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科普小常识.docx

发布时间:2024-11-21 02:19

定期阅读食品安全相关的科普资料,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生活知识# #安全常识# #食品添加剂认知#

食品安全科普小常识 导语: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由于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的局限性,盲目购买食物,不知不觉中损害了身心健康,因此,须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下面为你整理的食品安全科普小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汤圆变红后不能食用的原因是什么? 答:变红是被酵米面黄杆菌污染的结果,由于该菌能产生毒素,食用后引起中毒。 2.不宜空腹食用的水果有哪些? 答:柑橘、香蕉、柿子。 3.什么样的食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4.哪些水产品不宜吃? 答:死鳝鱼、死甲鱼、死河蟹不能吃。皮青肉红的淡水鱼不应吃。反复冻化的水产品应少吃。用对人体有害的防腐剂保鲜的水产品不宜吃。各种畸形的鱼不能吃。 5.哪些操作有助于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 答:洗菜要先洗后切;切菜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烹调蔬菜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6.蔬菜为什么不易久存? 答:将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是非常危险的,危险来自蔬菜含有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类物质结合,可生成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 7.不宜搭配的蔬菜水果有哪些? 答:菠菜和豆腐,柿子和红薯,马铃薯和香蕉,萝卜和水果等。 8.识别食品罐头是否变质的方法有哪些? 答:挤压罐头的盖和底,看是否有液体溢出;检查内容物的色泽、状态、气味;检查瓶贴和有效期。 1、“三无”食品是指什么? 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食品。 2、吃海鲜注意什么? 一是忌啤酒。海鲜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啤酒则含有维生素B1,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谢的催化剂。嘌呤、苷酸与维生素B1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作用,导致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形成结石或痛风。二是忌水果。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钙,而水果中则含有丰富的鞣酸,如果两者同时食用的话不但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同时海鲜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对胃肠道造成不良的刺激,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三是忌喝茶。茶叶中也含有大量的鞣酸,同样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无论你是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喝茶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 3、为何蘸大闸蟹调料中要有生姜、醋甚至酒? 因为姜具有温中散寒和解毒的作用,醋能祛除蟹肉的腥味,而酒亦有杀菌、散寒、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这三者联合起来不仅可以保护肠胃,对于***过食海鲜造成的痢疾也很有效果。 4、如何鉴别死猪肉? 死猪肉的特征是周身紫红色、血管中充满着黑红色的凝固血液、腿内部的大血管有黑红色的血栓。 5、如何鉴别含“瘦肉精”猪肉? 如果发现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艳,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非常薄,这种猪肉则可能使用过“瘦肉精”。 6、如何鉴别回收再加工的过期月饼? 一看:新鲜月饼表皮金黄均匀,无肉眼可见杂质;二嗅:无不良异味或者油脂的酸败味;三尝:口感细腻,无不明结块等现象。 7、如何判断真假进口奶粉? 一是首先看奶粉罐上标注:进口奶粉罐身上会标“原装进口”,并有明确的“原产国”。若罐身上标“进口奶源”,则说明这款奶粉是国内加工生产或分装的。二是看条形码:在中国生产或包装加工的商品条形码都是以69开头,经香港或澳门进口的产品包装是繁体字。一些进口品牌还会提供条形码查询方法,可以根据条形码标号去查奶粉真假。 8、如何分辨蜂蜜的好坏? 蜂蜜掺假主要是掺糖、水和淀粉。将蜂蜜滴在白纸上,如果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掺有蔗糖和水。掺有糖的蜂蜜透明度较差,不清亮,呈浑浊状。将蜂蜜放入杯中,加适量水煮沸,冷却后滴入几滴黄酒摇匀,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或红色、紫色,说明蜂蜜中掺有淀粉类物质。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蜂蜜中,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则说明蜂蜜中有杂质,如果铁丝上仍很光滑则说明没有杂质。 9、别买路边切开的哈密瓜 检测发现,3.5%的哈密瓜表皮裂缝中藏有沙门氏菌,易导致腹泻。食用前应用自来水冲洗整瓜15-30秒,并用刷子刷洗。 10、牡蛎最好不要生吃 生牡蛎中含有诺罗病毒、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如果一定要生吃,蘸蒜汁、姜汁、醋或柠檬汁,外加葡萄酒杀菌。 11、“水果当饭,养颜美容”观念错误 水果中蛋白质、脂肪以及钙、铁等含量极少,如果长时间把水果当饭,必定导致蛋白质、脂类等摄入不足,最终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 12、食用牛奶的注意事项: 一、在饮用包装简陋的消毒牛奶时,最好经微波炉加热或在锅中煮一下再喝,但不必煮沸,煮到奶的表面出现波纹即可。二、最好早餐时饮用牛奶,晚上临睡前喝一杯,有助睡眠。三、不要空腹喝奶,由于是空腹,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短,不能充分酶解,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 13、发烧期间不宜进食鸡蛋。 因为鸡蛋含有卵蛋白和卵球蛋白,是一种完全蛋白质,99.7%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鸡蛋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 1

网址:食品安全科普小常识.docx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5730

相关内容

食品安全常识普及.docx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小贴士.docx
食品安全科普小常识(科普食品安全小知识)
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普及.docx
食品贮存安全知识普及.docx
食品安全知识小贴士.docx
食品安全常识.docx
安全生活小常识普及.docx
食品安全教育常识.docx
健康饮食安全知识普及.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