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活美学

发布时间:2024-11-07 05:01

说起“美学”,让一般人感觉有些高高在上。而“生活美学”,让“美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生活美学的脉络源远流长。

中国美学对“生活性”的重点关注其实是在近代才蓬勃兴起,现代“生活美学”已成为美学界的重要范畴。


但是,具有生活气息的美学传统其实早在春秋时期便初现端倪,并影响了后世的审美理念和众多艺术门类。正如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所说:“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人间的性格,是现世的性格”。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专注于现世的实实在在的生活,贵在当下。儒家文化因此铸就了中国审美的生活性、现实性的特点。这种生活性首先体现在对“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追求上。


儒家文化推崇内圣而外王。所谓“内圣”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修身养性;“外王”指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以个人修养为基础,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实现国家的有序治理。儒家文化的精髓关键在于修身,君子要依于仁、行于礼,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道家文化讲求顺应自然、自然无为,人要活得自由、逍遥、遵循内心。道家的美学理念与儒家重“礼”、“乐”不同,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美。尽管如此,浓厚的生活气息还是根植于道家审美之中。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老子本人很少谈论美,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子是一个美的否定者。相反,老子认为美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美就在简单的生活之中,因此无需多言。并且,美应该是一种简单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简单生活的理念在老子描述“小国寡民”时有所体现。

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源于自然的启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应该按照自然的方式生活。


以儒、道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极富生活色彩的艺术创作。

“源于生活”的传统艺术

美学专家刘悦笛认为“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来看,“生活美学”的深厚传统从未中断,“艺”与“术”的传统也是深深地植根于本土生活当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生活化、现实性的特质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的传统绘画透露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认为,与音乐主要受儒家文化影响不同,绘画受道家影响较多。


因此,传统绘画呈现出虚无缥缈的写意风格,但同时注重作品的精气神,因此绘画作品中蕴含着昂扬的生命气息。

这种精气神不仅指的是自然之道,更是艺术家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气质。

艺术家擅长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山峰、流水、老树、飞鸟等等意向无不从生活中就地取材,多是描写普通生活场景等生活性的内容。作品中表现的任何一个对象,都是一个“活”物,即使是枯木怪石,也要用艺术手法将它转化为“活”物,呈现出生命之美和精气神。


传统艺术中的其它门类如小说、戏剧、园林、饮食等,由于其雅俗共赏的特点,更加具有生活化的气息,兼有通俗性、实用性的特点。

在生活美学上的集大成者清代文学家李渔还著有《闲情偶寄》这一美学著作,书中的选姿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都围绕人的日常生活,讲述了如何在生活中得到闲适、愉悦,充满了生活性的审美和艺术体验。

“高于生活”的超越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们无不在作品中寄托精神追求,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天地。与西方宗教文化追求来世的幸福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现世今生。

“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祈,风乎舞樗,咏而归”,孔子的审美理念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然而,儒家思想绝不单单是一套世俗的伦理道德。在世俗礼仪之上,儒家审美观所追求的是内在精神的超越。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君子之为君子,在于对“仁”的追求和对道德修养的不断超越。这种审美观念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人格审美观,铸就了中华儿女注重道义的民族性格。

儒家注重内在精神、富有生活情调的审美观念,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欧洲的极简主义文化、日本的“断舍离”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之时,我们是否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借鉴传统审美观念中合理成分,形成一套适合于现代人自己的生活美学。


或许儒家的要求太过沉重,道家的蓝图太过理想,我们要做的是从中找到能够平衡现代文明生活的支点,为我们的生活减负添彩,提升我们生活和生命的品质。

小西沟文旅艺术小镇艺术生活区,

已预订开启,盛情邀约!


山西太原·小西沟

民宿客栈

特色小吃

中医药养生

文化创意

手工作坊

艺术交流

国学教育

小西沟·观云小镇——养生院落

咨询电话:0351—8306166

青竹凳

老酒杯

只等故人归

网址:【美学.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活美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844

相关内容

【生活美学】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在文化自信的时代,中国生活美学如何复兴?
论“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论文
绵延千年的中国生活美学
走向文明中国的“生活美学”——人民政协网
【美学生活】中国文人是怎么在书房中体现出他们的美学智慧的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饮食
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生活美学 青岛这场集体婚礼引领文明婚俗新风尚
【杜卫】简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