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学前心理学:思维解析.ppt
7. 创新思维:思维导图与问题解决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是一种心理状态 感性认识(低级形式) 本身并不能产生知识 认识、改造世界的重要环节 理性认识(高级形式)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思维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及作用 第二节 思维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第三节 思维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 第四节 思维的培养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及作用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感知觉:直接反映 思维:间接性、概括性(两个基本特点) 另一个特点:组织性(对经验的重组) 思维是认知的高级形式。(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大脑发展的最高成就。) 1.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2 、( )是高级的认知活动,是智力的核心。A、思维 B、注意 C、记忆 D、想象 3.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二、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标志着儿童心理进入一个重大发展时期。 (一)促进认识水平提高 1、思维的发生意味着儿童的认知过程完全形成。 2、思维的发生、发展引起了其他认识活动的质变。 (二)促进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1、从发生顺序看,首先产生认知,再出现情感,最后形成意志。有什么样的认知(思维、理解),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志(行为)。 2、思维使幼儿的情绪活动越来越复杂化和深刻化。 3、思维使幼儿出现了意志行动的萌芽。 (三)使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开始萌芽。 1、幼儿通过思维活动,在理解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中,逐渐认识自己,从而形成自我意识。 2、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也开始萌芽。(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性游戏) 第二节 思维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思维的种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四)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思维的品质 (一)深刻性 (二)灵活性 (三)独创性 (四)批判性 (五)敏捷性 (六)系统性 4、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 )几个。 A、活跃性 B、流畅性C、变通性 D、独创性 一、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儿童思维何时发生,目前还没有定论。 (一)思维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二)思维工具:动作 ——表象——语言 (三)思维活动:外部、展开的——内在、压缩的 (四)思维内容:反映事物表面的、非本质性的特征——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特征 学前早期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是借助动作所进行的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活动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 这种思维使儿童在外部事物与反应动作之间形成联系,将自己的动作协调起来,为今后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特点: (1)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依赖于具体情境。(创设条件,丰富幼儿活动) (2)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 学前中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是儿童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是整个幼儿期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 这种思维扩大了思维活动的范围,丰富了思维活动的内容,增强了思维活动的效果。 ★特点: (1)具体形象性 (2)经验性 (3)拟人性 (4)表面性 (5)绝对性 (6)自我中心性 (7)不可逆性 学前末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是用抽象的概念,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必须借助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 5岁后,开始“去自我中心化”,开始获得守恒的概念。 三种思维方式顺序固定,不可逆。 总体来讲…… 6.5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脱小木棍进行口算,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凌乱到成体系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具体到抽象 5.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 7.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网址:7学前心理学:思维解析.ppt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74405
相关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免费ppt管理经济学:需求与需求函数分析.ppt
返校前的心理健康ppt
生活中的心理学.ppt
《生活心理学知识》PPT课件.ppt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ppt课件.ppt
心理学与生活ppt
大学生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7篇)
《哲学生活》第一课生活处处有哲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