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即为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24-11-07 03:09

原标题:生活教育即为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造》

陶行知 著

商务印书馆 2014年7月

本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进行的对中国教育改革试验——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一周年之际自编的一本文集,标志着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逐渐成熟和系统化。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的教育理念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虽然陶行知有过海外求学经历,曾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美国著名教育家,但在深入领会西方教育后,陶行知对于中国教育面临的国别“特色”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中国教育改革既要破除传统,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要力避简单的“西洋化”,这一点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些异曲同工。

陶行知从教育角度提出了民族艺术的重要性,实际上,民族艺术并非一些人所宣扬得那般卑微。1956年,毕加索曾亲口对张大千说,“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首先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于你们中国”。只可惜,“向外看”成了一种无法阻挡的潮流,即便在今天,源自民族的文化精髓难以引起国人的广泛注意。而教育的意义在于,如果无视民族文化精髓,丢掉的不仅仅是一门传统艺术,还有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

本书文章包罗万象,既有学校教学制度,也有陶行知对校长职务划分态度,还有他对家庭教育的观点。陶行知觉得“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显而易见的是,直到今天,陶行知的理论,依然是许多家长的“育儿经”。

陶行知重视教育改造,这种改造不仅仅体现在一般制度,还在于教育理念,比如他提出了与老师杜威针锋相对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还主张教学合一。这些教育观点归根结底是将中国传统教育,努力改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

对于素质教育,其实社会各界在认知上并不存在太大差异,真正的困难或在于教育界如何在确保素质教育的同时努力兼顾社会公平。

实际情况往往是,当前的教育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利益功能,比如现行教育中存在民族、地域等五花八门的区别化标准。不是说公平不重要,但让教育去平衡社会机制尚未能维系的公平重任,这必令教育体系难堪重负,也会令现行教育与素质教育理想相去甚远。

八十多年前,陶行知编下此书时可能没想到,多年后依然对中国教育现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对于陶行知的“卓见”我们确应倍感钦佩,但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当年相比,今天中国教育只是在物质上更加富足,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一点也不比当年少。从这层意义上讲,中国教育亟需继续大力改造。

几又

网址:生活教育即为素质教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021

相关内容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启示
生活即教育 学习即生活
生活,让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
好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本位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读后感(八篇)
“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价值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研修专题讲座
生活教育的生活教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