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識教育學校不該越俎代庖

发布时间:2024-11-07 03:08

  ■李志欣

  據報道,成都部分民辦學校小升初有一道考題是“內褲和襪子能否一起洗”,這是一道生活常識題。陶行知有句名言:“生活即教育”,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是值得提倡的教育理念。但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內涵是豐富的,我們不能把它誤讀了。

  中國有句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內褲和襪子能否一起洗”這一生活常識應該是一個家庭早期教育的范疇,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的最基本的生活勞動習慣。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有分工,各有特殊功能和任務。有些家庭的父母通常對孩子說:“隻要你學習,這點活不用你干”,便“剝奪”了孩子參與勞動、感恩父母、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一切為了孩子好而每天奔波勞碌的家長們,如果忘記了家庭教育的規律、使命和責任,可能使孩子養成不良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許多家長把孩子成長、成才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學校和教師身上,總是無奈地對老師說:“孩子最聽老師的話,把孩子都交給您了。”家庭教育呈現失職狀態。

  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說:“為克服家庭局限性的消極后果,人們建立學校。但是,人們決不能因此而期望,學校包括了對人教育的全部內容,也絕不能因此而期望,學校能替代父母和家庭生活的地位,能為心靈、精神和職業教育做必須做的一切。”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加強已存在於家庭生活中的思想、習慣、愛好和能力,學校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以學習為中心,以價值為導向”。培養孩子生存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習慣和技能,主要應是家長的責任。如果學校教育專門去教會孩子“內褲和襪子能否一起洗”,是越俎代庖。

  家庭教育是培養生活習慣和養育品性的,學校教育是學習知識、培養人才和促進人生發展的。但現在不少學校的功能已經擴展到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甚至教育家長。“為孩子的一生幸福負責、為孩子的終身發展負責、為了孩子的一切負責”等口號很是振奮人心,但是學校莫忘了自己的本質職責。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的學習不僅僅發生在學校裡、課堂上,他們接受的思想與價值觀也不是僅僅依靠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學校和家庭教育將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兩種教育形態都應該回歸各自的功能,相互學習、相互滲透、相互支撐,各負其責。

  (作者系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

(來源:中國教育報)

(責編: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网址:生活常識教育學校不該越俎代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017

相关内容

中青報:勞動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
财务管理与生活.ppt
生命教育心得(八篇)
(六)環保與生活.doc
零雜物!日本收納達人の極速整理法
学校生活技能教育
成都市文化館新館:打造文藝范的解憂雜貨鋪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天楹环保与生活.ppt
两生花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