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行
中国著名哲学家李泽厚曾在《华夏美学》一书中,这么说到:
“美,在汉语词里总是那么动听,那么令人喜欢,姑娘们愿意人们说她美,中国的艺术家们、作家们也欣然接受对作品的这种赞美,更不用说美的自然环境、住所、服饰等。”

中国传统生活美学


美,不仅是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成为生活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生活美学的脉络源远流长。
随着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中国传统生活美学越来越被关注,从茶道、花道、香道到汉服复兴、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都积极融入生活美学的潮流中,并在实践、传播着中国传统美学观念。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传统生活美学?


01
左中括号儒家:不以物质来衡量生活之美左中括号孔子说: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的审美理念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他专注于现世的实实在在的生活,贵在当下。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君子之为君子,在于对“仁”的追求和对道德修养的不断超越。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外在的物质环境并不能左右生活乐趣,“安贫乐道”才是中国儒者的生活态度。
这样的态度表面上感觉与生活之美有点矛盾,因为美似乎都需要物质的支持,生活上的美好仿佛都需要物质上的丰富与精致为前提。
但实际上,“孔颜乐处”并非是超越现实生活,也不是非理性的行为,而是以“德”为基本出发点,无限趋于美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基本价值之一,不以物质来衡量生活之美。
02
左中括号道家:以艺术家的方式来生活左中括号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吾,吾知之濠上也。”
这段“鱼乐之辨”看上去与生活美学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个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告诉了我们,在道家的思想中,审美是压倒知识性碰撞的,以艺术家的方式来生活,这是庄子所传达的生活态度。
道家所说的道法自然,不仅是指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也是指人要具备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如果不了解这些,也就很难理解中国传统生活中的优美、舒适,如何取得造化与天然之间的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可否认由思想融入生活,再于生活反思于思想,这个互动的过程使得文化与生活,生活与审美水乳交融。
或许,中国传统生活美学就是这未断裂的传统中的精髓所在,一餐一食,日用常行,生活在继续,文化也在延续。
《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音频资源已上传至国家公共文化云,您可以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聆听精彩音频,赶快行动起来吧!

扫描或识别二维码
聆听精彩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国家公共文化云
网址:文化随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907
相关内容
年轻人健身:个性化、碎片化,随时随地“动起来”生活随笔作文(精选48篇)
文化分享
“小文创”让文化遗产“触手可及”
随心所欲的装修布局:个性化家居的实现之道
潮流文化生活展
论“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论文
文化中国行 | 德昂族酸茶:茶韵悠扬,生活甜美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
人民艺起评:“小文创”让文化遗产“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