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好”手机,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北京史家小学有妙招!
原创 张春铭 周子涵 中国教育新闻网 收录于话题#校园手机管理1个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2月,北京市教委要求将手机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因地因校制宜研制切实可行的校内学生手机管理制度。
文件印发两个月了,北京市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做得怎么样?学校有哪些手机管理的小妙招?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史家小学从2017年起就开始探索手机管理。现在,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已是常态。
不带手机进校园,如何保持畅通联系?史家小学副校长李娟介绍,学校开通了热线电话,设立了家校共育的咨询室和咨询平台,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了座机,对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和家长如果有事都能第一时间联系上。家校之间也能通过各种沟通渠道,互通有无。
“同时,学校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安排得充实丰富有趣,孩子们在学校就不会依赖手机。”李娟说。
虽然学生在校的手机管理做得比较好,但史家小学同样关注学生出了校门后的手机管理。
“当孩子调皮捣蛋时,家长就扔给孩子一部手机玩,孩子养成了对手机的依赖,那时候再教育为时已晚。”李娟说。
史家小学在2017年发起了一项公益项目。当时四年级(12)班学生朱子薇和同学们发起了名为“放下手机,让我们在一起”的服务学习公益项目,呼吁大家远离手机和微信,一起读书、交流。这个活动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史家小学为学生安排了丰富的课外活动,避免学生养成对手机的依赖。资料图片
朱子薇的班主任、项目指导教师陶淑磊介绍:“我们收回近1000份记录合格的行动执行卡,统计后得知每个家庭平均每天放下手机2.2个小时。”这一届学生毕业后,陶淑磊又带了新一届学生,“放下手机,让我们在一起”项目延续了下来。
梁昱暄就是陶淑磊新一届班上的学生。“经过我们的倡议,我的父母已经放下手机,陪伴变成了习惯。我希望这种陪伴能一直持续下去。”梁昱暄说。
陶淑磊认为,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在家能真正放下手机,就能促使孩子课余时间放下手机,让生活更丰富多彩。
“我们有妈妈读书会、爸爸运动队、家长课程等,还有博物馆研学项目。”李娟介绍,学校搭建平台,教会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亲子沟通,让孩子在家也能放下手机。
“我跟爸爸妈妈共读一本书,还交流读书心得。放下手机后,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史家小学六年级(12)班学生张煊若说。
“几乎每天爸爸妈妈都会放下手机,我和爸爸妈妈之间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六年级(12)班学生徐子晴说。
在陶淑磊看来,如果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是给予他们成长力量的沃土,是激发生活热情的源泉,那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家庭的温暖来自放下手机,让我们在一起。”陶淑磊说。
“手机进入校园的管理,需要我们教育者发挥智慧,也需要我们各个学校做好家校共育,做出新探索。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助力。”李娟说。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26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
原标题:《如何“管好”手机,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北京史家小学有妙招!》
阅读原文
网址:如何“管好”手机,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北京史家小学有妙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39
相关内容
如何培养孩子成为时间管理“小能手”32个时间管理妙招让你摆脱时间不够用❗
DIY亲子手工工坊 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家庭教育孩子的12个妙招(锦集8篇)
怎样让孩子管理好时间
4个妙招拯救孩子拖延,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商业学校】防控学习两手抓 居家隔离有妙招
北京五天四晚超全旅游攻略?详细攻略+总结,让你轻松无忧出游!吃住游全包
如何用收纳整理的思维助力孩子成长
中国孩子智慧生存法——孩子成长必备的50种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