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活?当下即是生活
三月份以来,似乎每天都在加班儿。发朋友圈的时间没了,做饭的时间没了,写微头条的时间更没有了……我不禁问自己,除了工作,生活哪儿去了?
工作本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于是我想把生活找回来,可是生活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也许生活是,不用加班,6点早早下班,回到家里吃个晚饭刷刷视频追追剧。
也许生活是,周末陪父母一起逛逛菜市场,去公园儿溜个食儿。
也许生活是,陪孩子写过的每一页作业。
其实加班的这段日子,不就是生活的一种样子吗?
生活有万般模样,生活又有唯一的模样,那就是——当下。
当下即是生活,每时每刻都是生活。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然而,季羡林大师却在这场孤独的旅程中,展现了人生悲苦与欢欣,用一篇篇散文告诉我们,人间值得全身心去爱,当下即是生活。
《当下即是生活》一书,精选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活法的散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一个人活在当下,该如何享受生活中本该拥有的美好。
一花一草,皆是生活。
同事韩姐每天早上都会去单位对面的公园儿逛一逛,或拍一树槐花,或拍一池荷花,或拍一地残叶。把这些图片搭配一些感悟,发在朋友圈。
我想,在她的眼里,眼前的花花草草都是生活。
花花草草在生活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然而当你下意识地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它们时,你就会发现这就是生活。
季羡林在《槐花》一文中讲到,因为槐树在北方常见,所以他没有认真观察过这种花树。
直到印度朋友站在槐树下感叹槐花就是奇迹。季羡林说,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印度朋友却说,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这件事儿让季羡林开始认真注意槐花,当他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时,眼前的一切就洋溢着无限生气,汇聚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花草本身不是生活,当人去用心欣赏花草,从中感悟或通过花草留下一些特殊记忆时,一花一草就是生活。
一行一程,皆是生活。
人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行进的每一个旅程,只要用心观察,认真体会,都是生活。
上学时,我从家里需要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目的地。从下午2点到次日早上6点,我几乎是在刷手机和睡觉中度过。
有一次凌晨醒来,火车停靠在山海关。停靠时间过长,我便随着吸烟的人走下火车。
突然昏黄的灯光下,夜间的车站有一种别样的美。没有白天的喧哗热闹,有的只是一片寂静。
我们人也是这样。白天在喧嚣中忙忙碌碌,夜间在灯光下安静独处。喧嚣与安静,互不干涉,又彼此交融。
就像季羡林在《火车上观日出》一文中写的那样∶
去泰山和黄山观日出,都是自己处心积虑,一意追求得来的。而火车上那次猛然间抬头看到的日出,虽非刻意,却让自己震惊。
火车上那次看到的日出,还让作者体会到“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有变。”
你看,哪怕是火车上的小小发现,能带来这么大的震动。
作者去泰姬陵时,就发生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作者在旅馆看杂耍时,外面有一个印度青年探头探脑。
当他走出去时,青年紧紧握住作者的手,递给他一个小小的盒子,盒子里有一粒大米,大米上写着“印中友谊万岁”。
印度青年告诉作者自己热爱中国,但是没有机会接触一个中国人,他听说作者到印度了,所以从早上等到下午。
作者被青年的淳朴感动了,这次泰姬陵的行程感悟到:真挚的感情比建筑更美,更不朽。
你看,旅程中一件小小的事,就能够成为作者往后多年不忘的记忆。这不就是生活吗?
人生是一场旅行,我们要做的就是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活在当下。
当下,你看见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
当下,你走过的每一条路每一道街;
当下,你内心的每一个感悟每一个想法;
都是生命中的美好。
自由从容坦然地去迎接这些美好,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