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源”管理与自我调节
《压力管理的自我觉察与调整》:提升自我调适能力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压力管理策略#
作者:柏涌海
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硕士生导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
原谅他人,不是放过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郑辛遥 漫画
先来听一个“狐狸吃葡萄”的故事:
狐狸看到葡萄架上高高挂着的葡萄,摘不到手、吃不到美味,第一只狐狸感到非常愤怒、烦躁、焦虑,心里想“我吃不到,别的狐狸也别想吃到”,它放了一把火把这个葡萄架给烧了,这是一只攻击型的狐狸。
第二只狐狸觉得“我怎么就这么笨呢”,我连一串葡萄都吃不到嘴,它郁郁寡欢、非常忿闷,它对内攻击——自杀了。
第三只狐狸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吃也罢”,它吹着口哨就走了。虽然葡萄没有吃到,但至少它的心情是愉快的。
第四只狐狸想“我怎么着也得把这葡萄给摘到手吃到嘴,我得去找梯子找竹杆”,最终它吃到了葡萄,这是一个问题解决式的狐狸。
同样是狐狸吃葡萄,不同的认知、不同的行为,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心理学上做认知行为治疗(CBT)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四类压力源
从科学的角度讲,压力源有成千上万,千奇百怪,有些对于你来说不成为压力的事情,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巨大的应激反应。举个例子来说,谈恋爱,有些男孩子谈恋爱很有经验,见到女生以后他会非常兴奋,滔滔不绝,他会非常好地处理好现场;对于另外一些男生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负担,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约会时面红耳赤,结结巴巴,没办法去处理男女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压力源有很多,大约分成四类:家庭和生活的压力、自身成长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以及更年期心理变化。
1
家庭和生活压力
尤其是在大都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要结婚买房了,房价太高,这是一个很大的生活压力;好不容易结了婚有了孩子,教育上的高投入,要上好的学校、要有好的资源,这对年轻父母来讲付出非常之大;夫妻俩结婚到了一定时候的“七年之痒”,在家庭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危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多重角色都要扮演好;到了中老年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家庭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伴随着成长绵绵不断,也在不断变着花样。
2
自身成长的压力
现在社会变革非常快,对个人的职业要求非常高,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后很多职业都可能会消失,如何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保证自己时刻有竞争力,无论在学业上、工作能力上还是在健康方面,达到自我的认同,这个压力也是持续存在的。
3
工作的压力
现在的工作标准越来越高,管理规则越来越细,绩效要求越来越涨,客户的期望值也是水涨船高,导致个人负荷增大,特别是在工作环境里与上级、与同事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这些压力会给精神上带来持续的负担。
4
更年期心理变化
女性到了45~50岁、男性55~60岁以后,随着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出现更年期的一些身心反应,在身体上可能会有各种各样不适的症状,比如睡眠障碍、午后潮热、情绪易激惹、怀疑别人等,这些身心变化会带来持续的压力。
要注意去识别这些压力源,当一段时间感觉到身心诸多不适,你就要仔细地去回忆,甚至是请专业人士给予帮助,去找一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压力感受,然后针对压力源去做一些疏解工作才能够“治本”。
应对压力源有两个策略:当担子非常沉重的时候,一方面要提升自己挑担子的水平和能力,让自己强壮起来;第二要学会分担,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和负担,学会动员和应用社会资源来帮助你,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压力。
修炼自我、应对压力
俗语说“上帝关上一扇门,同时一定也会开启一扇窗。”面对同样一个负性事件,我们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它,积极的或消极的,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行为,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是“屡战屡败”,还是“屡败屡战”,它反映了完全不一样的心态。
心理治疗的后现代流派认为,世界上并没有固有的真理,并没有单一的现实,所有的现实都是我们自己构建的,你看到的这片叶子和我看到的这片叶子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也经常用“半杯水”的故事来阐明这个道理。同样是半杯水,你是认为它“空了半杯水”呢,还是“满了半杯水”呢,它的视角、境界,导致的心情、结果,完全不一样。
号称“上海最后一个名媛”的严幼韵女士出生豪门,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她也是复旦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女性学生,有着非常完美的童年和青年时光,抗日战争时期她的生活跌入谷底,中年丧夫,颠沛流离,变卖家产,最后带着三个女儿流落海外,定居美国后为了谋生她重新工作,不久进入到联合国大厦,担任礼宾司官员。1958年,严幼韵与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结婚。严幼韵的一生非常积极乐观,她再创了生命奇迹,她一直讲的故事就是“半杯水的故事”,最后她非常快乐地活到了112岁。
和严幼韵女士相反,有些人对压力感受非常强,容易产生压力。从个性的根源上来讲,那些过分追求完美、过度付出、过度执着,承受力低但是成就欲却非常强的人更容易产生压力。从社会根源上讲,那些缺乏社会人际支持,想法不切实际,书读的很少但是想法很多,过度忽略自己正常需要或过度追求感观刺激的人也容易产生压力。
在生活中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们提倡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积极心态的人,做一个正能量的人,要不断地修炼自身。你多观察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或同事,多和他们结交和沟通,学会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和困难。
要相信,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办法也总比困难多!
专家简介
柏涌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赴美访问学者,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中德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未来教师。同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军医学科委会保健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等职。
擅长心理咨询:包括家庭治疗、一般心理问题及减压疏导、神经症的药物与咨询结合;心理测量:包括临床常用量表、心理健康测评、个性测评、职业倾向测评;健康管理:包括健康风险评估、养生保健康复等。
柏涌海主任每周二下午有特需门诊,周四上午有专家门诊。
编 辑:小 西
责任编辑:
网址:“压力源”管理与自我调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79524
相关内容
怎样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与自我心理调节1
自我激励与压力管理
自我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课件.ppt
我院举办“压力调节与情绪管理”心理健康讲座
情绪与压力自我调适法
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呢
自我情绪与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情绪与压力管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