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王友初:天赋+勤奋=成功!
勤奋是成功的阶梯,毅力是成功的保障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生活格言#
商慧星空 作者:李成兵
王友初的交谈,笔者很意外,竟然从曾经风靡全球的科幻大片《钢铁侠》开始。钢铁侠那副神奇魔幻、无所不能的“眼镜”,一度成为当年的大热话题…
从寒门学子到天之骄子,再到知名学者,王友初说自己是:“误打误撞进入科技研发领域的幸运儿。”
湘北重镇常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让山区小城桃源扬名华夏。文革初期,王友初出身在此穷乡僻壤。大字不识的父母亲,将寒门学子培养成华中科技大学的高材生!
作为理工科的高等学府,华中的名号如雷贯耳。王友初是根正苗红“华中帮”的一员,也是将《钢铁侠》中的那副“眼镜”,从科幻变成现实的科研主创学者。
从王友初的身上,你会很轻松的读懂湖南人的睿智、执着与霸气。作为恢复高考后不久的名牌大学生,在当时被冠以“天之骄子”的美称。在他的身上,几乎看不出“理工男”惯性的木讷、寡言的风格。健谈的王总,很得体的将学者与儒商二者融为一体,实属难得。
华中毕业后,王友初有过八年的“体制内”经历。从走出武汉校园起,辗转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语言上也被同化的“南腔北调”。整天与机电、数据、程序、信息、编程打交道的王友初说:“美国科幻大片的事物,可以说是未来十年内,必将从幻想变成现实的教科书。”
2015年,王友初与他的科研团队研发出AR虚拟智能眼镜!这可不是一般的眼镜,是《钢铁侠》佩戴的那副眼镜的真实再现。
王友初与他的科研团队研发的AR虚拟智能眼镜,将《钢铁侠》的“眼镜”从科幻变成现实!
这是戴着眼镜“触摸”世界的科技大转变。是让你看不见摸不着的盲点,瞬间在你眼前呈现的高端设备。是人类历史上破解N种不可能的智慧突破。
这款神奇眼镜的问世,标志着现代科技发展从人工化、机械化、数字化正式迈入智能化!目前,王友初的AR智能眼镜,已经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并逐步嫁接到工信、航天航空以及军工企业和机构。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的大脑和智慧,一定要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注入新鲜血液”,谈到使命,王友初说。目前,这款“无所不能”的AR眼镜,即将进入到各行各业,应用面将不断辐射扩大。预计未来三到五年,“钢铁侠”的那副“法力无边”的眼镜,便会进入到C端的寻常百姓家!
什么是科技?王友初认为:“把神奇变真实,把复杂便简单。搞科研本是功夫茶,当盖碗茶喝就不地道了。”
迈进科技研发领域三十多年,从青涩的理工小伙到业界知名学者。王友初在业界知名度越来越高,无论是讲座、论坛还是带课题组,亦或是自主操刀研发项目, 他的职场名言就是:真实、谦虚,切忌假大空!
他形容搞科研是“功夫茶”,洗茶醒茶闻香咂味,龙王三点头一招一式来不得半点马虎。谁把搞科研当做“盖碗茶”,一口下去就想喝出胖子,那就是科技的罪人,也是人民的罪人!
科技的本身,是创造神奇。创造神奇的基础,是将神奇造福世界。造福的基点,则是人品、口碑和对科研的虔诚、敬畏之心。“不正己身,何以感人”,为此理。
AR虚拟智能眼镜
记者问:“您如何看待科技与资本的辩证关系”?王友初道:“科技是知识产权,需要与优质的资本携手。”他认为,科技就是产品,既高端又平凡。在“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时代,科技也必须和资本“谈情说爱”,只是,这场“婚姻”必须是道德的,高质量的。
对于把《钢铁侠》那副神奇的眼镜,通过高科技研发手段,变成现实的传奇,王友初给我们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唯美画面:戴上与钢铁侠“同款”的眼镜,镜片前方一米处,出现一块一米见方的智能彩屏。通过声音、影像和远端传输,您所需要的,但又无法现场得知的数据、程序和作业流程,逐一在眼镜前的屏幕上,一一再现…
外国友人正在体验AR虚拟智能眼镜
王友初回忆道:“对于AR眼镜的问世,我们能够走在全国同业研发的前列,离不开课题团队的努力,更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也离不开企业的重视和包容。”
王友初认为,搞科研是很严谨的事,吹不得牛皮,做不得假。用湖南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多大的鸟,做多大的窝。”科技就是科技,有它遵循天地自然的法则。科研就是求真务实,与一切吹毛求疵和装神弄鬼毫无关系!
在从科研技术逐渐转型到管理的王友初,深知操守、人品为造福之首,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磊土!
华中科大12万人助力深圳科技发展。王友初期待:“华中校友要不负一场青春,不忘一座心中之城。”
从交谈中记者得知,从华中科技大学校园走进鹏城的校友,保守估计不低于十二万人!这个数字让记者始料未及。“华中的科技力量,对深圳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王友初说道。
毫无疑问,包括王友初在内的华中学子,在深圳这座青春之城、科技之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新老交替,一茬接一茬,华中为深圳的建设脚步,从未停歇。唯一改变的是,王友初从科研技术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传承华中校训、弘扬科研精神的知名学者。
在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党和国家赋予深圳更高、更强和更快的发展定位。王友初说:“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高速发展的深圳,永远没有消退期”。
学者身份的背后,王友初还担任华中校友物联网分会的副会长。“5G时代来临,赋予科技研发的课题将再次提速,甚至于要实现弯道超车”。在王友初心里,积蓄着另外一个伟大的梦想。一个全新的计划逐渐生根发芽。
我们坚信,未来几年,王友初和他的团队,必将有石破惊天的新科技产品腾空出世!
AR虚拟智能眼镜
身为知名学者,兼负华中校友会物联网的负责人之一,如何传承、传播和弘扬科技生产力的精髓,成为王友初返母校讲座,赴全国各地讲学的重要使命。“讲真话、干真事,做好人,是我最想传达的思想”。行业自律、资源共享,让科技真正走进市场,是王友初期待华中校友会继续助推科研发展的心愿。
量子力学,将是未来科技的“触火点”。王友初敏感的嗅觉到其存在的科技价值:“这将是我们未来科研的重要课题”。又一个把科幻变成现实,把复杂变得简单的伟大梦想,即将扬帆起航…
对待工作的严谨,对待家庭的和美,对待人生的定义,王友初用“随遇而安”四个字概括。人总有很多“随遇”,要达到至高境界的“而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友初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便是工作与生活的润滑剂…”
责任编辑:
网址:【人物专访】王友初:天赋+勤奋=成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4138
相关内容
勤奋 汗水≠成功,会学 巧学=高效作文:勤奋+尽力而为=成功
校友专访
积极调适身心,塑造勤勉奋进的青春样貌
勤奋学习,节俭生活作文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焦点访谈丨了不起的匠人 个个有绝活!
创业者访谈报告(精选14篇)
新手关于猎人生活技能和天赋的选择 NGA玩家社区
对话“矿工诗人”陈年喜:走着,活着,写着|封面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