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圆了群众“安居梦”
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生活常识# #家庭常识# #老年照护#
本报记者柳祥宝
幸福,对于家住临海古城街道巾山小区的罗喜萍来说,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住得舒服,环境宜居、氛围和谐、生活舒心。
我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一场城镇老旧小区三年改造计划迅速在全市落地。完善的基础设施、整洁的居住环境、配套的社区服务、长效的管理机制、特色的小区文化、和谐的邻里关系,正在走进生活。
寒潮来袭,气温陡然下降。上月30日下午,阳光明媚,65岁的罗喜萍趁着外孙睡觉的空隙,到公园跟朋友聊聊天。
公园不大,就在小区里面,叫“和畅园”,周边绿树环绕,凉亭、文化长廊坐落其中。小区的老人们喜欢在这里聊天、打牌、健身。但在以前,这里是个杂乱的空地,居民都绕道走,公共设施更无从谈起。
“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我跟老伴商量好了,就在这养老了,哪也不去。”作为小区最早的一批住户,这里一草一木的变化,罗喜萍都看在眼里。
1998年,罗喜萍一家搬进交付不久的巾山小区。当时,小区前面的台州府路还停留在规划图纸上,外面是一片橘林,配套设施寥寥无几。即便这样,一家人还是兴奋不已,“三四十平方米的老房子换到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整个家都宽敞了。后来陆续添置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小日子就更舒服了。”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巾山小区存在的问题开始显露。“乱停车、绿化带无人打理、卫生清洁没人做。一些住户买了鸡鸭等家禽,在小区里放养。”小区面对的困境让罗喜萍既心疼又无能为力。
十几年来,小区经历过多次改造提升。最近较大的一次改造是在2019年9月,涉及住户650户、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雨污分流,臭味散了;三线入地,“蜘蛛网”不见了;增设路灯监控,心里更安稳了……小区“颜值”在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也在上升。
罗喜萍的女婿不止一次提过,希望老人搬到云水山庄一起住,平时也好有个照应。罗喜萍和老伴住了半个月就跑回来。除了长久的生活习惯外,罗喜萍心里还有一个原因,小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更适合老年人生活。
“和畅园”里健身器材、休闲桌椅等公共设施齐备,大家可以聊天打牌,兴致来了跟着戏迷唱几句;新开辟的停车位让子女节假日回家,不用再为找车位犯难;小区门口的古城中心幼儿园,让孙辈的接送变得更方便。(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社区正在探索居家养老服务。附近的鹿城社区建起了‘温暖之家’,提供24小时托养照护、康复理疗、洗浴助浴、就餐等服务,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据人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黄彬彬介绍,巾山小区常住人口近1.1万人,其中超过1/3是老年人,这个比例还在逐年增加。社区服务将更加努力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让老人安度晚年。
临近傍晚,罗喜萍起身和朋友打了声招呼,准备回家做饭。抬头看到小公园里的两棵樟树,她笑了,“这还是公园改造后,我和健身队十几个人一起种的,现在枝繁叶茂,是夏天乘凉的好地方。”
数据链接:幸福城市,宜居台州,是实打实干出来的。2019年,全市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5个,2020年改造数量30个以上。城镇棚户区改造、城镇公租房保障力度再加大,累计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含货币化安置)8.06万套、基本建成4.45万套、竣工3.62万套、交付3.09万套。目前,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到23.75%,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指标要求。在农村,农民住房状况也在逐步改善,到202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治理改造15202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治理改造4582户。
网址: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圆了群众“安居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4360
相关内容
如何选择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哪些特征?议“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
如何选择舒适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哪些要素?
如何选择舒适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包含哪些要素?
如何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如何理解和选择舒适的居住环境?舒适居住环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如何选择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些环境的安全性如何?
如何找到舒适的居住环境?怎样判断居住环境的优劣?
人居环境大改善,群众满满幸福感
如何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舒适环境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