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24-11-21 05:25

生活哲学教育引导我们理解并接纳生命的多样性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教育#

内容简介  · · · · · ·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

在疫情影响的时代如何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是寻找自我,还是创造自我?

是倾听内心的声音,还是接受命运的安排?

【世界越是混乱,你就越要清醒。读李银河的生命哲学,看透这繁杂生活。】

李银河从生活、工作、读书、交友等多个方面分享了自 己的生活经验和哲学思考。其中有大量的内心挣扎痕迹,相信会引起遇到相同问题的读者的共鸣。她认为真正的自我并非某种存在于那里可以被找到或被发现的东西,而是必须被创造的东西。

李银河能够坦荡快乐的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

推荐1:【知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生命哲学】

作者李银河将她沉淀多年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结成《我的生命哲学》一书,讲述关于工作、快乐、孤独、爱情、友情等课题的个人体悟,充满哲思与韵味,为每一位读者提供认知世界...

(展开全部)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

在疫情影响的时代如何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是寻找自我,还是创造自我?

是倾听内心的声音,还是接受命运的安排?

【世界越是混乱,你就越要清醒。读李银河的生命哲学,看透这繁杂生活。】

李银河从生活、工作、读书、交友等多个方面分享了自 己的生活经验和哲学思考。其中有大量的内心挣扎痕迹,相信会引起遇到相同问题的读者的共鸣。她认为真正的自我并非某种存在于那里可以被找到或被发现的东西,而是必须被创造的东西。

李银河能够坦荡快乐的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

推荐1:【知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生命哲学】

作者李银河将她沉淀多年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结成《我的生命哲学》一书,讲述关于工作、快乐、孤独、爱情、友情等课题的个人体悟,充满哲思与韵味,为每一位读者提供认知世界、看待生命的新视角。

———————————————————————————————————

(1)关于工作

在挣钱工作与快乐生活之间,我们应当怎样平衡?在李银河看来,工作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最佳的人生境界也许不是别的,而是成为一个快乐的生活家。

(2)关于快乐

人生苦短,怎样才能让自己生活得快乐?其实这一点也不难,李银河讲做到这两件事,人就可以过得很快乐:一是身体的舒适,另一个则是精神的愉悦。

(3)关于孤独

人们往往惧怕孤独,认为那会带来极大的痛苦,而李银河却要赞美孤独。因为只要能达到身体舒适、精神愉悦,独自一人也可以是快乐的。你可以在孤独中享受,不受束缚地随心所欲,趋向自由。

———————————————————————————————————

推荐2:【引发生命思考的哲学之书】

疫情当下,我们该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生活里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小小的火花瞬间,总是能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更多思考。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李银河从自身际遇出发,用闪光的文字记录她对生活的种种思考。生命本就没有意义,只有当你在感受时它才能生出意义,而这也让每个人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熠熠生辉。

本书将唤醒读者对柔软内心的观照,帮助身处迷茫、心有焦虑的人们解开内心的郁结与疑惑。在富有哲思的字里行间,重新思考生活,探寻生命意义的答案。

———————————————————————————————————

推荐3:【收录壮壮多幅亲绘插图】

书中收录了李银河养子壮壮亲绘的多幅插图。每个人都在用力地爱着这个世界,在世间镌刻下自己闪闪发光的一面。正如壮壮笔下明亮的用色,李银河真挚而又诚恳的书写,带给读者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作者简介  · · · · · ·

李银河

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第一个文科博士后。

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2008年获评“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第一名。

目录  · · · · · ·

1 人怎样才能生活得快乐
人怎样才能生活得快乐 / 3
只有审美的生活才值得一过 / 6
纯粹的欢乐 / 9
凡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值得去做 / 12
性欲与生命力 / 15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爱情的美好感觉是因宗教教条对人的身体欲望的压抑和贬低所做出的剧烈的反弹。对于古人和未来人,都没有爱情这回事,爱情原来是欲望被魔鬼化,被压抑,被禁忌所引起的反弹,是一种夸张的热情。在压抑接触之后,反弹就没有必要,夸张也就变得可笑了。原来,爱神也就是一个中常人,可是年深日久的妖魔化,神秘化和刻意的遮遮掩掩把她变成了一个美人,由大量的想象和可望不可即塑造而成的超级美人。在我们的后人看来,完全是不可理喻的。我们可以清醒了吧。虽然清醒了会比较痛苦:我们丧失了一个神圣而美好的东西。 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切切实实感受到的爱情又是什么呢?应当说是一种夸大对象的美好程度的激情,而只要激情变为长久的人际关系,激情就不得不回归为柔情,被夸大的对象也不得不回归本来的面目,而这原初和粗糙的真实当中必定包含了很多不那么美好甚至是丑陋的细节 (查看原文)

Ruseo 3 回复 7赞

2013-08-09 12:01:24 —— 引自第78页 在小波过世之后,我有一天翻检旧物,忽然翻出一个本子上小波给我写的未发出的信,是对我担心他心有旁骛的会议:”……至于你呢,你给我一种最好的感觉,仿佛是对我的山呼海啸的响应,还有一股让人喜欢的傻气。……你放心,我和世界上所有的人全搞不到一块,尤其是爱了你以后,对世界上一切女人都没什么好感觉。有时候想,要有个很漂亮的女人让我干,干不干?说真的,不会干。要是胡说八道,干干也成。总之,越认真,就越不想,而我只想认认真真地干,胡干太没意思了。“ (查看原文)

昼与咒与宙 5赞

2015-01-13 13:06:37 —— 引自第15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的生命哲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26.99元

35.40元

38.87元

48.30元

48.30元

喜欢读"我的生命哲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0 有用 该账户已注销 2022-12-15 01:09:01 上海

去年这个时候在国外最艰难的日子听了李银河老师的播客,今年在同样难熬的日子读了李银河老师的书,感觉像她在给我讲故事,很平静的娓娓道来她的生活,他的思考。在我这个年纪,她选择出国读博,在匹兹堡大学拿到学位后回国,做着非主流但自己喜欢的研究。可以说,李银河老师是极其幸运的,遇到了爱情,与王小波二十年的相濡以沫让人羡慕不已。有着一份喜欢的事业,早已脱离物质束缚而把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用她的话来说,是一种... 去年这个时候在国外最艰难的日子听了李银河老师的播客,今年在同样难熬的日子读了李银河老师的书,感觉像她在给我讲故事,很平静的娓娓道来她的生活,他的思考。在我这个年纪,她选择出国读博,在匹兹堡大学拿到学位后回国,做着非主流但自己喜欢的研究。可以说,李银河老师是极其幸运的,遇到了爱情,与王小波二十年的相濡以沫让人羡慕不已。有着一份喜欢的事业,早已脱离物质束缚而把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用她的话来说,是一种艺术的生活。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难以启及吧。我目前对自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希望未来十年不断追寻,不要停止进步,但不要设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不再拧巴,坚定自己的想法,努力把工作当成生活的手段,而不要让工作成为目的,丧失了对美好生活应有的一种态度。人生不是用来享受的,但确是用来感受幸福的。 (展开)

0 有用 2024-10-14 17:03:47 江苏

少一星的原因是 可能是编的一本杂文 太多重复内容了不过总体还是很满意的 很多篇我都感觉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非常真实!收获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这个世界是一个镝增的过程 我希望自己是那个镝减的奇迹(好像是火字旁 但是我打死都找不到) 还有原欲受阻 精神升华 很有趣的观点!

0 有用 momo 2024-08-31 17:25:13 河北

年近70,还有些极强的写作欲望,看她的生命哲学,十分有趣有启发。如同在你身边的老友说话:“如果碰巧有人喜欢,我引为同道;如果有人不喜欢,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我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我,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抱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过一种舒适、宁静、沉思的生活,如果短短的几十年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就不虚此生。”

> 更多短评 129 条

我要写书评

我的生命哲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7 条 )

古代人 2013-07-20 13:59:39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版

比李银河以往作品都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前对这个老太太有偏见,以为她哗众取宠,看完全书感觉是自己太小人了。在这个社会,很难得有知识分子像李银河一样,为了一群和自己不相干的人的利益,持续一生奋力疾呼。整整三十年的奋斗,虽然直到退休,她也没能看到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但是她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包...  (展开)

情圣 2013-07-18 16:00:02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版

饶了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饶了自己》(选自《我的生命哲学》) 在酷热的日子里,深切感到生命的丑恶。外面有单调的蝉鸣。好像在憋雨,可是怎么也下不来。老天一定憋得肚子胀胀的、疼疼的,什么时候才能痛快淋漓地宣泄一下呢?常常在想写作的事。我感到,小说是写不了的,写小说必须心有...  (展开)

渣小鑫 2022-07-08 13:09:33

李银河谈快乐:生活美好与否,只在一念之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快乐吗? 如果对自己足够诚实,那你就能够回答这个答案。如果你不够诚实,那么你的回答会是模棱两可的,你会不知道该用什么参照物来回答这个问题,你会质疑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你会在大脑中盘算,哪个回答对自己的价值更高,什么样的回答更有助于树立自己的形象。 是的,只要...  (展开)

sarah 2014-02-02 22:49:03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版

若自由了,怎么办?

忙于生计,不是一个自由人,不能做真正想做的。为虚荣心,为理想主义,为社会地位。“真正的生活从60岁开始。”无奈,为了生存耗去了半生;庆幸,她终是自由之人。若我自由了,问题来了:到底想做什么?画画是童子功,学摄影吧。 “平庸的环境只能产生庸才。”苦难中的人或被...  (展开)

Seveny 2022-07-10 19:29:25

做地球上的一只小蚂蚁,无意义但在经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半年看了不少比较功利的书籍,理财、行业研究等,看着今年已经进入下半场,做工作年中总结时恰逢新的一岁,不免谨慎地反省和思考起来生活的价值意义,(还不厚重,都不敢说成生命的意义)于是看了这本《我的生命哲学》。 说到生命哲学。我认为不活到花甲之年,经历五六十年的...  (展开)

嘉兰 2022-07-06 11:29:58

如果你也烦躁、纠结、不快乐,看李银河这个自由又真实的女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状态很不好,看不进去书,也写不出东西来。琐事缠身,又矛盾纠结,感受不到快乐,脾气还很暴躁。 我急需调整自己的状态,又不知从何做起。随手拿起李银河的《我的生命哲学》,忽然一切豁然开朗,我所有的问题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1、关于写作、犹豫不决 比如,关于写不出来...  (展开)

镜呵呵 2022-07-03 17:37:44

李银河的生命哲学:跨越颜值,跨越性别,想爱就爱

我国第一位研究性的社会学家李银河曾说:“其实爱好多是性欲引起的,或者它也掺杂了身体上的互相吸引,但是这个东西的确是一个更精神的东西,偏精神和灵魂的东西。” 李银河有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都被她称为“激情的爱”。第一段是和著名作家王小波,第二段是和跨性别的“男人...  (展开)

鲁西西 2013-10-07 01:18:44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哲学

看这本书之前,还真的对李银河没有过什么了解。这本书是我们几个同事去参加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讨论会的时候,中国移动送的小礼品—每人一本书、一个中移的公仔。每个人的书都是不一样的,这本李银河的作品本是我同事的,因为之前看王小波的随笔散文,所以知道他的妻子叫做李银...  (展开)

> 更多书评 57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韧勉

韧勉 (虚壹而静)

我有时觉得,麻将是我们民族性的象征,因为这个游戏的特征是,没有投人,没有产出,没有成功,没有失败,没有目标,没有归宿,没有英雄,没有奸雄,除了随机现象,什么都没有。我们一般不信上帝,不信鬼神,全部的心思集中在此生此世。生命本来就没有目的,没有意义,像麻将一样,完全是个随机现象。这一点让外人接受下来,简直就能要他们的命,伤心蚀骨,痛苦异常;而让我们接纳这一点却容易许多,他们早就在玩麻将的过程中,...

2022-07-24 18:28:20   6人喜欢

韧勉

韧勉 (虚壹而静)

自我实现并不一定要出类拔萃之辈才能获得,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他的自我能够实现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2022-07-24 18:24:51   4人喜欢

July

July

大痛苦与小痛苦,大快乐与小快乐 只要想想人生在世,要经历大大小小的痛苦。如果心怀大痛苦,许多小痛苦就可以化解;如果心怀大快乐,许多小快乐就可以被涵盖。所谓大痛苦,就是生存之荒谬感。生存本来就是荒谬的,一切纯属偶然。如果看透了这一点,许多小痛苦就会变得不在话下,比如亲人的离世,比如朋友的背离,比如仕途的嗟跎,比如事业的失败。 我有时觉得,麻将是我们民族性的象征,因为这个游戏的特征是,没有投人,没有...

2024-07-31 21:17:20

fles

fles

2023-01-21 21:36:33

网址:我的生命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8584

相关内容

【学点哲学】哲学就是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生命与健康的哲学
医学哲学:应向生命哲学及生活哲学适度延伸
生命与健康的哲学.pptx
这10本哲学书,关键时刻救了我一命
关于生命与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ppt
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
生活哲学和哲学生活:《哲学,为人生烦恼找答案》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生活哲学
张巍评《哲学的生活方式》︱“哲学并不走进哲学课堂”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