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发布时间:2024-11-20 17:08

健康生活讲堂:'运动锻炼对心肺健康的益处' #生活知识# #健康生活# #健康讲座#

健康医“声”:科学喂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2023-06-12 17:23:21

  很多家长对儿童健康饮食行为的认识是模糊的、片面的。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现象并存,超重和肥胖问题逐步显现,还存在偏食挑食、咀嚼能力差等不良饮食习惯。下面基于2-5岁儿童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以及饮食习惯培养规律,给予6条建议。

1、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膳食及餐次安排

膳食安排: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应由多样化食物构成,建议平均每天食物种类数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烹调油和调味品不计算在内。

餐次安排:学龄前儿童应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即三餐两点。两正餐之间间隔4~5小时,加餐与正餐之间间隔1.5~2小时,加餐分别安排在上、下午各一次,若晚餐较早时,可在睡前2小时安排一次加餐。要注意睡前30分钟内不要再吃零食。

2、培养专注进食和自主进食
培养学龄前儿童专注进食和自主进食能力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由于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受环境干扰。

进餐时应注意:①尽量定时定位就餐;②避免进餐同时有其他活动;③吃饭细嚼慢咽,但不拖延,在30分钟内完成;④让儿童自己使用筷子、匙进食。为儿童示范和辅导正确使用筷子,提供适宜的儿童专用餐具,积极引导儿童自己进食,并注意儿童饮食行为和就餐礼仪的培养。

3、避免挑食、偏食及过量进食

由于学龄前期儿童自主性的萌发,会对食物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喜好,出现一时性偏食和挑食,此时需要及时、适时地加以纠正。

①容许儿童自主选择食物。通过经常变换食物,通过味觉等感官刺激使儿童接受、习惯某些特殊的食物味道,减少儿童对某些熟悉食物产生偏爱,以免形成挑食、偏食。

②家长以身作则。家里成年人的饮食行为对儿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与孩子一起进餐,言传身教,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行为。

③对于儿童不喜欢吃的食物,可通过鼓励儿童反复尝试并及时表扬、变换烹调方式、改变食物形式或质地、食物份量以及更新盛放食物容器等方法加以改善。不应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措施,不强迫或诱导儿童进食。同时避免过度进食。

4、培养饮奶习惯、首选白开水、控制含糖饮料
奶及奶制品中钙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最佳食物来源。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饮用300- 500ml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以满足钙的需求。推荐选择液态奶、酸奶、奶酪等无添加糖的奶制品,限制乳饮料、奶油摄入。鼓励和督促儿童每日饮奶,从小养成天天饮奶的好习惯。

乳糖不耐受或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儿童空腹饮奶后会出现胃肠不适,如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解决:①饮奶前或同时进食固体食物如主食;②少量多次饮奶:③选择酸奶;④选用无乳糖奶或饮奶时加用乳糖酶。推荐2-3岁儿童不摄入添加糖,4-5岁儿童添加糖摄入量应控制在<5Og/d。

5、从小培养清淡口味

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2-3岁儿童<2g,4-5岁儿童小于3g。膳食烹调方面,以淡口味为宜,不应过咸、油腻和辛辣,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鸡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

6、鼓励进行身体活动

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应达到180分钟,每天户外活动至少120分钟,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累计时间不少于60分钟。适量做较高强度的运动和户外活动,包括:有氧运动(骑小自行车、轮滑、跳绳、快跑、游泳)、伸展运动、肌肉强化运动(攀架、健身球)、团体运动(跳舞、小型球类游戏)。鼓励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加儿童对运动的兴趣和喜爱,养成运动习惯。

  限制久坐和视频的时间,每天久坐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天累计视频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久坐和视频时间。

祝福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成长!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阜阳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小程序。

网址:健康讲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57809

相关内容

谷医堂中医讲堂与您同行:传承中医文化,共享健康生活
健康大讲堂第一讲|学会压力管理,守护心灵晴天
【健康讲堂】老年人饮食该如何调整?
科学运动 健康生活——武汉全民健身科学大讲堂点燃健身热情
洞头区首场运动促进健康科学健身大讲堂即将拉开序幕
银龄养生新时尚,健康生活新起点——长沙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健康大讲堂”开课啦
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一支部开展《健康科普大讲堂》宣讲活动
车主讲堂
健康讲座二:饮食误区与膳食健康
你知道如何科学减压吗?大讲堂带你探索心理健康的秘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