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的机器人,去服务全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生活知识# #历史#
原创 李康平 有数DataVision
2016年,扎克伯格曾展示过一段关于他自己家用的机器人智能管家的视频,它可以控制电器开关、根据喜好播放音乐、定时烤面包,甚至可以认出家门口的来访者,甚至被取名为Jarvis,就和钢铁侠的那个AI管家同名。
而那时扎克伯格才能用上的服务型机器人,如今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而这一行业最初的形象,首先是从让人“家务自由”的扫地机器人开始的。
在服务机器人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科沃斯的2021年财报继续让自己在一众公司中受到瞩目。
2022年4月23日,科沃斯集团交出自己的业绩,2021年营收达到130.86亿,同比增长80.9%,综合毛利率达到51.41%,净利达到20.1亿,同比增长213.51%,在大宗商品通胀,制造业成本承压的背景下,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实属不易。
通过本文我们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服务型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核心是什么?
2,这个行业的想象空间来自于什么?
3,科沃斯的未来在哪?
01
研发实力才是第一生产力
扫地机器人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把人从扫地这项活动中解放出来,使人能摆脱繁琐的,重复的,乏味的家务劳动,也避免产生家庭矛盾。
所以最开始的扫地机器人注重怎么把地面清理干净,但科沃斯却并不这么想,做一把“高级扫把”不是科沃斯的目标,它们的重心,放在了机器人上。
这一理念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隐含的,是科沃斯意图通过机器人技术切实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而不仅仅是帮忙扫个地这么简单。
而机器人可不是那么好做,即使拿扫地机器人举例,它就需要SLAM算法及传感器,传感器还分为三种:陀螺仪,激光,摄像头,只有软硬件齐全才能使扫地机器人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
扫地机器人的竞争本质上是软硬件的竞争,技术上的竞争。在这方面,科沃斯做的就非常出色,是国内少有的能同时开发软硬件的扫地机器人厂商,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
财报显示,2021年科沃斯集团研发投入5.4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2.45%,研发人员高达1197人,占公司整体人数的15.24%,研发方面巨额投入也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截至2021年年底,科沃斯自有的专利已经达到1202项。
公司在传感器、算法、人工智能和环境感知等多项核心技术上坚持自研,成为目前行业内自研率最高的公司。在硬件方面,核心配件的自主产业链也帮助科沃斯在产品升级迭代时能够做到最快的响应速度。
软硬件结合后,整体来看,扫地机器人系统主要分为四个:导航、清洁、续航、交互。其中清洁是基础性能,自动驾驶级别的算力芯片、毫米级的识别精度、近2小时的续航等等卓越性能构筑了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卓越的基础性能。
而最重要的人机交互,则建立在清洁这一基础性能之上,也是科沃斯的实力之一。
在人机交互方面,APP及语音交互助手YIKO的搭配使得各类服务型机器人有了更多便捷性功能和玩法。例如科沃斯的地宝X1可以在用户APP中形成3D户型图,同时配备960P星光级摄像头,以便用户可以使用APP指定清扫特定重点区域,或是与宠物实时互动。沁宝、窗宝等产品也在交互方面全方位升级,通过APP和语音基本能完全实现无接触操作。
自然在这些研发实力的加持下科沃斯拿下好成绩是必然的,2021年科沃斯的扫地机器人做到了量价齐升,全球出货量达到340.4万台,同比增长10.81%,而且均价达到1963元,同比增长43.67%,所以销售收入达到67.1亿元,同比增长58.42%,非常出色。
但有个关键的问题:对于一个好企业来说,这样的业绩能维持多长时间?这个赛道到底有多长?
02
人力紧缺,机器人替代势在必行
扫地机器人所属的服务型机器人赛道真的比我们想象的广阔的多。
服务型机器人被创造之初就是为了顶替人类,将人类从重复臃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而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服务型机器人被授予了更重要的使命。
首先,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人口红利早已不在,特别在大城市中,老龄人口占比在不断提高,服务需求越来越重,而能满足的人力资源越来越少,人力成本一路上涨,能取代的一种办法就是引入机器人。
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需求缺口只会越来越大,而接下来就需要看供给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从智能方面来说,最开始的扫地机器人可能仅能用于扫地,而且扫地也可能做不好,不是没扫干净全屋就是顽固污渍没办法清理,但这些已经是过去时了。最新的扫地机器人不论是清洁能力还是智能化程度都远超出我们没接触过扫地机器人的人的想象。
如今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不断融入智能语音、处理器、AI算法、通讯、大数据、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可以做到相当程度的自主性、适应性、智能性,其中AI算力在地宝X1家族上提升了16倍,已经达到自动驾驶级别的算力。
而这种技术的成熟也拓宽了服务型机器人的销量从而带动了整个产业链,随着服务型机器人数量增加可以使整个行业触发规模效应,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以前家用服务型机器人是定制版,而现在则是量产化。
高端化的产品叠加完善的供应链实现量产,成功触发行业的飞轮效应,即顾客的需求被不断满足,高涨的需求持续推动着销量的增长。
需求增长,供给也跟得上,市场自然不小。2019-2020年家用服务型机器人正式产生了飞轮效应,增速飙升,预计将会维持在高位带动整个行业扩张,机构们预计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将达到613.5亿元。而科沃斯作为龙头必将首先受益于行业扩张所带来的红利。
03
中国的机器人走向世界
科沃斯的全新品牌使命,是“让机器人 服务每个人”。科沃斯敢于提出如此宏大的品牌使命正是基于其在服务机器人相关硬件、传感器、算法及 AI 等智能技术上有近 20 年的深厚积累,科沃斯核心环节成本从过去不到10%,已经提升到了如今的40%以上。
同时,科沃斯一直积极参与服务机器人行业标准的制定,已经是3个国际标准化工作组注册专家单位,在国内和国际行业标准化工作上也始终引领行业。
从引领行业进步发展来看,科沃斯是国内最早同时拥有LDS-SLAM和V-SLAM双导航技术路线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品牌;在2019年,科沃斯推出AIVI™ 人工智能与视觉识别技术后,是业内首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扫地机器人产品上的品牌;2020年,科沃斯成为业内最早将dToF技术应用于家用服务机器人建图导航上的企业,并首次将3D结构光技术应用于家用服务机器人产品。
到了2021年,科沃斯在地宝X1系列产品上首次推出了AIVI™ 3D技术。该产品在功能性,智能性,交互性均实现了突破,被业内誉为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划时代产品,真正定义了服务机器人3.0时代,并为服务机器人产品未来进化形态指明方向。科沃斯的产品目前线上市占率已经达到43.5%,线下市占率达到86.6%。
科沃斯作为国内服务机器人的代表企业,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服务机器人矩阵,实现家用与商用的融合,全新的品牌使命更是把服务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每个个体作为首要考量,定义了真正的服务型机器人服务每个人的特性。
定义了中国服务型机器人行业后,下一步,就该面对全球市场的考验。
2021年,谷歌与凯度联合发布了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科沃斯作为唯一一家扫地机器人企业名列24位。
同年,科沃斯海外业务也得到不错的成绩,科沃斯海外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德国,澳洲等发达国家,业务遍布全球145个国家。2021年的科沃斯境外业务收入达到47.18亿,其中科沃斯品牌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26%,境外的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很有可能接起国内业务的大旗,成为科沃斯发展的第二曲线。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于科沃斯不寻常的出海策略。
我国出海企业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先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磨练,拿下市场后再一步步改进自己的产品才去发达国家接受考验,这是一个难度逐步上升的策略,但没有一个策略是完美的,这样的产品也许能满足竞争不充分的发展中地区,但在充分竞争的发达地区不一定有效。
而科沃斯则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始就将产品推广至发达地区,率先打入美、日、德等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在这些市场虽然竞争很激烈,但这些地区人均消费高,而且竞品技术都成熟,对于科沃斯来说反而是一种锻炼。
如果说,科沃斯在这些地方学到了什么,那么就是意识到只有研产销没有短板的企业才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这也塑造了科沃斯的企业精神,即是让机器人,服务每个人,或者说让中国的机器人,服务全球人。
[1] 科沃斯各年度业绩公告及财报
[2] 仍是景气赛道,跨越产品鸿沟可期 华泰证券
[3] 扫地机器人各公司官网
[4] 小家电的尽头是扫地机器人 远川研究所
[5] 公司深度研究:双品牌持续发力,清洁电器智造龙头未来可期 国海证券
我们正在对「远川商业评论」进行改版,在全新的「有数DataVision」,我们将回归商业最本质的东西:招股书、财报和数据,通过各种各样的数据解读商业现象背后的本质。
同时,「远川商业评论」的内容会在「远川研究所」上保持更新,我们希望「有数DataVision」能够在第一时间为读者带来清晰而深刻的IPO、财报与数据解读,欢迎点击下方订阅。
原标题:《让中国的机器人,去服务全世界》
阅读原文
网址:让中国的机器人,去服务全世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662
相关内容
中国“99后”打造家务机器人 大模型+机器人将接管世界?自动服务机器人 智能服务机器人
新华全媒+|服务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
服务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
新华全媒+|服务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9)
身边的智能帮手——服务机器人
舒华体育张维建:让世界看见中国力量
服务机器人——我们身边的智能帮手
全世界的滑雪人,一半去了阿尔卑斯山
【智能机器人服务 服务/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