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春 国家图书馆修复百件西夏文献

发布时间:2024-11-20 19:59

数字图书馆如Internet Archive保存历史文献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学术阅读资源#


妙手回春 国家图书馆修复百件西夏文献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09:43 新华网  《大方广佛华严经》为早期活字印刷实物,十分罕见。(记者 欧阳晓菲 摄)

  昨天,经过国家图书馆专家“妙手回春”的繁复劳动,近千年前的120多册(件)西夏文献告别了残破面目,被完整修复。此次修复工程历时一年,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对西夏文献进行修复。令善本修复专家更为欣喜的是在修复过程中有两项新发现。

  据了解,在进行纸张纤维检测时,专家发现了用竹纸印刷的西夏文献,这是国内首次发现这一时期的实物资料,说明西夏时期已经开始采用竹纸印刷。另外,在修复中还发现了一张用来裱糊封皮的卖粮账残片和贷粮账残片,上面记录了售粮日期、人名、粮食品种和价钱,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每斗糜(méi,又叫黍,俗称黄米)价150-200钱,这是直接反映西夏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这两项发现让专家们兴奋不已。

  昨天,记者在国家图书馆展厅内看到,十余册(件)修复完毕的西夏文献已陈列于展柜中等待开展。这批西夏文献来自1917年宁夏灵武县的考古发现,在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时代就已入藏,是目前我国数量最大的一批西夏文献。其余一些文献已散落于当地或流散到国外。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修复组组长张平告诉记者,此次修复工程2003年初开始,在进行充分论证后,由善本特藏修复组的9位专家共同劳动。修复中动用了各种现代化的精密设备。由于西夏文字早已失传,国图又请来西夏学专家作为“外援”。在这批总计17种120余卷的文献中,既有西夏时期的,也有蒙古、元代的文献,版本价值非常高。其中不乏海内外的版本,特别是采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为研究活字印刷术提供了样本。又如《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中的版画《西夏译经图》,是国内仅存的一幅译经图孤本。张平认为:“这些西夏文献从价值上来讲应属‘一级文物’。”(记者王秋实实习生容丽)(来源:京华时报))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春季房展惊喜无限 金手指颁奖大典紧急招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推荐】【大 中 小字】【打印】【关闭】
   

网址:妙手回春 国家图书馆修复百件西夏文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0549

相关内容

古籍修复师“妙手回春”让古籍书册重获新生
妙手回春—文物修复巧体验(考古之旅第三站)
揭秘古籍修复方法 讲述装帧艺术之美——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现场展示妙手“医术”
在图书馆修补图书,我一生的巅峰
这六件被修复的钟表文物, 试图用时间技艺来探讨“有界之外”
四川古籍修复大师袁东珏:妙手复活宋版《茶经》
文物艺术品修复师 妙手匠心“复活”名作
西安古建修缮,文物修复,老物件修复,修旧如旧,留住乡愁!
探访古籍修复师:用匠心“医治”古籍 在残卷中“复活”文明记忆
打扫图书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12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