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整理系列
观看'家庭教育基础理念'系列视频,理解教育目标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视频教程#
家庭生活整理系列 | 模块化管理,让我拥有了一个物资丰饶、井井有条的冰箱(内部篇)
2016
2021-8-23 13:57 原创 · 图片16
很多人一提起冰箱收纳,就会特别苦恼,因为只要稍微不注意,就会凌乱不堪,甚至像垃圾桶那样散发食物糜烂的恶臭味。
在上一篇冰箱改色文章(链接戳:家庭生活整理系列 | 巧手改造2k元冰箱,内外兼修更有高级感(外形篇))中,我提到目前家里的冰箱容量328L,因为我需要储存一周的肉菜,所以这个容量不算大,基本可以满足三口之家的使用。
而如何用好这个小冰箱,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1 巧妙分区 小冰箱也可以模块化
冰箱内部区域划分,就好像我们老师在教室里安排座位一样,每一种食材都有自己专属位置,这样打开冰箱才能一目了然,下厨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固定位置后,哪个位置空了,缺少哪个食材就显而易见,我们能够更方便掌握冰箱食材库存情况,能够及时补给。
目前大部分家用冰箱都可以分为两大区域:冷藏区和冷冻区,冷藏区多为开门柜体式,冷冻区多为抽屉式。
比如下面是我家冰箱冷藏区的模块分区图:

第一层的饮品面食区,主要存放饮料、酸奶、包子等食材。
第二层的烹饪配料区,主要存放葱、香菜、南姜末、萝卜干、蒜末等,当天备菜区是我根据家庭生活习惯设置的,由于我们会提前做一周备菜,其中像叉烧肉、蒜香排骨、鸡胸肉等都需要冷冻保存,等到要制作的前一天晚上才从冷冻区转移到冷藏区,所以我会把他们连同其他食材一起放在这个区域,这样下厨就把这个区域的食材直接端出来,也不用临时东凑西凑,这应该算是下班族高效备菜的一个生活小妙招吧~
第三层的青菜区,主要存放一周的蔬菜。对于绿叶菜,我会先把当中的坏叶子挑出来扔掉,其他的不清洗也不摘切,直接装进密封保鲜袋,并放入一张厨房纸巾,用于吸收水分,这样就算是周末买的菜,周五吃起来还是不错的。此外,我还在这一层增加了一个鸡蛋区,是一个下挂式抽屉盒,这样拿取比较便利。为了更便利,我还把一些鸡蛋放在冰箱门右边区域,这样只要打开一半的门就可以拿取。
第四层的水果区,是冰箱自带的抽屉,主要存放我们一周的水果。
冰箱门右边是巧克力区和已开封饮品区,主要存放黑巧克力、目前在喝的燕麦奶、饮料等。
冰箱门左边是腌制品区和调味料区,主要存放的是酸菜、沙拉酱、番茄酱、芥末酱等。
下面是我家冰箱冷冻区:

第一层抽屉主要是熟食区和面食区,存放的是土司面包、粽子、风干牛肉等。
第二层抽屉主要是生食区,存放的是各类肉类、鱼类、饺子、蛋挞等。
2 分类收纳 建立井井有条的模块化
将冰箱分区后,我使用了几个神器,将食材分类收纳。如今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打开冰箱,都是井井有条、拿取便利,治愈且高效。

菜市场店家都是用那种薄薄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装菜,如果直接丢进冰箱,不仅会东倒西歪,而且袋子没法完全密封,那些坏叶子还可能会散发异味。所以我们去批发市场买菜回家后,第一时间就会用厚实的大号密封保鲜袋,把青菜按照每一顿的分量装好。

为了避免密封袋东倒西歪,我还在青菜区使用了侧面镂空的收纳盒,将密封袋放入收纳盒,也更加整齐划一。
其他烹饪配料也是同样这样的组合模式,不过由于调味分量少,使用的是小号密封保鲜袋。
对了,这类保鲜袋我一般会循环使用多几次,每次用完就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后留待下次使用,相比一次性保鲜袋更环保些吧。

由于我把已经开封的调味料放在冰箱门,为了避免开关门的时候,瓶瓶罐罐之间出现互相碰撞,我用了透明分隔器,让每个调味料都有自己的专属位置,不会磕碰到其他瓶子,就算拿取了旁边的一个瓶子,其他瓶子也不会随之“卧倒”。
而像芥末瓶这类管状类、番茄酱这样小包类调味料,都是我们冰箱里塞进去就忘记的食材,我用了两款调料挂架来收纳它们。挂架正好有个卡槽,可以直接卡在冰箱侧门格子上,而且同样是透明的,存在感很低,又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到各类调料品。

冰箱自带的水果抽屉比较大,我用牛皮纸袋对它进行区域划分,这样水果放进去也可以按照类型分类,方便掌握存量。

说来好笑,你一定想不到我把饺子盒用在这个区域:当天备菜区。因为我会把冷冻区的食材转移到这个区域,那么冷冻的食材会在冷藏室里慢慢化冻,就会留下一滩水,而饺子盒底部自带凹凹凸凸的波浪纹,正好起到沥水功能。而且去除了盖子的饺子盒相当于托盘,我可以整个托出来制作当天的菜肴,特别方便。

这种下挂式抽屉盒主要用来收纳鸡蛋。之前我研究了很多鸡蛋收纳盒,都不尽如意。比如翻盖式的,每次拿鸡蛋都要两只手操作,一只打开盖子,一只手拿取鸡蛋,太麻烦了。后来发现这款抽屉式的,特别方便,拉开抽屉后就可以拿走鸡蛋,并关上抽屉,都可以单手操作。而且利用的是层板下方的垂直空间,丝毫不浪费,还可根据层板调节安装尺寸。

因为我们会买一周的肉菜,所以冷冻室都是满满的,看到这个是不是超有安全感,超满足~
但是如果从市场回来后,不做好食材预处理,直接丢进冷冻室,那可能最后牛肉羊肉猪肉都分不清,因为就是一坨。
这里分享我的预处理方法,将肉按照一顿的分量分装在冷冻保鲜盒内,这样每次食用就只要取出一个小盒子来解冻就可以,而不需要化冻后发现份量太多,又把吃剩的拿回去冰箱冷冻。事实上,反复解冻会让食材养分流失,而且会降低新鲜度。
我一共买过两种冷冻保鲜盒,第一种玻璃容器,好处是透明可视,密封性强,可以进洗碗机直接清洗,材料比较厚实,也带来了一个缺点是比较占地方,我那个小冰箱放几个玻璃收纳盒就差不多满了。现在我主要用来做需要提前装腌制的肉类,比如蒜香排骨、孜然牛肉粒、奥尔良鸡排等。

第二种收纳盒是塑料材质(PE+PP),用下来我更推荐这款,因为它盒子是白色,偏硬,而盖子是透明且软的,这一点很方便在冷冻的情况下打开盖子,如果盖子也是硬的,在冷冻之后根本打不开。这款收纳盒可以直接进微波炉,我还直接丢进洗碗机也没事。此外,盒子有4种规格大小,也给我们提供更多选择。最关键的是,这款盒子简直不能太便宜,最小号1.8元,最大号也才4元!

3 垂直竖放 将同类型食材模块化
之前有小伙伴问过我,为什么同样是300多L的冰箱,我装了一周食材却看起来不乱,而她家的冰箱,好像还没塞多少就容量告急?
其实主要是我将同类型的食材进行模块化管理,利用收纳盒、收纳袋将它们垂直纵向排列,而不是简单地把食材横向叠放摞起来,这样我一打开冰箱,就可以迅速找到我想要的物品,比如在冷藏区的葱、香菜等配料,或是牛奶饮料等,我都是将同品类的食材纵向排列在同一个收纳盒内,拉出收纳盒就好像拉出一个抽屉一样,充分利用冰箱内部空间。
再比如冷冻室是抽屉型,我不是随便把物品堆叠起来,而是按照人拉开抽屉的视线,将收纳盒全部竖向插入,再贴上标签,通过打造可视化的收纳体系,让每一个打开冷冻室的家人都能一目了然,迅速找到食材,而不是翻箱倒柜地寻找。


附:清单链接
按惯例再附上我的购买截图,但是还是想再啰嗦几句:
谨慎下单,注意尺寸,理智购物,自行比价。
因为我买的都是契合我自己家里收纳尺寸的东西,分享购物截图仅仅是方便大家比较,无脑下单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南橘北枳”的效果。
我更希望大家关注的不是购物截图,而是整理收纳的思路和过程。

写在最后
本来计划每一周都会更新一篇家庭生活整理,但是上周还是搁置了:

结果,上周连“每周手帖”和“汤圆家肴”都鸽了,捂脸~
其实每天,后台和私信里面也总是会出现很多小伙伴的善意“催更”,而我内心也确实有很多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东西,甚至我还有点害怕自己忘性渐大,不得不手写记录下来每一个灵光一闪的小巧思。但当我将其写成文字的时候,我又必须在头脑里构思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讲清楚每一个小细节,如何用图片辅助文字。
而持续输出干货的背后,是必须沉下心来看更多书、接收参考更多理念、更勤奋地观察和思考。这一点,又是一个填不完的坑,每次输出之后,我都能体会到把内心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的价值感,也有被掏空的空虚感。
Less is more,毕竟这个公众号也不为流量;虽慢也快,毕竟这个公众号不曾停下。接下来,可能更新的频率会更低,但依旧还是我笔写我心,只记录有灵魂的文字。
最后,感谢不离不弃的你们,感谢每一个“在看”“点赞”“转发”~
推荐阅读
网址:家庭生活整理系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54463
相关内容
居家生活护理系列ppt家庭生活整理
家庭实用养生保健指南 家庭生活品质宝典系列
家庭理财管理系统/家庭财务管理系统
家政系列(一)之《毛巾、袜子的收纳整理》
【“幸福家庭”系列讲座】职业女性情绪与压力管理
古槐街道:家庭整理收纳 “整”出美好生活
家庭整理
疗愈管理系列有哪些项目
【干货分享】生活中的整理——家庭整理师的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