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镇关于做好健康社区(村)、单位、家庭创建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11-07 07:39

各村(居、场)、镇直各单位:

为充分贯彻落实全县乡村“三生”公共空间融合治理工作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健康村镇治理提升行动,深入推动“健康细胞”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创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创建标准

按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指标体系(2020版本)要求,健康社区(村)占辖区总数≧30%。每个健康社区(村)至少创建一个健康家庭,每个乡镇(街道)创建一个健康单位。具体创建标准参照《江苏省健康社区(村)标准》《江苏省健康单位标准》《江苏省健康家庭标准》,具体要求见附件。

二、申报与考核

健康社区(村)、单位、家庭创建工作每年开展一次,申报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申报单位各项工作指标应当基本达到省定标准,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其中,健康社区(村)的申报资格需为已命名1年以上的省卫生村。

拟创建单位对照创建标准,经自查达到70分以上的可组织申报,于5月底前向镇卫健中心提交书面申请(同时报电子表格一份,电子邮箱:shbcwsy@163.com),由卫健中心统一向县卫健局申报,县卫健局根据申报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过程性督导,9月底前对申报材料和创建工作进行综合评估,评估达到80分以上的组织县级评选并命名,达到90分以上的,向省市推荐申报,列为申报省级创建名单。

三、工作要求

持续开展健康社区(村)、家庭、单位等健康创建工作,是提高城乡社会卫生健康治理水平的有效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请各村(居、场)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结合各自实际,严把创建工作质量,做到各项硬件指标过硬,软件资料完备。

附件:1. 江苏省健康社区(村)标准

      2. 江苏省健康社区(村)评估表

      3. 健康社区(村)申报表

      4. 江苏省健康单位标准

      5. 健康单位申报表

      6. 江苏省健康家庭建设标准

      7. 健康家庭推荐表

                     泗洪县半城镇人民政府

2021年6月3日 

附件1

江苏省健康社区(村)标准

(适用社区和省卫生村)

一、健康管理

(一)建立组织网络。成立健康社区(村)建设领导小组或指定由职能相近的社区(村)其他领导机构负责健康社区(村)建设, 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进行调整。

(二)制定行动方案。健康社区(村)建设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当地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科学评估实施的效果。

二、健康环境

(一)开展环境整治。环境整洁,绿化美化,道路和街巷路面平整,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排乱倒等现象,村无焚烧秸秆现象。

(二)落实清扫保洁制度。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主次干道、街巷无暴露垃圾。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垃圾箱(筒)布局合理,数量足够,有门有盖,周围清洁。公共厕所达到三类以上(含三类)标准,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以上,使用管理规范。

(四)开展水环境治理。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村庄有达到标准要求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河道清洁,水面无漂浮物,岸坡整洁、无垃圾。

(五)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农业污染,企业“三废”排放符合要求。 

(六)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完善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定期开展除四害统一行动,毒饵廊、毒鼠盒、捕蝇笼等除害设施定时定点摆放,统一编号,“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七)营造无烟环境。开展无烟场所建设,社区室内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全面禁烟。

三、健康服务

(一)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达到优质服务示范标准。

(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组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深入社区(村)对居(村)民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每年为每户居民发放1种以上健康宣传材料或健康支持工具。

(三)加强人群健康管理。建立居(村)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规范开展自我管理活动。辖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慢病管理、重症精神病管理、妇女儿童健康管理等服务。

(四)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75%。健康档案与各项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有效衔接,充分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开展社区健康诊断,指导健康社区(村)建设相关决策。

(五)定期开展健康讲座。社区(村)有容纳不少于30人听课的健康教育活动室,提供5种及以上可供群众免费取阅的健康宣传材料,有视频播放设备,定期开展健康讲座。

(六)建立健康自助服务点。有专兼职人员进行指导管理,配有血压计、血糖仪、身高体重计、腰围尺、壁挂BMI尺、膳食宝塔挂图等设施,及控油、限盐等健康支持工具。

四、健康社会

(一)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社区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重视弱势群体,特困人群得到及时救助。

(二)开展养老服务。社区(村)内建有日间照料中心,利用多方资源为辖区老人提供短期托管、日间托养、供餐助餐、紧急呼叫、家庭保洁、代购代缴、理发陪伴等服务,组织开展文体娱乐、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等活动。

(三)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和服务。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活动。

(四)重视食品安全。社区(村)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守法经营,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五、健康文化

(一)倡导健康理念。每年组织开展系列以“建设健康社区(村)”为主题的健康活动,如健康知识宣传、健康知识竞赛、健康膳食设计比赛、健身比赛、健康家庭评选等,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破除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生活方式。

(二)开展志愿者服务。健全居民公约等社会规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序良俗。建有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

(三)建设健康支持环境。建有社区(村)健康步道或健康小游园,有室内外健身活动场所和设施,免费向居民开放。健康教育室、健康自助检测点等布置健康名言警句等健康文化氛围。

六、健康人群

(一)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居民养成日常健身锻炼的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得到提高。

(二)普及公民健康素养知识。开展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组织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三)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社区(村)居民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知晓率均在70%以上。

七、公众满意

社区(村)居民对健康社区(村)建设的满意率达90%以上。

附件2

江苏省健康村(社区)评估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一、健康管理(15分)

承诺倡导

4

1.居委会/行政村公开承诺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村(2分);

2.采取召开全体居民大、倡议书入户等形式,公开倡议社区内各单位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2分)。

协调机制

4

1.成立社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社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2分);

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2分)。 

规章制度

4

1.将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2分);

2.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改善社区环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居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困难家庭健康帮扶措施等(2分)。

专人负责

3

1.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工作,每季度接受一次专业培训(1分);

2.制定健康社区/健康村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并评估实施效果(1分);

3.档案资料齐全,定期整理(1分)。

二、健康环境(15分)

自然环境

9

1. 环境整洁,路面平整,普遍硬化(1分);

2. 无焚烧秸秆现象(1分);

3.垃圾箱数量质量满足需要,垃圾日产日清。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1分);

4.公共厕所达到三类以上(含三类)标准(1分);

5.使用卫生厕所家庭比例达到90%(1分);

6.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水质定期监测(1分);

7.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标(1分);

8.企业“三废”排放符合要求(1分);

9.“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1分)。 

无烟环境

6

1.辖区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一律禁止吸烟(2分);

2.社区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2分);

3.社区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2分)。

三、健康服务(20分)

基本服务

12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达到优质服务示范标准(2分);

2.社区内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至少5人(1分);

3.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每月至少开展1次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入户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每年为每户发放1种以上健康宣传活动或健康支持工具(1分);

4.成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并按规范开展活动(1分);

5.有健康教育活动室,可容纳至少30人听课;提供5种及以上宣传材料,有视频播放器(2分);

6.有健康自助监测点;有专兼职人员进行指导管理;配有血压计、血糖仪、体重计、腰围尺、壁挂BMI、膳食宝塔挂图等相应设施以及控油、限盐等健康支持工具(3分);

7.结合各类卫生主题宣传日,每年至少组织开展4次健康知识宣传活动(2分)。

人群管理

8

1.建立健全社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75%(2分);

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以上(2分);

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45%以上(1分);

4.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达65%以上(1分);

5.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65%以上(1分);

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5%以上(1分)。

四、健康社会(15分)

15

1.落实各项社保制度,社区居民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3分);

2.重视弱势群体,及时救助特困人群(3分);

3.利用多方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3分);

4.加强社区安全和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活动(3分);

5.重视食品安全,社区内食品生产单位守法经营,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3分)。                                           

五、健康文化(15分)

15

1.每年开展3次及以上主题健康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健康膳食设计比赛、健身比赛、健康家庭评选、健康演讲比赛、戒烟竞赛等(4分);

2.建立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4分);

3.有固定健身场所和健康步道,健身设备定期维护以保证正常使用并免费开放(4分);

4.有固定健康宣传栏、橱窗等健康教育窗口,宣传内容定期更换,每年不少于6期(3分)。

六、健康人群(10分)

10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3分);

2.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行为形成率达65%以上(4分);

3.居民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知晓率达70%以上(3分)。

七、公众满意(10分)

10

社区(村)居民对健康社区建设的满意度达90%以上。

附件3

健康社区(村)申报表

申报社区(全称)

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

地  址

电子邮箱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开展情况,1000字左右,可另附页。

负责人:

(公章)

年    月    日

乡镇(街道)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县爱卫办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4

江苏省健康单位标准

(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 

一、健康管理

(一)成立由单位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健康单位建设领导小组,由专兼职人员从事健康促进工作,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落实相关工作经费。

(二)建立健康单位管理制度,包括:职工体检制度、工间操制度、健身制度、无烟单位制度等。

(三)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有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激励机制,如健康职工评选活动、表彰奖励等。

(四)掌握单位职工健康状况和主要生活方式等基本情况,能根据体检结果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二、健康环境

(一)基础卫生设施完善,环境整洁、舒适、美化,硬化、净化程度高,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厕所清洁。

(二)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三)单位食堂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有相关许可证和卫生管理制度。

(四)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设置醒目的健康教育专栏,并做到至少每季度更换1次。在适宜场所(如大厅、电梯口,楼梯转角处、食堂)设置健康小贴士,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五)积极开展禁烟工作,符合无烟单位标准。

三、健康服务

(一)至少每2年为职工进行1次体检,掌握职工基本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基本情况,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健康指导。

(二)设立健康自助场所,为单位职工提供免费测量血压、体重、腰围等健康指标的设施。

(三)每年为职工至少开展2次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讲座,每次讲座有30%以上职工参与。为单位员工发放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与支持工具(控油壶、限盐罐、BMI尺、腰围尺、计步器等)。

(四)为职工提供健身的相关服务:

1. 提供健身的场地及设施,有经费支持职工到公共场所开展经常性健身活动。

2. 开展爬山、体育比赛、运动会等不同形式的群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开展2次。

3. 组建2个及以上的健身或运动团队,如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

(五)工会或是团委积极组织单位职工开展以下活动:

1. 每年至少组织1次健康膳食知识竞赛。

2. 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急救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并组建急救志愿者队伍。

四、健康文化

(一)单位文化活跃,内容丰富。发挥工会作用,沟通渠道畅通、有效,人际关系和谐。

(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或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三)积极倡导健康阅读,设立健康阅读角或阅读室。

(四)每年开展健康职工评选,树立健康典型。

五、效果评估

(一)职工通过“江苏省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测评结果正确率达85%以上。

(二)职工对单位健康促进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

(三)职工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

(四)职工吸烟率低于20%。

(五)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

(适用于企业)

一、健康管理

(一)成立由单位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健康单位建设领导小组,由专兼职人员从事健康促进工作,并建立以班组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单位考核,落实相关工作经费。

(二)健康单位要有促进职工健康的相关制度,如工间操、体检制度,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多样。

(三)在当地疾控中心指导下开展企业职工健康及职业卫生知信行基线调查,了解和掌握健康需求;根据基线调查结果,为企业提供改善员工健康的方案。

二、健康环境

(一)基础卫生设施完善,室内外环境整洁、优美,无卫生死角,生活垃圾、生产垃圾的储存运输和管理工作规范,符合卫生要求,无暴露垃圾,“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二)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三)生产性废水、废气、废渣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

(四)生产布局合理,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做到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作业场所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单位食堂食品加工场所、设施及人员配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有相关许可证,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效。

(六)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创建无烟单位活动。

三、健康服务

(一)在企业内职工相对集中的场所设置醒目的健康教育专栏,并做到至少每季度更换1次。在适宜场所(如电梯口,楼梯转角处、食堂)设置健康小贴士,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二)定期组织开展职业病、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及其危险因素防治知识、传染病(结核、肝炎、艾滋病等)防治知识、职业紧张与心理卫生知识培训。

(三)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层级的管理人员均须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培训率达100%。对新招收、应聘的职工和管理人员须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率达100%;企业每年应定期组织在岗职工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培训率达100%。

(四)企业职工能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等待遇,企业须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须在合同中载明本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五)至少每2年为全体职工进行1次体检,掌握职工基本健康状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按相关规定组织到具备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六)工会、团委等部门积极组织群体性健身活动;组建2个以上的健身或运动团队并开展活动;为单位职工发放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与支持工具(控油壶、限盐罐、BMI尺、腰围尺、计步器等)。

四、健康文化

(一)企业文化活跃,内容丰富,职工参与广泛,建有职工文化、阅览、娱乐、健身等活动场所,并有相应的设施设备。

(二)单位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有健身场地及设施,或有经费支持职工到公共场所开展健身活动。

(三)与职工沟通渠道畅通、有效,职工可以通过合适有效的途径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以维护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常年开展心理疏导或咨询活动,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管理者之间人际关系和谐。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加或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五、效果评估

(一)与劳动保护和卫生防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培训率≥90%,基本技能掌握率≥70%。

(二)职工通过“江苏省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测评结果正确率达85%以上。

(三)职工对企业健康促进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

(四)职工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

(五)职工吸烟率控制在20%以内。

(六)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

(适用于宾馆)

一、健康管理

(一)成立健康单位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落实。

(二)健康单位建设工作年度有计划、有部署、有培训、有自评、有总结。

(三)制定各种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实。

(四)已经建设为无烟单位。

(五)开展单位员工健康基线调查,了解和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和主要健康问题;根据基线调查结果需求,确定和实施重点干预项目,有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二、健康环境

(一)室内外环境、绿化美化,整洁美观,室内温度适宜。

(二)停车场地适宜,各种车辆停放整齐。

(三)室内摆放花木盆景及艺术品,有良好文化氛围,视觉效果好。

(四)垃圾分类收集,有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的废弃物容器,生活垃圾100%袋装。

(五)卫生间布局合理,一类标准,设施配套,设有残疾人专用厕所或厕位,卫生间排风装置符合卫生要求,无异味。

(六)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措施落实,密度达到国家标准。

(七)公共区域禁烟标志醒目,设有无吸烟客房或无烟楼层。

三、健康服务

(一)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建立齐全的职工健康档案。“五病”调离率及持证上岗率均达100%。

(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普及率达100%,具有处理突发事故和应急救护的能力。

(三)食品采购索证齐全,运输、储存、领用建立卫生制度,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严禁采购、加工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动植物。

(四)客房管理符合卫生要求。

(五)有专供宾客使用的健身房、游泳池、美发美容等健康娱乐设施,符合卫生标准。

四、健康文化

(一)有固定宣传阵地或大型电子屏幕,宣传健康知识。餐厅宣传科学文明饮食,引导合理膳食。

(二)学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员工健康素养水平。

(三)有线电视宾馆自由频道播放健康公益视频。客房常年摆放健康素养书籍。入住宾客签订不吸烟承诺书。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或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五、效果评估

(一)健康教育培训率≥90%,基本技能掌握率≥70%。

(二)职工通过“江苏省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测评结果正确率达85%以上。

(三)员工、宾客对健康宾馆建设满意率不低于85%。

(四)员工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

(五)员工吸烟率控制在20%。

(六)员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 

(适用于商场、超市)

一、健康管理

(一)成立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落实。

(二)建设工作年度有计划、有部署、有培训、有自评、有总结、有自评。

(三)制定各种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实。

(四)已经建设为无烟单位。

(五)开展单位员工健康基线调查,了解和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和主要健康问题;根据基线调查结果需求,确定和实施重点干预项目,有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二、健康环境

(一)为员工、消费者营造优美舒适的工作、购物、休闲环境。

(二)商品摆放有序,广告规范,禁烟标志醒目,无烟草广告。

(三)卫生设施齐全,厕所一类达标,免费对外开放,定期消毒,清洁无异味。

(四)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措施落实,密度达到国家标准。

(五)消防等安全设施齐全,性能完好。

(六)落实门前“三包”,保持周边环境整洁卫生。

三、健康服务

(一)按规定做好从业人员的体检和换证工作,建立齐全的职工健康档案。“五病”调离率及持证上岗率均达100%。

(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普及率达100%,具有处理突发事故和应急救护的能力。

(三)营业员优质服务,礼貌待客,举止文明。遵守职业道德,维护消费者权益。

(四)经营的食品、餐饮符合《食品安全法》标准。

(五)建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有活动记录和效果评价。

(六)建有健康讲堂,每年开展健康讲座不少于4场。

(七)建有母乳哺育室,免费对外开放。

四、健康文化

(一)在适宜场所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或电子显示屏,宣传健康知识。

(二)学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员工健康素养水平。

(三)运用企业文化传播健康理念,开展健康促进主题活动。

(四)促进员工心理健康,有心理疏导或咨询活动,企业内人际关系融洽。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或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五、效果评估

(一)员工健康教育培训率≥90%,基本技能掌握率≥70%。

(二)职工通过“江苏省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测评结果正确率达85%以上。

(三)员工、消费者对健康商场建设满意率不低于85%。

(四)员工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

(五)员工吸烟率控制在20%以内。

(六)员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

(适用于农贸市场)

一、健康管理

(一)成立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落实。

(二)建设工作年度有计划、有部署、有培训、有自评、有总结、有自评。

(三)制定各种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实。

(四)已经建设为无烟单位。

(五)开展单位员工健康基线调查,了解和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和主要健康问题;根据基线调查结果需求,确定和实施重点干预项目,有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二、健康环境

(一)市场面积适当,设施完备先进,货物进出方便,停车场地足够。

(二)地面平整防滑,排水系统良好,地面无积水,沟槽清洁。

(三)垃圾容器足够,垃圾日产日清,容器加盖外体清洁,垃圾袋装收集。

(四)厕所设置合理,无异味,有洗手和照明设备,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

(五)通风换气良好,场内光照明亮,保暖降温设施良好。

(六)摊位布局合理,无场外设摊。

(七)货物堆放整齐,无杂物乱堆乱放。

(八)病媒生物防制规范,密度达标。

(九)活禽经营区,相对独立,与其他经营区域隔开。并配有通风、排水及垃圾收集设施。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无异味、臭味。

 三、健康服务

(一)食品经营者每年体检,培训,持证上岗。

(二)礼貌待客,文明经营,不欺行霸市,哄抬物价。

(三)划行归市,上柜供应,分类设摊,标志明显。

(四)亮证经营,明码标价,让顾客明白消费。

(五)公平交易,货真价实,制止有毒、有害及国家明令保护的动植物商品上市。

(六)承诺商品质量,不以次充好,不经营假冒伪劣商品。

(七)推广绿色食品,提供放心商品。

(八)食品定点经营,符合卫生要求,不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四、健康文化

(一) 有固定宣传阵地或大型电子屏幕,宣传健康知识。

(二)学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员工健康素养水平。

(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加或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五、效果评估

(一)健康教育培训率≥90%,基本技能掌握率≥70%。

(二)通过“江苏省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测评结果正确率达85%以上。

(三)员工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

(四)员工吸烟率控制在20%以内。

(五)员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

附件5

健康单位申报表

申报单位(全称)

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

地  址

电子邮箱

创建健康单位工作开展情况,1000字左右,可另附页。

负责人:

(公章)

年    月    日

申报单位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县爱卫办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6

江苏省健康家庭建设标准

一、家庭环境 

(一)家庭房前房后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绿化环保,空气新鲜,安祥幽静。 

(二)家庭厕所清洁卫生。 

(三)家庭房屋通风良好,居室布置科学合理,家具、物品摆放整洁协调,无蛛网、落尘。

(四)垃圾袋装定点投放。

(五)无违章饲养禽畜、宠物。

二、家庭氛围

(一)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信互谅、互帮互助。 

(二)家庭成员拥有健康的人格、心态、体魄。 

(三)邻里团结、互助互爱,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关爱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生活习惯

(一)家庭成员的洗漱用具要做到一人一刷一巾二盆。洗脸、洗脚盆分开。

(二)冰箱内食品生熟分开,砧板菜刀生熟分开。

(三)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晒被褥;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

(四)家庭成员不吸烟、劝说吸烟人员戒烟。

(五)积极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经常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参加锻炼。

四、健康保障

(一)健康家庭成员应基本掌握常见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备有家庭保健药箱,定期体检,并保存好体检表。

(二)家庭成员无重大疾病,或有慢性疾病通过积极保健得到有效控制。

(三)家庭成员具有医疗保障(含商业保险、合作医疗、居民医保)。

(四)每个家庭有两种以上的健康宣传资料或书籍。

五、效果评估

家庭成员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80%,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形成率≥70%。

附件7

健康家庭推荐表

户主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

程度

家庭住址

联系

电话

工作单位

职务

家庭成员情况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对照健康家庭评分标准自评情况

扣分

扣分点

第1条

第2条

第3条

第4条

第5条

计分

健康活动开展情况

乡镇(街道)审核意见

县爱卫会审核意见

网址:半城镇关于做好健康社区(村)、单位、家庭创建工作的通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5815

相关内容

【部门征集】关于征求《洛河镇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西秀区马槽社区服务中心 关于印发《2022年健康促进社区建设工作 方案》的通知
磐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磐安县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开展“健康家庭”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于加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关于关注全民心理健康的建议
区政府关于印发《海陵区妇女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海陵区儿童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关于2021年里旺村老年协会工作会议====湖南攸县里旺村
台州市积极破解城镇居家养老难题 助力美丽城镇生活美
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