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避免的饮食误区

发布时间:2024-11-19 06:40

老年人应保持饮食清淡,少盐少油 #生活知识# #饮食生活# #老年人饮食#

本文作者:

赵 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

胡耀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人到老年,身体发生了很多变化,对营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然而,一些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饮食误区,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还增加了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老年人饮食中有哪些常见、容易陷入的饮食误区呢?

误区1

追求瘦身,盲目“轻食”,忽视肌肉减少

有些老年人认为“千金难买老来瘦”,因而刻意减肥,减少食物摄入,甚至只吃素,不吃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量会逐渐减少,易发生跌倒、自理能力差、免疫力下降、生病等问题。

科学建议:

老年人在日常膳食中应注重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保持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追求减肥。

1.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老年人每日至少需摄入1克/千克体重的蛋白质。如果简单用掌心面积为单位,一天需要摄入2~3掌心的荤菜,可以选择鱼虾类、禽肉、一些豆制品等;每天保证1个鸡蛋、1盒牛奶(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酸奶或舒化奶)。这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提高身体抵抗力。

2.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抗阻运动包括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老年人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建议老年人应进行肌肉力量锻炼,首先要安全,采取小重量、多次数的肌肉耐力锻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安全且更容易坚持,建议每周≥3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和心肺健康。在这里推荐两个锻炼动作——

(1)勾脚抬腿:坐在凳子上或者床边练习,抬腿并用力勾脚尖,可明显感觉大腿肌肉紧张,坚持抬腿5秒,放松2秒,换另一边重复进行,每天练习50~60次。

(2)推举重物:通过手持重物,如小哑铃、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等,进行向上推举,做10~20次为一组,做3~4组,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重量。

3.监测体重 定期监测体重,保持体重指数(BMI)在20~26.9千克/米2,小腿围应≥31厘米,正所谓“小腿越粗,寿命越长”。如发生明显的体重变化,尤其是非自愿性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

4.饮食多样化 每天确保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进食的食物在25种以上,包括谷薯杂豆类、蔬菜水果类、禽畜鱼蛋类、奶、大豆、坚果等。例如,一日三餐,可以在早餐摄入煮鸡蛋、牛奶、坚果和小馒头,中午做两个荤素搭配的炒菜,晚上吃适量面、蔬菜和少量肉类食物。

误区2

过分清淡,忽视脂肪和盐的重要性

一些老年人因害怕患心血管疾病或高脂血症,而过于限制脂肪和盐的摄入。然而,适量的脂肪和盐对身体是必要的,过分限制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长期油脂摄入过低,也容易诱发便秘,影响食欲,更易导致营养不良。

科学建议:

盐和油并不是健康的敌人,适当食用不会损害健康。建议老年人每天用油25~30克,一般家用瓷勺不超过5勺。尽量选择食用植物油,避免动物油。可以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类、坚果等,适量的脂肪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促进细胞更新等。全天用盐不超过5克(大概一啤酒瓶盖),合并高血压的老人应将盐控制在4克以内。适当的盐分摄入有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钠血症等问题。总之,清淡饮食是建立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的,要求合理搭配营养,将动物性食物、食用油和盐限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多使用辛辣调味品。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味道清淡平和,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误区3

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担心血糖升高

一些老年人因为担心血糖升高,而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甚至迷信粗粮能降糖。然而,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对于提供能量是必要的,过度限制可能导致机体能量不足,影响身体健康。长期过度进食粗粮,也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科学建议:

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粗细搭配的主食,保持三餐定时定量,每天2~3次加餐,加餐以水果、坚果等为主。进食时充分咀嚼食物,每口咀嚼10~20次。在食物搭配上,主食粗细搭配,多选择谷类、薯类及杂豆类混合性食物,适当选择大豆及其制品,建议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如果用自己手的“一拳”面积为单位,来评估我们的主食和水果摄入量,用自己双手“一捧”大小为单位,来评估我们的蔬菜摄入量,一天推荐总量为4~5拳大小的主食,1拳大小的水果和2捧的蔬菜。

误区4

过分依赖汤品,认为营养都在汤里

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喜欢鱼汤、骨头汤、肉汤,认为营养都在汤里面,钙含量高。从营养学角度看,汤的营养价值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汤在熬制的过程中仅会溶解出食物中少量的蛋白质,含钙量更是微乎其微,但会溶解脂肪和嘌呤。如果弃肉喝汤,会浪费更多营养物质,不仅不能摄取足够、优质的营养,还可能摄入过多的嘌呤、脂肪,这对于许多合并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老年患者来说,是不利于健康的。

科学建议:

建议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老年人避免食用肉汤,其他老年人在饭前可以少喝一点汤(素菜汤更佳),多吃一点汤中的肉。

误区5

水分摄入不足,年纪大了,不爱喝水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一些患有尿频症状的老年人不爱喝水。身体水分不足容易导致脱水,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甚至加剧便秘问题。

科学建议:

水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易处于脱水状态。一般情况下,老年男性每天应该喝1700毫升水,女性每天喝1500毫升水,具体喝水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每天主动足量饮水,如白天每2小时饮水200毫升左右,早晨起床后和睡前分别喝一小杯水。补充水分的最佳选择是温热的白开水。

误区6

老年人要大量补钙

很多老年人由于患骨质疏松或平时出现腰腿疼痛等症状,会大量服用钙片,认为补钙越多对身体越有益。事实上,如果摄入的钙量超过了身体所需,就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引发疾病。

科学建议: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成人每日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绝经后的女性以及老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0毫克。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盲目过量补钙。建议中老年人补钙应多吃一些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海带、虾皮、黄豆、芝麻等。除此之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通过对以上饮食误区的科学分析,我们强调平衡、多样、合理搭配的饮食习惯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调整饮食,享受健康晚年。

- END -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

家庭用药杂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观看直播回放

责任编辑:

网址:老年人应避免的饮食误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372

相关内容

老人常见的饮食误区
科学饮食,避免误区,享“瘦”人生!
有慢性病就必须吃素吗?老人饮食避开这些误区才更健康
【营养健康】只爱粗粮、弃肉喝汤、越瘦越好……老年人的5大饮食误区
老年人养生常见8大误区
如何科学饮食养生?专家教您避开误区
老人饮食注意 老年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肾病患者需要避开哪些饮食误区
老人饮食越清淡越好?10个饮食误区,你最少犯了 5 个!
常见的饮食误区,你中招了吗?生活中尽量避开饮食误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