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质:回归自然
拥抱自然,回归简朴,让生活回归本质。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简单快乐的生活哲学# #简朴生活哲学#
生活的本质:回归自然
2015-12-05杭州植物园杭州植物园
杭州植物园
微信号 hzbgcn
功能介绍 杭州植物园位于西湖边,始建于1956年,总面积达二百多公顷,是一座既具公园外貌,又是科学研究基地的植物大观园。欢迎关注我们的活动!
编者按:2015年11月13-15日,全国第二届自然教育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文化村召开,设置了涵盖自然教育各方面的12个专业性分论坛。每个论坛都非常精彩,让大家意犹未尽,小编将把其中的部分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以下论坛内容转自 自然教育论坛(ID:natureforum)。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在城市里生活久了,似乎离自然越来越远,有些五谷不分,有些不知哪些才是应季食材,有些不知所穿为何物……但当我们走进自然时,身心会自然地放松,心情会愉悦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源于自然的,自然于我们具有天然疗愈作用。城市生活与自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至少还有人正在探索“城市运营中的自然生活设计”,探究城市里自然生活的多种可能。
11月14日下午,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之“城市运营中的自然生活设计”分论坛正式召开,由植物私塾创办人、“自然教育生活化”提出者张新宇先生主办,邀请了四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前来分享,从生活、生机、生计、生态、生趣五个角度出发,探究为都市人提供建设自然生活的可能。
分论坛现场
生活——自然教育生活化
植物私塾创办人 张新宇
开场时,张新宇先生用一张满是紫色花团的图片吸引了与会者的眼球。大家异口同声地指出这是“薰衣草”。其实不然,细看之下才知道它是马鞭草。只有当我们离自然足够的近,才能感受自然的无穷奥妙。张新宇先生表示,这正是他提出并践行“自然教育生活化”的原因之一。
“更多的人,更多的城,衍生出更多的城市自然问题,”张新宇先生说,“在现代消费型的社会,人类拿地球作为赌博,却对这个世界的规则一无所知。”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已经对此有所觉悟,并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然融入城市生活,为生活所必须。 生机——日用而知
现场触动人心的瞬间,大家都及时记录
禅宗里有句话“日用而不知”,“日用”即禅宗的“平常心”。在禅者的眼里,很多人嘴里吃饭,心里想其他事;和别人聊天,经常飘忽不定。生活中太多人恍惚度日,不清楚当下自己过着怎样的生活。
由于经济等因素,人和自然实际是脱节的,这是社会化发展的趋势。然而大自然的法则才是万法之法,最终的统一一定是大自然的统一,是自然、经济、文化的统一。《城市中国》杂志创刊主编姜珺先生表示,统一学问才是统一自然的前提,对大自然的启蒙教育,就是“日用而知”,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然的法则、统一学问,明白自然的精髓。 生计——食物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大概才是食物最本质的意义,可是大部分离开土地的人,都已忘记自然原本的样貌。很久以前的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向自然索取,更加懂得敬畏自然。
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推动者 石嫣博士
对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性,石嫣博士作为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全国健康家庭联盟健康传播大使,可以说是在国内推动知识性农业生产新农夫的领军人物。她参与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社区支持农业农场——小毛驴市民家园。种植绿色蔬菜,不通过中介而是直接把有机蔬菜配送到消费者家里,让农民和消费者直接对接。目标是实现“永续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小时候,饮食文化是传承,而现如今,决定我们吃什么90%来自于媒体的传播。回归传统饮食文化,更需要一种饮食理念的传播和食物教育。石嫣表示,接下来会有一个“大地之子”的项目,目的是让都市人明白“生活即教育”,更加懂得珍惜、感恩和节制。 生态——韩国环境教育的潮流和理解
韩国著名自然教育学者车守辙
来自韩国的自然教育学者车守辙先生介绍到,韩国的自然教育主要分两大类,即学校自然教育和社会野外教育。自然教育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均设课程,甚至专门出版给老年人的学习教材。
对未来的自然教育发展潮流,车守辙先生表示以前的自然教育是基于对自然的情感,把自然教育作为情感的道具,而如今的自然教育则是更注重体验其所带来的幸福感,使自然教育更加的主流化、日常化和义务化。 生趣——城市家庭的活趣之选
著名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 李玲
你是否在某个下班的傍晚,想逃离车水马龙的都市?著名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李玲女士给我们分享,她最初的梦想就是“有一处种满花花草草的家”。 这种对大自然的渴望从她 “ 北漂” 之后越发明显,女儿经常问她为什么出去玩要坐车?为什么玩要花钱?这些问题让她开始思考现在存在的“ 假自然” 、“ 假农庄” 、“ 假劳作”。
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免费的、日常的、生活半径内的?于是李玲女士就产生了“撒野地图”的想法。与家庭快乐轻旅,甚至只是午后慢步没有太多差别,唯一要求就是家长带着孩子亲自体验,共同享受闲暇时光。 大家共聚一堂的分享会结束了,关于生活与自然的思考留在了更多人心中。响应自己内心的渴望,回归自然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你要到自然中去过原始人的生活,而是你能够明了生活的本源,明了自然教育并非遥不可及,它是可以融于日常生活的理念和细节之处,是一种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让人内心平静祥和。
文章由论坛志愿者林颖撰稿,雷世民拍摄部分图片,李雪审稿,初心责编。
责任编辑:
网址:生活的本质:回归自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1060
相关内容
黄耀聪:回归本质,以人为本 设计与自然共生的理想人居“轻时尚”,回归生活的本质
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回归儿童生活: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本质
回归自然,让生活绿色纯净
〔读城〕让生命回归大自然——《新自然主义生活》发布会在蓉举行
禅意家居:简易朴素让生活回归自然
亲近自然回归本真 来2024长三角美好生活季来一场露营吧!
舒舍家居:产品结合生活,回归家具本质
遵循自然农法,回归有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