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二手书店:让优质书籍在爱书人之间流转新生
二手书店通常会提供书籍翻新服务,让书籍焕发新生。 #生活技巧# #环保生活小窍门# #二手书籍回收#
“书中生物展”现场
近日,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正举办着一场名为“书中生物展”的巡回展览,展品中有:一张高考答题卡,背面写着:“感谢你借给我的书,但比较可惜,看完我也没有沾染一丝文艺气息”;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购物单据;放着满满2000元的压岁红包……它们被夹杂在《蔷薇岛屿》《投资最重要的事》《算法导论》等二手书中。这场展览的主办方是一家名叫“多抓鱼”的线上二手书店,他们本着“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主题,将这些寄居在书中、折射了现实残片的“生物”与夹杂它的“母体”二手书并列放置,以期让参观者感受到现实与阅读间的共生关系。
多抓鱼是一家网络二手循环书店,名字来源于法语单词:déjàvu,意为“似曾相识、旧事幻影”之感,创始人猫助将中文词义引申为用户如同挑剔的猫,捞取游鱼般寻找喜欢的二手书。一本二手书在多抓鱼上的旅程是:用户打开公众号或小程序页面扫码,机器审核并估价后快递上门收书,经人工鉴定、消毒、翻新、包装等再处理过程上架重新销售。多抓鱼市场公关负责人李婵向记者介绍说,这是他们探索出的C2B2C模式:“互联网使得二手转卖变得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部分服务缺失的问题,一个是交易的信用,另一个是交易的效率。区别于传统的C2C模式,C2B2C模式以统一标准化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据公司透露,从去年4月上线以来,多抓鱼目前已累积超70万的用户,平台每天售出超2000本书。
近年来,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一部分人在消费转型中看到了商机。多抓鱼将创业目标首先定位中国二手市场中的图书,是经过团队多重考虑的。人们在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一部分消费过剩,开始反思过去的消费行为,闲置物品的循环利用理念得以进一步推广,二手市场随之活跃。在种类繁多的闲置品中,书又是特殊的一项,除却本身承载的知识,它的意义更在于阅读之外。而多抓鱼的创始人猫助与陈拓在研究电商史和二手市场里的交易品类时便发现,图书是标准化商品,书有一个全球统一的ISBN码,扫码就能获取一些关于封面、出版社、价格等基本信息。李婵解释了做线上二手书店的原因:“从大背景来看,我国纸质书出版呈增长态势,人均的阅读本数、阅读时长也在增长,为二手书市场提供原动力。书籍自身具备的标准性、耐用性等优点成为我们进入二手平台市场的很好切入点,正如亚马逊、京东、当当网最早都是这样做的。”她进一步介绍说,关于很多用户关心的价格问题,一开始多抓鱼的收书策略是来者不拒,一折收,三折卖。这种“一刀切”有其局限,书的质量参差不齐,买卖没有尊重市场,一折收也阻碍了优质书籍的流转。经过研究,他们采用了更为科学的方法:根据商品质量和供需关系等内部数据,做算法模型,收书和卖书的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而有些书多抓鱼是不收的,李婵解释他们正在扩大模型,扩充书的类别,但即使这样,她表示未来也不会每一本书都收,她引用猫助的话,“一家书店的气质是由它不卖什么书决定的”。
“BOOKOFF和豆瓣,基本组成了我们肉眼可见的产品模式:基于数据的自动化经营模式+基于兴趣的去中心化社区。无论定价高低,我们所喜爱的品牌都会深入思考物品和人的关系,生产人们需要的设计隽永的产品,也把这种信念认真地贯彻于从设计到销售的全部环节。”猫助曾在多抓鱼上线日的发布稿中总结过他们的理念。如她所言,“BOOKOFF”和“豆瓣读书”是理解多抓鱼的关键钥匙。“BOOKOFF”也叫“新古书店”,是日本最大的二手书连锁店。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低迷,人们消费观念转变,创始人坂本孝在1999年以二手书翻新为切入点创立了“BOOKOFF”,制订了廉价推销书籍的商业策略,并设计出简单精妙的旧书分类法。至今已有1000多家门店,可谓二手书店的传奇。多抓鱼借鉴“BOOKOFF”模式,但在中国复现这一模式,因环境差异,他们选择立足于物流的、数据化的、社区化的服务。
多抓鱼创始团队大多有在 “豆瓣”、“知乎”等网站工作的背景,他们觉得多抓鱼不只是电商,也是个社区。“我们的过往经验更多偏向线上社区的打造”,创始人之一陈拓说:“假设你把多抓鱼看作一个内容UGC社区,如果有一个用户卖了一本书给我们,相当于他发了一个帖,他给这个社区做了一次内容贡献,如果有人把他的书买走了,相当于消费了一个内容。”打开多抓鱼的页面,的确会感受到浓厚的“豆瓣气息”。“为了封面购买”“如何讲究地吃东西”“喝茶和睡前都可以看的小书”“大银幕是庇护所”等多达95个兴趣书单,让人充满了打开它们的好奇。李婵说:“书单不一定是书单,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书店里的书架,让人能‘逛’起来。”每本书还加入豆瓣评分,为购买者提供参考依据。“在用户体验上,我们下了功夫,如用户卖出的图书会自动形成一个书架,并显示卖书所得的收入,也算是一个成就。卖书和买书的人,可以通过‘鱼邮’彩蛋功能,彼此留言等。”在李婵看来,这些细节上的用心正是为了实现他们所提倡的“真正的好东西值得被买上两次”的理念。
不同于多抓鱼团队大多是互联网团队,初始对于出版业可能不甚了解,位于上海的熊猫格子团队则由出版团队加互联网组成。
创始人李辉原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在出版行业耕耘17年,因工作原因,他去过全国70%以上的出版社,发现大部分出版社的库房都遗留堆积大量好书。李辉说,新书不断涌现,旧书滞销,有的新书由于宣传不到位,也会积压。李辉深知一本书从策划、写作、审稿、版面设计到出版销售所耗费的精力,这让他痛惜好书的销毁:“一边是大量图书被束之高阁,存在巨大的文化浪费;一边是读者觉得正版书贵,线上、线下二手书平台有许多盗版书,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窘状。”基于此,李辉创立了二手图书分享及循环交易平台熊猫格子。被问及与其他类似平台比较有何优势?李辉说他多年的出版经验让他对书有更全面的认知,结合互联网,这会帮助他找到更多让书循环流转的方法。“同一本书,1万册新书是一模一样的,而1万册经过循环流转的书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希望图书循环变得更有温度,除了线上的服务,我们也在做线上延伸,比如我们在做的阅读书架,为一部分院校、企业提供定制书架服务,通过大数据定期更新书单,而对方只需要支付很少的服务费,还有爱心书卷等公益活动。”
前不久由匡扶团队创作的多抓鱼同人漫画《被折角的人生与书》在微博走红,漫画中,多抓鱼作为一家实体书店庇护了那些从现实中逃开的人,漫画最后从书的视角来看待每个人,触动了很多读者的内心。而做二手书的循环,常常带来一种误解被认为是贩卖情怀,但无论多抓鱼还是熊猫格子的目的显然不止于情怀。多抓鱼正在落实“仓库自动化”的项目,李婵称之为“订单旅行中心”,“自动化一旦实现,可以加工 3万多本,减少 30%的人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循环商店,未来还将拓展其他二手品类,也将开发独立的APP,增加线下活动……两家平台接受采访时同时表示,开设实体书店也在考量中。正如猫助所说:“我们不是奔着做一个小而美、有情怀的公益机构,这不是我们的目的,虽然我们的员工喜欢看书,也喜欢逛二手店,但我们是想做一家能健康盈利的商业公司,这样才可以走得比较长远。”李辉也表示,在情怀和商业间找寻平衡点,才能辐射更多人群,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网址:线上二手书店:让优质书籍在爱书人之间流转新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298
相关内容
成都有家神奇的书店,能让二手书重获新生书店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精选16篇)
二手书交易平台
旧书街(二手书交易)
旧书二手书回收、回收家庭书房闲置、个人藏书
靠二手书的循环生意,卖掉100万本二手书,年入破亿的多抓鱼,是如何做到的?
让闲置图书流动起来 城阳推出二手书交换活动
阅读越棒 奉里书香——二手书置换,让闲置书籍“活”起来!
12个国外二手书交易平台
【得意古书堂】——承接【寻书】【旧书交换】【旧书转让】书籍爱好者的休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