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防霉去毒措施
米面发霉时应立即丢弃,以免产生有毒黄曲霉素 #生活技巧# #食物储存技巧# #米面存放技巧#
摘 要在食品卫生的污染因素中,生物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生物毒素毒性之首。
本文论述了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防霉去毒措施。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食品污染 防霉去毒
食品卫生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在食品卫生的污染因素中,生物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生物毒素毒性之首。
黄曲霉毒素的特性
1.黄曲霉毒素是同类多种毒素的统称。最主要的成分为黄曲霉毒素B1、B2、G1及G2四类。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黄曲霉毒素B1、B2发蓝色荧光,黄曲霉毒素G1、G2发绿色荧光,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
2.黄曲霉菌肉眼看来往往是绿色的,而黄曲霉毒素纯品却是无臭、无味、无色的结晶,耐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所以,食物一旦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能抵受一般的烹调过程,不易分解。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用5%次氯酸钠处理,可以使之完全破坏。
黄曲霉毒素的分布及产生
黄曲霉毒素是二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它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玉米中。大豆、稻谷、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最适宜的温度是28~32℃,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其检出率比较高。在各类粮油食品中,以花生、玉米及其制品的检出率较高,稻谷、大米次之,小麦、面粉、豆类及高粱等较低。
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植物性食品在栽培、收获、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可能被霉菌污染,霉菌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果动物长期食用含有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动物肝脏则会受到伤害,肝功能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黄曲霉毒素不仅能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而且会使牛奶中也含有黄曲霉毒素。
防霉去毒措施
1.防霉
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气温、湿度、氧气及粮食作物的含水量。如能控制其中之一,即可达到防霉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最有实际意义的做法是控制粮食作物水分。在收获脱粒后,迅速使其干燥,如能在2~4天内使稻谷含水量降到14%以下,玉米降至13%以下,花生降至9%以下,即可防霉。此外,在收获、储藏及运输过程中,应防雨淋或水浸,以免粮食发热霉变。同时,保持粮粒及花生外壳的完整,对防止霉菌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2.去毒
要保证粮油食品的安全,在预防为主的基础上,应加强食品卫生监测,限制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含量。GB2761-2005《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了黄曲霉毒素B1在各类食品中的限量,指标见表1:
表1
食品 限量(MLS)/(μg/kg)
玉米、花生及其制品 ≤ 20
大米、植物油(除玉米油、花生油)≤ 10
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 ≤ 5
婴幼儿配方食品 ≤ 5
1990年11月26日卫生部第8号令《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四条中规定:“利用含黄曲霉毒素超出允许量标准的粮食、油料及油品加工食品时,必须在工艺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毒性,产品符合标准后方可供食用”。所以,对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粮油食品,必须进行去毒处理。
以下便是几种简单去毒的方法,可以将轻度污染的粮食及其他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破坏或去除。
剔除霉变粮粒。适用于花生、玉米。因黄曲霉毒素主要集中在霉变的粮粒中,凡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变色、变质的花生米和玉米,都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
提高加工精度。适用于大米。稻谷受黄曲霉菌污染后,黄曲霉毒素主要集中在米糠层及大米表层,如果在稻谷加工时,尽量除去米糠层,提高大米精度,可降低大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水洗去毒。将污染上黄曲霉菌的大米用清水反复搓洗五六次,一直洗到水清时再煮饭,可除去大部分毒素。
脱胚去毒。适用于玉米。因黄曲霉毒素主要集中于玉米胚部。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浮选法,将玉米碾成1.5~4.5毫米的碎粒,加入3~4倍的清水,搅拌、轻搓,胚部碎片较轻容易上浮,将其捞出。如此反复3~4次,可除去部分毒素。二是碾轧法,即将玉米碾轧三次,去掉外皮及胚部。
加热去毒法。适用于食堂和家庭使用的植物油。即把当餐食用的植物油放入锅内,烧至冒烟,再加以当餐所需的食盐爆锅,然后炒菜食用,可除去油中大部分毒素。用高温炒花生或油炸花生米,都有一定去毒效果。用高压锅煮米饭,去毒效果比普通锅煮饭好。
植物油中的去毒。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植物油中,加入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搅拌后静置沉淀,取上层清油,毒素含量大为降低。
紫外线或太阳光照射。适用于粮粒及油脂。
中草药及芳香油熏蒸去毒法。用中药山苍子或山苍子胶丸均可,每百公斤粮食用十四五粒胶丸。其用法是先把胶丸剖开,放在小瓶中,用透气纱布扎住瓶口,然后连瓶埋入粮食缸中,盖上缸盖,让芳香油自然挥发,熏蒸粮食,可消除黄曲霉毒素。将山苍子野果或干果直接埋入粮食中,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粮油质量监督检测站)
网址: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防霉去毒措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57482
相关内容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防霉去毒措施如何去除常见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食品安全指南”系列|黄曲霉毒素容易“潜藏”在哪些食物中?一文了解
什么是黑曲霉?生活环境、致病性、防治策略与工业应用综述
女子吃霉变花生险丧命!真凶公布,它比砒霜还毒
食物防霉变 贮藏有技巧
墙上发霉的霉菌怎么去除
你家里有没有小霉点?这些防霉妙招请收!
卫生间防霉的措施有哪些?
卫生间里的防霉措施,你都知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