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互联网+社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升了居民生活便利性。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互联网+#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2024年11月20日 17: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以前电动车充电很不方便,现在小区里安装了智慧充电桩,车没电了随时能充,而且避免了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真是既方便又安全。”近日,鹤壁市鹤山区中山路街道建安社区居民王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智慧充电桩、监控摄像头、智慧灯杆、智能垃圾分类箱……一个个智能化设备将社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股股文明新风。“以前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现在小区有了智能垃圾分类箱,分类投放垃圾就能获得积分,可以兑换垃圾袋、饮料等奖品,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鹤山区惠民二区居民孙女士对此赞不绝口。
鹤壁市鹤山区紫薇花城公园搭建了全省首个“智慧座椅”,以此为依托构建起了集充电、照明、音乐播放等功能于一体的居民休息区,为居民休闲游览提供贴心便利服务。
近年来,鹤壁市鹤山区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提升。高质量谋划3个智慧小区,对小区停车位进行智慧化改造,并构建智慧社区感知网络,重点建设鹤山智慧社区云和社区边缘云、鹤山智慧社区大数据平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长安天网、雪亮工程也将不断升级和完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控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和识别,可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治安防控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马飞)
(责任编辑 :傅云鹏)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0828
相关内容
智慧社区 便民惠民智慧社区系统让居民的生活更安全更便利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让居民生活更便利
社区智能便民应急箱为智慧社区带来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的生活服务
智慧社区,守护居民幸福生活
智慧社区平台:构建居民智能生活的新生态
加快建设城市便民生活圈
构建未来生活:智慧社区建设方案
科技赋能智慧新人居 中国电信推进智慧家庭与智慧社区融通互促
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