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背口诀,效率太低了,来看看真正的高效率学习方法
曾经有记者问爱因斯坦:“你总是用公式解决一切难题,那么成功有没有公式呢?”爱因斯坦回答:“A=X+Y+Z。”
记者困惑地问:“这是什么意思?”爱因斯坦笑了笑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想要成功,都离不开这几个要素。然而,艰苦劳动和少说废话很容易理解,正确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高效学习法》给了我们答案。
01.这些错误方法别再用了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那些人人都用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没有用?答案很明显,就算是人人都用,也未必是“好方法”。
2013年,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做了一项实验,专门研究真正有效的学习技巧,结果发现,有七种被判定为“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分别是:突出显示或者加下画线、谐音记忆、内容摘要、重读书本、集中学习、搭配自己的学习习惯、在遗忘之前复习。
看到这儿,很多人震惊地表示,自己平时就是用的这些方法,甚至有人全部中招,每一种方法都用到了。那么,为什么说这些方法效率低下?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用“画重点”这个方法来打个比方。
很多人喜欢用记号笔,把书上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部分标记出来,我们上学期间,很多老师也会要求我们把某个部分进行重点标记。然而,心理学家却指出,突出显示和下画线“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但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让大脑记住这些内容。
具体原因是,一看到书上花花绿绿的突出显示,大脑会自动判断“这是重点”,并且因为确认了这些重点而产生了安全感,从而让我们产生放松的感觉。这个时候,大脑只会认为这是“重要的信息”,并没有认为“这是值得记准的内容”。因此,学习内容就不会被牢牢地保存在我们的大脑中。
不仅如此,画重点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它会让大脑的注意力只投向了突出显示的部分,因此很难全面地捕获到这句话所包含的信息。毫无疑问,这对学习非常不利。
那么,“背口决”又错在哪里呢?
错就错在这些“口诀”只是能帮助记忆,却不能作为“学习方法”,从掌握实用知识的角度来看,它的用处不大。
举个例子:有人为了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会用记口诀的方法加强记忆,“清亥,鲤皮捧碳,蛋养福奶……”但是这样做,只能记住这些元素的顺序,其他的信息都被忽略了,因此无法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最终变成无用的记忆。
以前的考试,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也许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现在,考试也迭代升级了,只强调知识点数量的考试题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需要理解的问题,如果只是背口诀,就只能掌握一些临时性信息,在实际考试中可能一点儿也起不到作用,在商务场合和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02.主动学习,效率翻倍
既然这些方法都不正确,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提高效率呢?在《高效学习法》这本书里,作者认为,所有的好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动学习”。
什么是主动学习呢?说白了就是:不是以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的被动态度学习,而是主动地使用大脑来学习。
主动学习有两大要点,一是回顾,二是重新组织语言。
想想看,在参加大型考试之前,是不是都会多来几次模拟考试?其实,模拟考试的目的就是促进我们“回顾”。我们一边做题,一边努力地回想:“我应该在这里使用什么公式?”此时,大脑中的神经元就会重新排列,变成适合学习的状态。
“重新组织语言”很容易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一遍”。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学习英文单词“on”的时候,我们会背诵“on就是在……的上面”。但是,实际应用的时候,却经常遇到特殊情况,比如“on your honor”,就会令人疑惑,为什么要在名誉上面用on呢?
但是,如果我们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一下,答案就显而易见了。比如我们可以说:“on所表示的是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东西。”这样一来,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使用的时候也就不会出错了。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要点综合起来使用,那就是“先看一页书,合上书,回想一下书里写了什么,再用自己的话重新讲一遍”,如果不知道怎么讲,那就重复地问自己“why(为什么)”“how(怎么样)”并自问自答。这样一来,我们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03.“学习前”“学习后”你分别需要这样做
在学习前,我们首先要从心理上做好准备。
比如,学习需要动机。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我们需要把这些需求转化成学习内驱力。有的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知道学习之后,可以顺利地拥有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但有的人不需要这些,那怎么办呢?
心理学界有个现象:如果给勤奋的员工发奖金,反而会降低生产力。在拿到奖金之前,员工享受着自我成长和实现自我目标的过程,但是当拿到钱以后,他的目的就转向了钱,这让员工的工作变得没那么有成就感,不那么充实。
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对一个单纯喜欢学习的孩子说:“好好学习,我给你更多零花钱。”一开始他可能会很努力,但是慢慢地,它的动力会逐渐降低,最终变得讨厌学习。
因此,目标一定要树立得远大一点,超越自我一点。当然,这并不是说学习的人要把目标定位成“如何让世界变得和平”,只要考虑一下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就可以,比如“有没有办法解决地铁拥挤问题”“乱扔垃圾怎么解决”之类的,再不行,还可以尝试与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对话,这些目标都可以让我们拥有学习内驱力。
学习之后,我们还可以奖励自己休息一会儿,比如午睡十分钟、运动五分钟、玩玩游戏、正念冥想等等。用这种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更好地提高大脑机能,训练长期记忆。
04.与天分无关,与方法有关
在《高效学习法》这本书里,作者还提到了许许多多正确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加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动力,还能帮助我们提高记忆力,让大脑变得更加灵活。
比如,在学习之前,可以通过认真规划和利用音乐来增加动力;在学习时,可以使用主动学习技术把内容刻入大脑;在学习完后,可以让大脑彻底休息,等待信息的关联,等待。
而这一切,都跟人的天分没有多少关系。实践证明,学习中的竞技,是一场效率的竞技。同样的时间里,如果效率提高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相反,如果效率低下,就算再有天分,照样出不来好成绩。
说来说去,只有告别无效努力,才能成为学习高手。
网址:划重点、背口诀,效率太低了,来看看真正的高效率学习方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7824
相关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优秀10篇)学习效果=学习时间+学习效率
十种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哪些好方法
你的效率是整理出来的:高效能人士的超级整理术(上)
8 个有效利用碎片时间的方法,让你效率翻倍!
高效率人生=目标x时间x精力x方法
7种最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帮助你提高效率
时间管理与效率提升
高手的时间管理之道:先提升效能,再提高效率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高效工作法=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