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四个加强”持续发力普惠金融

发布时间:2024-11-20 22:12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金融#

  今年6月20日,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出席2024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八:建设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并发表演讲。


  演讲实录:

  建设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扎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是金融机构重大工作任务,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加力。

  在监管支持和同业共同努力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较好成效。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数据,中国受访者的账户拥有率、数字支付使用率、借贷参与率等多项普惠金融指标增长明显,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今年一季度,上海全市普惠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

  交通银行近年来也持续发力。近三年,交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平均增幅超31%,涉农贷款余额、用于服务日常生活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平均增长更快。近些年,广大居民的理财产品需求也很旺盛,交行零售AUM持续增长近10%。做好普惠金融,交行重点通过四个“加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第一,加强数据赋能,提高融资可得性。做好普惠金融,数字化是关键。在过去的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较为注重抵押担保,而普惠客户往往缺乏满足条件的押品。要突破这个难题,重要的是整合内外部信息,对客户开展多维度评价,以客户的经营行为、信用数据为基础进行精准画像,主动授信。交行在上海推出“智慧知产贷”,精准聚焦科创小微企业,将研发水平、知识产权、人才等非财务要素纳入考量,更加符合科创客群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额度满足其初创期需求。交行还与大数据中心对接,对科技型企业实施主动授信,在两部委六个清单包含的科创企业中,交行在上海已对其中的1.4万户进行了主动授信,授信额度超400亿元。

  第二,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提高融资便捷性。交行通过加强动态人脸识别和远程音视频技术应用,同时扩大与不动产登记机构抵押、知识产权机构确权等直联范围,强化线上服务功能。针对少量必要的线下环节,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效率。比如,在吉林省创新推出“红本贷”,通过与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公司数据对接,把土地经营权证,也就是“红本”,作为增信手段,实现了农户从申请、审批、提款到还款的全线上办理,户均仅需20分钟。目前该产品已服务农户超5000户,贷款金额超4亿元。

  第三,加强产品供给,提高居民收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交行持续加大低起点、中低风险、形态简单的基金、理财及小额保险等普惠型财富管理产品供应,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目前,交行服务个人客户的AUM值已超过5万亿元。

  第四,加强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的服务。交行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打造“交银科创”服务品牌。近期开展的一个重点工作是通过和地方数据部门对接,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批量“主动授信”,使得客户经理能像“快递小哥”一样,让客户进行简单“扫码”,即可获知预授权额度,而且能够简洁快速地办理接下来的授信融资。(以上图均由交通银行提供)

(责任编辑:谭梦桐)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网址:聚焦|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四个加强”持续发力普惠金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2476

相关内容

江苏苏宁银行黄金老: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信银理财践行金融为民责任担当
光大银行重庆分行:深耕普惠金融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四大财富主线 民生加银金融优选火热发行中
专家观点|董希淼:银行场景金融不只是场景金融。
交通银行助力“五五购物节” “约惠上海,交行有礼”主题系列活动盛大启动
绿色供应链金融迸发活力 将持续为行业“输血”
银行理财如何精准践行普惠金融,助力民众生活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做深做精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济南市加快推进“强新优富美高”强省会建设
聚焦数字金融赋能 “建行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