风雅宋》的作者吴钩说宋朝是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气息的时代。换而言之, 宋人的闲情雅趣放在现代也很适用,而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中国式的宝藏生活”也正是现代人在高压下的心向往之。
本期策划,带你穿越时空,在十二个时辰中品味宋人的精致生活。
蒋勋:
像宋人一样有品位地生活
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他还可以很悠闲,可以很潇洒,最重要的是, 他们有一种生活的品位,重视生活里面怎样喝茶,不追求权力与财富,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的作者已经无可知晓,但是这幅画很好地反映了宋代文人生活里面一种美学风格最好的范例。
一位文人坐在家中榻上,手中拿着书卷,书童在为他倒茶,身后的屏风描绘的是江边景色,沙洲上高长着芦苇,芙蓉花下有一对鸳鸯,远处大雁振翅飞过,反映宋代文人向往山水,向往自然,山水自然是心中的品性。
画中屏风挂着的是主人自己的画像,当一位文人将自画像挂在家中,代表自己懂得重视自己存在的价值跟意义,自己会时刻反省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像是面对着镜子自我凝视,有了这样反躬自省的功夫,就懂得如何分辨人生中利害得失,就能以轻松姿态超脱利欲纷扰,找到属于自己的悠闲自在。
宋代文人士大夫很多就是艺术家,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认。面对纷扰的外部世界,他们还多存野逸之心,热衷于园林山水。
宋朝文人即使在朝为官,也并不全是整日追逐财富与名利。心中依然向往自然,留恋山水。
宋朝是中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知识分子典范。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自己过得悠闲,让自己有一种智慧去面对生活的快乐。
宋代大文豪苏轼,才情冠绝一时,心存理想与抱负,有志兴利除弊,在任也多有建树。
后与当政者不和,频遭贬谪,仕途多舛,却也并不灰心绝望,而能于逆境中保持平和乐观心态,以超脉的哲学高度俯视社会人生。
从他的词“此心安处是吾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中即可领悟他通脱旷达的情怀。
《槐荫消夏图》描绘一位文人躺在藤编的凉床上,半敞衣襟,双脚架高,闭着眼睛仿佛倾听鸟的叫声,悠然自得。
为什么宋朝的三百年里产生了这么多的文人,因为他们懂得生活,他们是真正“慢活”的老祖先。 生活要走得很慢、很悠闲,然后很丰富。不沉迷追逐权力与财富,生活可以很简单,很单纯。
宋朝文人始终坚持自己生活里面的某一种品位,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在整个社会世俗趋向当中大家越来越觉得这样的一种生活品位,别人会不耐烦,会觉得你是不是太曲高和寡,但是我希望我的知己是宋朝的文人。
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很多东西正在被逐渐遗忘,至少我们还可以通过宋朝文人的画对自己做一点点的警惕,也做一点点的鼓励。
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
静守心房,顺乎自然,八风吹不动。
穿越宋代
在十二个时辰中
品味宋人的精致生活
宋人的日常作息、劳作休闲,看似寻常至极,可是细细品来,桩桩件件,却都有无尽风雅之意。
在《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书中,作者以一日的时光为“线”,讲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
丑时【1点-3点】
四更晨钟鸣,行者报晓声
这个时刻本来应是人们睡得正熟的时分,可是据宋人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记载,山寺道观的修道之人已然起床,或打着铁板,或敲着木鱼,行走在大街小巷,为睡梦中的人们“报晓”。报晓声可以认为是最早的“天气状况推送”,报晓的行者头陀十分辛苦,不管春夏秋冬、四时寒暑、风霜雨雪,都不敢缺席不报。
寅时【3点-5点】
半卷流苏帐,晓添龙麝香
焚香,是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美事,居于“四雅(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之首,其地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溪山清远家居
宋代的男子与女子一般,对香气也非常迷恋,诸多王公将相、文人名士都爱香如命。
苏轼、欧阳修、蔡襄等人,关于香的逸闻趣事就更是不胜枚举了。比如,苏轼特别爱香,也喜欢把香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看重的人。
婉约派的著名词人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简直无一日可离香。她的诗词中,香出现的频率极高,可见香在她生活中已无处不在。
卯时【5点-7点】
月明立傍御沟桥,弄妆照花前后镜
卯时是古代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所以又称“点卯”。不用上朝的普通官员需要到达官署“打卡”签到;而这个时候,需要上朝的朝官早已抵达宫门之外,等候上殿了。
不用上朝、出门工作的女子,此时便可坐在妆台前,慢慢精心梳妆打扮、整理仪容。不同于唐代女子夸张的化妆手法,宋代女子的妆容崇尚清新淡雅,自然韵致。
宋 刘松年《宫女图》
右边女子的妆容,正是宋朝盛极一时的“檀晕妆”。檀指的是一种浅红,女子面部涂抹底妆后,会用檀薄薄地晕染眉下,营造出面透微红的别样风韵。
宋代女子的发式,既有承袭了晚唐五代奢华、夸张的高髻,又有清雅平易的低调发髻。宋代的那些时尚妆容也赫赫有名:红妆、泪妆、檀晕妆、梅妆、淡妆、佛妆、素妆等。
辰时【7点-9点】
友朋设宴丰乐楼,美食十二配郎酒
此时为“食时”,是古人“朝食”,也就是用早餐的时间。
对于追求生活情趣的宋人来说,美食自然也是这世间绝对不可辜负的美好事物。
当时在汴京的“超豪华饭店”就有七十二家之多,据史书记载,北宋东京汴梁七十二家正店里,规模最大、生意最兴隆的正店为“樊楼”。
其位于东华门外的景明坊,由东、南、西、北、中五座楼宇共同组成,楼宇之间有飞桥栏槛相连,可以供人往来。每座楼高三层,是当时汴京城内最高的酒楼,内里陈设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之能事。
永丰源瓷器
巳时【9点-11点】
十指春风,神乎其技
此时艳阳当空,风清气朗,正是一天中的好时光。在家中的妇人,这时通常都会拿出针黹,或刺绣或裁缝,这便是“女红”。
虽然在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做衣有专门的裁缝,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富裕之家甚至专门养着针线活儿出色的绣娘,为家中主人缝制衣裳。
可封建传统礼教中,要求女子嫁作他人妇时,需要具备“德言容功”四种品德,其中,“妇功”便指的是针线活儿。
所以,即使家中有绣娘,宋代的大户人家仍然会请专人教导女儿习学女红。
如此,女子在出嫁后,无论是为夫君、子女或是为自己缝制贴身衣物,还是用来打发时光,针线功夫都是必不可少的。
午时【11点-13点】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宋代文人十分注重养生,绝大多数人都有“昼寝”之习。对于文人而言,午睡之后,灵台清明,神清气爽,诗潮澎湃,妙语频现。
按照《皇帝内经》的说法:“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阳气极盛的午时,与阴气极盛的子时一样,正该躺下好好休息。此二时睡觉,谓之“子午觉”。
在古代养生谚语中“三寒两倒七分饱”,其中的“两倒”,便是提倡睡好“子午觉”,如此对于养生极佳。午时适宜小憩,古人称其为“昼寝”,不宜眠长,睡上一两刻钟即可。
未时【13点-15点】
偷得浮生片刻闲,秋千蹴鞠尚豪华
这时人们午睡醒来,精神正好,恰是应当进行一些文体活动,松乏筋骨的时候。宋人十分青睐蹴鞠、捶丸,还有一些文人士大夫也会在此时挥毫泼墨、写字作画;女子还可荡秋千,或者抚琴,亦添韵致。
如果评选一项宋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蹴鞠”绝对会拔得头筹,宋代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酷爱蹴鞠,而且是个技艺颇为高超的蹴鞠达人。从开国皇帝到市井小民,人人都爱踢上一脚,称它为“宋代国球”,应当毫无异议。
宋人除了热爱蹴鞠以外,对于秋千也格外青睐。女子荡秋千时高高飞扬,衣带飘飞,颇有几分“神仙之态”,以至于唐代宫中将其称为“半仙戏”,所以这项极具美感的运动尤其得女子青睐。
申时【15点-17点】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在官署中累了一天的官员终于回到家中,来到后院,自有心爱的妻子准备好了几样精致的点心,布置好了一桌子茶具,红泥小火炉火势正佳,炉旁的执壶中装了甘甜的山泉水,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自家的官人回来后,为他浓浓地点上一盏茶汤,洗去一日辛劳。
在宋代,仕宦人家不拘男女,或多或少都会点茶,因为这是一门从小就要习学的“必修课”,不过至于点茶功夫高低,那就因人而异了。
宋代点茶不算一件容易的事,毕竟作为“四般闲事”之一,专业度很高,“不许累家”。
光是点茶工具就有琳琅满目十数样,不是行家的话,别说操作了,就是准确地认出每件工具的名字都并非易事。
日本的抹茶,也是从宋朝的点茶“山寨”过去的。日本《类聚名物考》里“茶道之起,由宋传入。”宋人对饮茶的热爱,使得茶艺发扬光大,形成了更讲究的“分茶”,这是一种将“点茶”技术点出了新高度的一种手法。
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茶百戏作品
茶百戏就是从点茶而来的,又称汤戏、茶戏,是将热水倒入装有细密茶粉的碗中,调成糊状,然后慢慢加入更多热水,用茶筅以击拂茶汤(高频率搅动),直到出现厚厚的泡沫,再用泡沫作画的一种技艺。比今天给咖啡调出图案和拉花的手法早了上千年。
【宋氏点茶体验地】
穿越古代,体验“古法饮茶”
北京·煮叶比屋之饮·国贸体验店
“比屋之饮”店位于北京国贸商城北区,是煮叶为了打造传统茶体验、商品茶零售和现代茶空间于一体的复合型门店。
在这里,我们邀请体验者“探索煮叶”的同时,可以尽情地感受唐代陆羽煎茶的活色生香,也可尝试明代瀹饮冲泡的个中滋味,亦可体验宋代点茶的文人雅趣。
时空穿梭,映入您眼帘的是风靡唐代的紫金茶盏与绚丽夺目的贴银琉璃水承;风雅宋代的乌金茶盏、黛色盏托与紫竹茶筅;还有明代大众泡茶中必不可少的铸铁水壶、白泥风炉、侧把茶壶等等,每一件器物都呈现出了当时古人饮茶的盛况和风貌,都充满了后人对于先辈们的敬仰与追慕。
宋代美学跨界现代生活方式
上海·璞素茶事
璞素茶事将宋代茶文化搬进了百年船厂,两者在这个1200平方米的宽阔空间中尽显魅力。茶空间以米白为主色调,简约优雅。
在这个古典雅趣的文人空间内,你所能看到的家具作品均是来自璞素。大气的茶台、私密的榻榻米包厢、装点了墙壁的光影,点点滴滴都是赏心悦目的。
与其说它是茶馆,不如说它是一座极具风雅的东方美学展陈空间。如果遇到老板娘晏平在店,更有机会品尝到她私藏的好茶,再体验一下韩喆明老师现场表演的宋代点茶工艺,感受风雅文人的饮茶氛围。
酉时【17点-19点】
今夕家宴会,欢乐难具陈
这时夕阳西下,如是夏日,光线正佳,晚霞漫天,风光无限美好;如是冬日,天色渐暗,则开始需要掌灯了。
已经开始“三餐制”的宋人,这时正是晚餐时节,可以宴请三五至交好友,围炉把盏,夜宴清欢。
戌时【19点-21点】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时人们晚餐已毕,酒足饭饱,正该出去四处行走、休闲、消食、玩耍。由于宋代取消了宵禁,夜市十分热闹,精彩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今人。
一年365天,每个夜晚,他们都可以洒脱自在地行走在都城的夜色中,看遍汴河或者西湖上灯红酒绿,欣赏莺歌燕舞、烛影摇红,或者与挚友亲故相约一同去瓦舍勾栏观看百戏,这可是宋代的文艺人士无论男子、女子,都很爱的娱乐休闲项目。
亥时【21点-23点】
夜深人定处,沈水卧时烧
此时夜色已浓,若非需要攻书到深夜的士子,也非通宵流连夜市的纨绔子弟,亥时便该上床歇息了,古人认为此时入睡,是最宜养生的。
对于须臾离不得香的宋人而言,睡眠之时,也需妙香相伴。不同场合使用的香品,其香气扩散范围都有精准控制。
溪山清远家居
宫廷之中,空间辽阔,便会用香味浓郁、庄重端肃的“宫中香”;衙门公堂之上,空间比宫殿中要小一点,所以会用香味略浅淡少许的“衙香”;香在卧室床帏之间,那自然要用香气清雅舒缓的“帐中香”。
四季花开
人与自然的约定
文艺范的宋朝人不仅焚香、烹茶、挂画,还爱插花。在全民爱花的宋朝,不论何等阶层贫富贵贱,头上簪花案几插花是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梦粱录》中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 可见在这个大日子里,万人空巷全民赏花。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有载,当时的西京洛阳“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大抵洛人家家有花”。
溪山清远家居
宋人按照时令插花,春日里插上几株芍药,尽显生命的姿态;五月里插菖蒲,防虫避邪;六月里插玲珑有致的茉莉花,又香又美;秋日里的雏菊、冬日里的蜡梅,应季节变换插出四季之景,将日常生活点缀得活色生香。
相比唐朝的插花,宋朝走的是清简的路线,内涵重于形式,追求线条美和素雅的简单美,或者以特定的花卉通过插花造型来彰显主人高雅的格调。
“闲来弄风雅,细品浮萍生。” 宋人恬静雅致的慢生活方式,使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试想现代人能否从中挖掘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进而引领一种风雅的生活范式和文化现象,在当今浮躁的环境下,显得非常有意义。
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天地间的美丽不分贵贱,它原本就是属于每个人的无价之宝。
宋代的才子才女们捕清风、捉明月,轻挽云袖、乍提竹笔,记下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便有了宋词中雨打芭蕉之幽微、金戈铁马之豪壮。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到才子才女们的文采风流,但每个人都可以学到那份善于捕捉美好事物的细致生活态度。
无论是在久远的宋朝还是在今天,美从来都不是部分人的特权。习两三雅技、置四五美器、怀一隅匠心。
本文综合转载于公众号“蒋勋(ID:jiangxunfm)、唐宋艺术(ID:gh_2ff6b08f0a6b)”,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溪山清远、煮叶、璞素茶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致歉。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责任编辑:
网址:宋朝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有情调, 灵魂有诗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863
相关内容
【美学.风雅】宋朝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有情调, 灵魂有诗意宋朝人的日常生活
宋朝的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 今天与宋朝的连接点|JYZ · 艺文大观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宋朝人的日常生活【全本
简析宋代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诗词
明朝的生活美学
【中国爱情诗刊】||“中国爱情诗人”集结号 (第76期)凡尘清唱的情诗(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