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燃料充分燃烧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蜡烛燃烧的情况:【查阅资料】蜡烛燃烧时,生成的CO2与CO的浓度比越大,蜡烛燃烧
气体燃烧实验:如蜡烛燃烧,了解化学反应过程。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学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3 题号:13337426
使燃料充分燃烧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蜡烛燃烧的情况:
【查阅资料】蜡烛燃烧时,生成的 CO2与 CO 的浓度比越大,蜡烛燃烧越充分。
【进行实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所用传感器分别为 O2、CO2、CO 浓度传感器)
序号容器情况蜡烛位置O2起始浓度CO2与 CO 的
浓度比熄灭时 O2浓度1敞口
(模拟通风环境)如图 121%1205.1持续稳定燃烧,保持
在 20.4%左右不变2半敞口
(模拟有烟囱的环境)如图 121%1202.2持续稳定燃烧,保持
在 20.3%左右不变3密闭如图 121%223.7约 16%4密闭如图 221%255.6约 16%5密闭如图 321%270.6约 16%6密闭如图 322%344.9约 16%7密闭如图 323%X约 16%
【解释与结论】
(1)蜡烛燃烧时会生成 CO2和 CO,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
(2)检验蜡烛燃烧有 CO2生成,可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但乙同学认为此时石灰水混浊不一定能证明有 CO2产生,其理由是
;
(3)对比实验 2 和 3,蜡烛在
条件下燃烧更充分(填“半敞口”或“密闭”);
(4)对比
(填实验序号),可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蜡烛的位置越分散,燃烧越充分”;
(5)实验 5、6、7 的目的是
;
(6)X
344.9(填“>”、“=”或“<”);
【反思与评价】
(7)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蜡烛燃烧可以消耗尽密闭容器内氧气
b.蜡烛充分燃烧,可减少污染
c.实验 1 中氧气浓度基本不变,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燃料在氧气浓度较高的富氧空气中燃烧,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1/06/22 14:55:43 |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相似题推荐【推荐1】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混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混浊程度的因素。
【查阅资料】本实验条件下CO2气体的密度是2g/L。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1-11-21-31-4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2.01.51.00.5缓慢通入2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不明显明显非常明显明显实验2:利用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的浓度进行实验(注意:实验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2-12-22-32-4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2.01.51.00.5加入蒸馏水体积/mL0abc缓慢通入3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非常明显明显不明显。无现象【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的目的为
。
(3)实验2中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
。
A.0.5 0.5 0.5 B.0.5 1.0 1.5
C.1.0 1.5 2.0 D.1.0 2.0 3.0
(4)实验2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5)通过对比实验1-1和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混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
,理由是
___。
【推荐2】某实验小组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及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I.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每次都加入相同质量的大理石(足量)和25mL的稀盐酸,并记录收集到100mL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下表是实验的记录:
(1)实验②和④研究了某因素时实验速率的影响,则W=
1,分析数据可知
2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
(2)从实验①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3)为完成上述探究实验,需要用14.6%的盐酸(密度ρ=1.1g/mL)去配制7.3%的稀盐酸120g,需要量取14.6%的盐酸
mL(结果精确到0.1);
(4)为完成上述探究实验,从下图A-D装置中选出最适宜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6。
(5)实验小组使用排水法收集定量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该实验设计图;集气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7。
Ⅱ.CO2性质探究:
用如图1装置实验,测得三颈烧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6)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填“水”或“氢氧化钠溶液”),“bc”变化的原因是
9。
(7)对比曲线中“bc”段和“de”段,可证明
。
【推荐3】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 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①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②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成黑色
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
【提出问题】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
【查阅资料】
Ⅰ.氢氧化铜在室温下稳定,70 ℃~80 ℃时分解生成氧化铜。
Ⅱ.铜酸钠[Na2Cu(OH)4]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假设】
Ⅰ.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分解反应。
Ⅱ.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亮蓝色溶液。
甲同学认为猜想Ⅰ不成立,理由是
。
乙同学为验证猜想Ⅱ,进行了如下实验。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1号试管中现象为
。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1)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铜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丙同学推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网址:使燃料充分燃烧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蜡烛燃烧的情况:【查阅资料】蜡烛燃烧时,生成的CO2与CO的浓度比越大,蜡烛燃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54392
相关内容
“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垃圾焚烧锅炉的燃烧调整
香薰蜡烛自制是怎么做的 香薰蜡烛材料有哪些
在36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体积,且C(s)+O2(g)=CO(g)△H=-110.5kJ/mol;CO(g)+O2(g)=CO2(g)△H=-283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172.5kJ
在36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1/3,CO2占体积2/3,且C(s)+1/2O2(g)=CO(g)△H=-110.5kJ/molCO(g)+1/2O2(g)=CO2(g)△H=-283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1)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为CH4(g)+2O2(g)→CO2(g)+2H2O(l)△H=
个人护理品中新宠――香烛.doc
低碳生活,从燃气热水器的节能开始
燃气灶的清洁小技巧
热机效率 (1)热机的能量流图:如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由图可见,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2)定义: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3)公式:η=E有/Q放。式中,E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 燃烧,提高燃料的燃——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