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生活指南》:费希特的精神现象学
2023-08-30 15:13:36 已编辑 浙江
一
极乐生活是一种“善”的生活,神为其背书,因为神是善的事物的原因,而非一切事物的原因。只要是生活,那就必然是极乐,因为生活就是极乐。(生活在这儿亦可被把握为“本真生活”。)陷入非存在的生存状态就不是生活了,它和极乐截然相反,生活是人这一存在者的是态的本质显现,这一显现需要人在和无限宇宙交互中达成对永恒的回溯性复归。如上所述之过程,在费希特看来便是“爱”。
爱将自我分割成两份,我们由是可直观自我,而且这种直观并非冰冷的审视,它还有联结的效用。爱让人能够自爱,能够自我享受;爱构成个体生活之根据,个人尊严之根据。“所以很显然,生活、爱与极乐是绝对同一的”。
二
区别本真生活和虚假生活,关键是对存在之把握。费希特率先对形而上的存在开火,认为这是用僵死观看的扼杀性目光把真理世界封锁在视野之外,死亡就蕴含其中,因为此时人目力所及之物定会消亡。死亡和非存在威胁我们的生活,它们让虚假生活成为虚假生活,虚假生活的根据是非存在。虚假生活——虚无的在场——给生活附加不能自在自为存在的东西,依靠自身注定要消亡的东西。
对虚假生活的反驳引导我们走向本真生活的第一个命题:存在是自在自为-是是是-自由。那么,第二个命题呼之欲出:本真生活-是-爱-太一。所以,本真生活的一切都和天主有关。
三
揭蔽本真生活之形式因非常重要。我们究竟以何种形式达乎本真生活状态呢?费希特认为,是思想。永恒的东西只能通过思想来把握,并且它作为永恒的东西,是我们无法通过别的途径达到的。这个太一,即不变的东西被理解为我们自己与世界的根据。作为根据,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它完全在场或具体存在,而不停留于非存在;另一方面,它的本质只有通过思维才可从内部被把握,这就需要理解爱,作为一种对自我的直观、反思。所以,本真生活就在于运思,即体察我们与世界的关联,这种体察从存在中产生。本真地生活,意味着本真地思考,意味着认识真理。
普通的思维方式没有把人的生命设置到思维中,人不会意识到自己处于无限的普遍性中。它很低级,因为它是对外在对象的思维,以感性知觉为客体。高级思维(本真思维)不满足于感性知觉,它会思考规律-必然性-存在,即从自身中生长出纯粹精神的客体:自我-直观-存在,这还是费希特曾经的粉丝谢林所认为的哲学起源。
费希特对存在的表述和黑格尔一样。他也认为存在是无预设的,是无法被规定的自由,世界就这样在了,不过他没有借助笛卡尔的怀疑剃刀来纯化存在,而是站在了“神圣奥秘”的天主教角度。
四
至此终抵存在的山脚,为欣赏山巅美景,我们还需努力攀登,去接受存在的启示,让自身达到一种存在之在场,把自我-直观-存在扬弃为存在的自我直观。
首先,我们要明确存在和存在的在场有明显区别,存在的在场归根结底是一种存在的图像。“墙是在的”这一命题,“在”这个谓词显然不是墙本身,墙本身也没有冒充墙的在场,而是通过思维/意识这一中介,把自己的存在和作为存在者的在场分离出来。在场是存在的一种外在图像,是它在它的存在之外的存在。诺瓦利斯在《费希特研究》中也对在场做出规定:“外在于存在必定不是真正的存在,一种外在于存在的非真正存在是一种图像。因此,每一种外在于存在必定是在存在之中的存在之图像”。
这种图像,是可以被我们的思维把握的,因为它也是主体对于存在的意识。一方面,有了主体意识才能区分出存在和在场,即主体意识是在场的根据,是存在图像大全。另一方面,主体对自己意识本身的反思不仅让主体明白正是自己催生出在场,而且让主体能游离出在场之集合并居间于存在和在场之间(因为意识到在场和存在的不同,完成了新的飞跃),成为区分、联系存在-在场的中介。主体通过运思揭弊在场是存在的图像,同时也能区别二者的不同,主体从此肩负起“成像”、“根据”和“联分”的三重任务。
那么,存在的在场只能以存在的意识这种形式存在吗?换言之,存在的意识本身是存在的绝对在场吗?答案是肯定的。存在永远是存在,绝不能与在场相混淆。存在蕴含主体意识,这种意识也会出现于在场,这是主体性三重任务的发挥。更明确地说,主体-在场可以自己规定自己,也清楚有一个与自己相对的绝对存在也在规定自己,此时绝对存在向主体显现,显现的方式就是在场,主体作为在场,也是绝对存在显现产生的,是“绝对存在-显现-主体-在场”,知晓这一点的主体真正收获了主体性——存在-主体-在场。主体通过运思才能理解存在和在场的区别,他产生了在场,同时存在也向他显现,然后主体明白了自己正是存在显现产生的在场。所以这种主体性作为丰富后的主体对于存在的意识,是存在的绝对在场。
五
费希特老人家撰写《极乐生活指南》的根本目的还是卫教,内容敏感不写了,看图片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愚人船炮手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
网址:《极乐生活指南》:费希特的精神现象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345
相关内容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新书:《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的发展与现代设计
《创造你的最佳生活:终极生活指南》
大学生生活费指南!|12355开学季小贴士⑭
大学生活指南手册.docx
背包游俄罗斯终极指南 – Hostelworld Travel Blog
小镇生活指南
这是一份给“倒霉生活”的指南
独特的东方美学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