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读物,朱光潜的美学入门必读书。)》
《生活的艺术与美学》- 美学家朱光潜的美学哲学解读。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书籍#
序································1
开场话······························1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1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11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序</span>································1</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开场话</span>······························1</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一</span>.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p> <p>——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二</span>.“当局者迷,旁观者清”</p> <p>——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1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三</span>.“子非鱼,安知鱼之乐?”</p> <p>——宇宙的人情化 ······················2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四</span>.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p> <p>——美感与快感 ·······················3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五</span>.“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p> <p>——美感与联想 ···················��···39</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六</span>.“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p> <p>——考证、批评与欣赏 ····················4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七</span>.“情人眼底出西施”</p> <p>——美与自然 ························57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八</span>.“依样画葫芦”</p> <p>——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6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九</span>.“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p> <p>——艺术与游戏 ······················7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十</span>.空中楼阁</p> <p>——创造的想象 ······················8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十一</span>.“超以象外,得其环中”</p> <p>——创造与情感 ······················9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十二</span>.“从心所欲,不逾矩”</p> <p>——创造与格律 ······················10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十三</span>.“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p> <p>——创造与摹仿 ······················11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十四</span>.“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p> <p>——天才与灵感 ·······················12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十五</span>.“慢慢走,欣赏啊!”</p> <p>——人生的艺术化 ······················137</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致谢</span>·······························148</p> <p> </p> <p><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附录</span>.近代实验美学</b><b> </b></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作品,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成。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杂拌儿” ——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应有尽有,而这种知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够张罗的。<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作品,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成。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span>“杂拌儿” ——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应有尽有,而这种知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够张罗的。</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从这种凌乱的知识里,得不着清清楚楚的美感观念。徘徊于美感与快感之间,考据批评与欣赏之间,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常时自己冲突,自己烦恼,而不知道怎样去解那连环。又如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就像是难分难解的一对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乱坠的话。你有时乐意听这一套的,有时乐意听那一套的,好教你左右做人难!还有近年来习用的</span>“主观的”“客观的”两个名字,也不只一回“缠夹二先生”。因此许多青年腻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着一条道理,“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是“以不了了之”,究竟“谈”不出什么来。留心文艺的青年,除这等难处外,怕更有一个切身的问题等着解决的。新文化是“外国的影响”,自然不错;但说一般青年不留余地地鄙弃旧的文学艺术,却非真理。他们觉得单是旧的“注”“话”“评”“品”等不够透彻,必须放在新的光里看才行。但他们的力量不够应用新知识到旧材料上去,于是只好搁浅,并非他们愿意如此。</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这部小书便是帮助你走出这些迷路的。它让你将那些杂牌军队改编为正式军队;裁汰冗弱,补充械弹,所谓</span>“兵在精而不在多”。其次指给你一些简截不绕弯的道路让你走上前去,不至于彷徨在大野里,也不至于彷徨在牛角尖里。其次它告诉你怎样在咱们的旧环境中应用新战术;它自然只能给你一两个例子看,让你可以举一反三。它矫正你的错误,针砭你的缺失,鼓励你走向前去。作者是你的熟人,他曾写给你十二封信;他的态度的亲切和谈话的风趣,你是不会忘记的。在这书里他的希望是很大的,他说:</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章)</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这却不是大而无当、远不可及的例话;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里,</span>“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第九章)“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尽的。……诗是生命的表现。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啻说生命已到了末日。”(第十一章)这便是“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第九章);是精粹的理解,同时结结实实地鼓励你。</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孟实先生还写了一部大书</span>——《文艺心理学》。但这本小册子并非节略;它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的例子;这是孟实先生自己*重要的理论。他分人生为广狭两义:艺术虽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与“整个人生”却并无隔阂;“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 ”他说:“生活上的艺术家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看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看出他的豁达。”又引西方哲人之说:“至高的美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以为这“还是一种美”。又说:“一切哲学系统也都只能当作艺术作品去看。”又说:“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体了。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朱自清,一九三二年四月,伦敦。</span> </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开场话
朋友:
从写《十二封信》给你之后,我已经歇三年没有和你通消息了。你也许怪我疏懒,也许忘记几年前的一位老友了,但是我仍是时时挂念你。在这几年之内,国内经过许多不幸的事变,刺耳痛心的新闻不断地传到我这里来。听说我的青年朋友之中,有些人已遭惨死,有些人已因天灾人祸而废学,有些人已经拥有高官厚禄或是正在“忙”高官厚禄。这些消息使我比听到日本出兵东三省和轰炸淞沪时更伤心。在这种时候,我总是提心吊胆地念着你。你还是在惨死者之列呢?还是已经由党而官、奔走于大人先生之门而洋洋自得呢?
在这些提心吊胆的时候,我常想写点什么寄慰你。我本有许多话要说而终于缄默到现在者,也并非完全由于疏懒。在我的脑际盘旋的实际问题都很复杂错乱,它们所引起的感想也因而复杂错乱。现在青年不应该再有复杂错乱的心境了。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宝饭而是一帖清凉散。想来想去,我决定来和你谈美。
谈美!这话太突如其来了!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年头,我还有心肝来“谈风月”么?是的,我现在谈美,正因为时机实在是太紧迫了。朋友,你知道,我是一个旧时代的人,流落在这纷坛扰攘的新时代里面,虽然也出过一番力来领略新时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许多旧时代的信仰。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已*不容易协调,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话就说尽了——“俗不可耐”。
网址:朱光潜《谈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读物,朱光潜的美学入门必读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0406
相关内容
朱光潜:不刻意为之的生活美学课外阅读的秘密
《地理学与生活》pdf[美] 阿瑟·格蒂斯 / [美] 朱迪丝·格蒂斯
生活与美学读后感7篇汇总
通俗易懂的哲学书籍推荐
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制定的基本依据及地位作用
沈从文生活美学
【杜卫】简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
写给潜水入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