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节俭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传统节日的礼节仪式及其美学内涵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传统生活美学#
试论节俭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郑湘
萍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所
湖
南
长
沙
B:88C
:
摘要
节俭作为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和适度的消费观念
要求个体消费行为以个
人收入水平和社会平均消费水平为
比
照
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适当节制个人的生活欲望。当前
我们提倡勤俭节约
有助于实现俭以养德
、
俭以防腐
、
俭以治国
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关键词
节俭
俭以养德
俭以防腐
俭以治
国
中图分类号
DEB
文献标识码
F
文章编号
:EG:HB9EI
=889
8:J88CEJ8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生
活水平不断
提
高
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
“
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
的传统观念已
逐
步
退
出
历
史
舞
台
消费至上
、
享受第一的思想观念渐渐粉墨登场
。
面对汹涌
而
至的消费浪潮
人们不禁纳闷
难道中国几千年来的节俭
美
德真的不堪一击吗难道
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就必然意
味
着奢侈浪费吗
我们有必要重新剖析节俭的基本内涵
分
析
其当代价值
以澄清人们的消
费观念
引导人们走出消费
误
区
。
果消费支出没有超出个人收入
那么即使其支出数额再大
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断定其为奢侈
。
反之
如果消费支出大
大
超出个人收入
那么即使其支
出数目再小
我们也不能美
其
名曰节俭
。
总之
节俭具有相对性
个人收入不同
俭奢评
判
的标准也不同。从一定意义上
说
收入高的人可以多消费
收入低的人应当少消费
这就
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量入为出
。
如果进一步分析
我们就会发
现
消费支出与个人收入水
平
相适应的消费行为是合理消费
。
合理消费有两种
一种是
消
费支出等于或略高于个人
收入的适中消费另一种是消
费
支出略低于个人收入的节俭消费
。
同样的道理
消费支出
与
个人收入水平不相适应的
消费行为是不合理消费。不合
理
消费也有两种表现形式
即吝啬和奢侈
。
吝啬意即消费支
出
大大低于个人收入
奢侈意即
消费支出大大高于个人收入
。
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可以将个
人收入减去消费支出
所得
余
额为负数的称为负消费
即通常所说的入不敷出。依此
类
推
余额为正数的谓之正消费
余额为零的谓之零消费。
由
此可见
吝啬与节俭都是正消费
不过
吝
啬
是
不
合
理
消
费
节俭则是合理消费。同理
零
消费属于适中消费
奢侈则
是
负消费
。
当然
这里的个人收
入是指个人总体收入
它既包括
现
期收入
又包括预期收入。因
此
超过现期收入的消费未
必
是奢侈
只要消费支出低于总
体收入
我们就没有理由视
之
为不合理消费。另外
这里的
个人收入指的是合法收入
而
不是非法收入
。
如果通过非法手段攫取财富用于消费
那
么
就没有任何合理性可言了
。
其次
节俭要求个人
消费行为符合社会平均消费水平
。
一
、
节俭的基本内
涵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千百年来
节俭这
个
古老的话题以其独特的魅
力广为人们所称道它在人类
历
史的漫漫长河中焕发出璀
璨的光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
历
史的进步
节俭的内涵也日趋
深化。我们今天提
倡的节俭
已不是颜
回
“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
《论
语
·
学而
》
的
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完
全等同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既
不
吝啬也不奢侈的简
单
“
中道
”
。
新型的节俭观立足于经济
和
伦理的双重维度
着眼于生产
和消费的互动关系
强调个
人
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它表
现为人们理性的生活态度和适
度
的消费观念要求人们的
消费行为以个人的收入水平和
社
会平均消费水平为比照
充分
合理地利用资源
适当节制
个
人的生活欲望
。
首先节俭要求
一定时期的个人消费支出略低于个
人
收入水平
。
我们衡量消费行为是否符合节俭的标准
不能
只
注重消
费支出的大小
而应当同时考虑收入水平的高低
。
如
收稿日期
=88=
—
:8
—
=C
作者简介
郑湘
萍
:IGC
—
女
湖南长沙人
湖南师范大
学
!
""
#
级硕士研究生
。
$
%
网址:试论节俭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52398
相关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观点]萧放: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中国传统服饰民俗的生态内涵及其当代继承
光明日报评论员:节俭养德与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
【杨楹】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
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启示。
试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现实价值
中秋节的时代价值
节俭和简约的生活总是受到智者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