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情绪困扰怎么办?让哲学智慧融入我们的灵魂,让理性照亮生活

发布时间:2024-11-22 00:54

情绪智慧的自我实现:将情绪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生活技巧# #情绪调节技巧# #情感智慧提升#

你是否经常被焦虑、恐慌、烦躁、愤怒的情绪困扰着?你总是无意识做出一些事后后悔不迭的事情?比如,评判他人、打骂孩子、疯狂购物等等。 你感觉生活一团乱麻,很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你内心冲突、沮丧、痛苦。 你很想过上自己想要的内心平和富足生活,不妨走进《生活的哲学:寻找人生意义的12堂哲学课》这本书,听听古代12位哲人的智慧思想并践行它,解决我们的烦,并让生活越过越有意义。  我们先来看看书评吧—— 《心理月刊》主编,苏西.格里夫斯写道:“如果今年我们只想读一本书,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本了。” 著名英剧演员亚德里安.埃德蒙松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本书作者朱尔斯.埃文斯,他致力于研究古代哲学在现代生活、心理学中的应用,他被英国广播公司与英国艺术和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联合推选为“新一代思想家”之一。 他本人在上大学时,也曾饱受情绪困扰: “读大学的3年时间里,我的课业很顺利,而我的情绪却越来越糟糕。恐慌像地震一样袭来,毁掉了我理解和控制自我的信心。" 最终让他走出来的,是哲学的力量,是古代哲学直接影响的现代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让他疗愈了自己,并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01 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因信念而起 开创认知行为治疗的阿尔伯特.艾利斯,治愈了15000多名饱受情绪困扰的人,被美国媒体誉为"心理学巨匠"。 他的治疗理念,很大程度受到古希腊哲学斯多葛派哲人爱比克泰德的影响。爱比克泰德认为,人的困扰不是来自于事情本身,而是来自对事情的看法。 而这,正是阿尔伯特.艾利斯的认知行为疗法ABC理论的核心。  事情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事情才是问题。 比如,我们网购买回的东西与产品介绍不符,这是事件A。 然后我们非常愤怒,甚至进一步采取了行动,比如谩骂客服,给网店差评,这看起来是因为事件A,导致了情绪和行为C。 但认知行为疗法却认为,虽然事件A诱发了情绪——愤怒,但这不是导致愤怒的真正原因。 实事上,在A和C之间还存在着一个B,就是我们的信念系统,这个信念决定了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的信念可能是:我花钱买了你网店的东西,你就应该给我需要的东西,你发来的货却不是这样的,就是有意欺骗我等等。 在这样的信念下,我们的看法可能是认为那家网店真差劲;也可能觉得自己真倒霉,买回的是这样的东西;甚至觉得自己不被店家尊重等等。 其实,事件A可以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这取决于我们不同的信念、看法B。  我们也可以这么想:这发货的人可能遇到了糟心的事心神不专注,或者是一个新手,没有哪个网店会自毁信誉的,我可以和客服沟通一下,他应该会接受退货重发或退货退款处理的,外出退货寄快递就当是锻炼身体等等。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念,前者非理性、消极,后者比较理性、积极。 而认知行为疗法的关键,就在于将非理性的信念转化为理性的信念,将消极的信念转化为积极的信念。 02 转化信念,唯有自我觉察、反思 那些非理性的信念,通常都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惯性思维,反应比有意识的思维要快得多。 所以,要改变我们不良情绪背后的思维习惯,首先要觉知我们的非理性的信念。  我们的信念大多来自于早年的养育者,他们的言行、价值观以及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同时,集体文化的潜意识也会被我们所吸收。 如果我们的信念是错误的,我们的心灵就会生病,并且会传染给下一代。 比如,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应该乖巧、听话,才是好孩子,这种信念一定是来自于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信念。 我们要求孩子顺从听话,只为让自己省心,我们看不见孩子随着成长,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而仍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要么完全将孩子驭化,要么招来孩子的反抗。 殊不知,被驭化懂事的孩子,压抑自我,没有自己的主见,内心缺乏力量,即使成绩优秀,也后劲不足,遇事容易退缩。 而孩子反抗,我们就愤怒了,因为我们我的信念“我都是对的","我都是为你好”,心中对孩子有完美的期待,而看不见真实的孩子的存在,忽视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于是,亲子关系对立,极大消耗了孩子成长的心理能量。 觉知这些错误的信念,这正是古希腊最智慧的人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每天觉察自己,并与这些非理性的信念进行辩论,从而改变非理性的信念。  他说,哲学是照料我们灵魂的医生,觉察自己无意识的信念和价值观,通过理性思维去改变非理性的信念和价值观。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而这种每日的反思,就像我们平时进行的肌肉训练一样,让我们去操练心灵的肌肉,使心灵健康。 让我们从即日起,在每天清晨起来或入睡前,做一些有意义的思考:我们真正想要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烦恼?这些烦恼是否来自于自己的某些信念,这些信念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变?能否做出更智慧的反应? 当我们有了觉察和反思,就会减少那种自动化的反应,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我们就会形成新的信念,新的思维习惯,让理性照耀我们的生活。 03 幸福生活,在于改变我们能改变的, 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 让理性信念、积极思维,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让哲学智慧融入我们的心灵,我们就会更明智地与自己、与外界相处。 古罗马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森德指出,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 我们期望孩子听话,期待得到家人、朋友、同事的关注和肯定,当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会失望、会愤怒,这其实是我们想控制他人,而大多数时候并不见效,这种将心力放在他人身上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 当我们把心力放在自己身上,聚焦自己,我们可以给到孩子成长需要的尊重、倾听、通情而后达理的引导,可以对他人更加和善些,可以让自己更加努力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些。 这些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改变了自己,才有可能影响周围的人和事发生改变。 即使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孩子,我们也只能是影响。  做好自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身教胜于言传,孩子关注的不是我们说了什么,而是我们做了什么,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记得杨绛先生说到他们家读书的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们家里最大的财富就是书,平时家里的活动就是各自安静地看书,他们仨心灵沐浴在宁静、幸福之光中。 我们不能控制、改变的事情太多了:自己所处的情境、他人的言行、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天气、政策、人文等等,但有一样东西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那就是—— 思想的自由,拥有自己理性信念的自由,心灵的自由,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让自己内心宁静、平和、不受折磨。  有了理性信念和积极思维,我们就不会被他人的负性情绪带走,也可以驾驭自己的情绪,不被负面情绪击倒。 比如,这次考试失败了,失败的事实无法改变,唯有接纳。如果我们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只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无能,让我们更加的沮丧和自卑。 我们可以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这当然是我们的自由,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发现自己内心积极力量的自由。 即使失败,我们也可以理性地思考,赋予其积极的意义:我们从这次失败中可获得什么经验?我们要如何做,下次会成功或变得更好?  当我们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自己如实如是的肯定,我们就有信心和勇气,大胆而审慎地进行更大的挑战,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让我们有了幸福生活的能力。 04 结语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们总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我们的能力配不上我们的欲望。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哲学塑造和建造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生活有序,指导我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而现代社会很多人出现心理问题,都是灵魂不健全、心智不成熟,因为负面、消极的信念和思维习惯,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以至于情绪紊乱,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而哲学,教会我们活在当下,认知自己、改变自己,理性思考、积极行动,通过不断修行,提高我们身心的自控力。 我们已开启一次遇见更好自己的哲学之旅,就让哲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内心宁静、自由而富足。

让生活哲学、让人类历久弥新的古老智慧、让理性之光照亮我们的生活,由此过上我们想要的、有意义的生活。

这是一本为人们指点迷津、时读时新的智慧巨献,值得大家一读!

网址:被情绪困扰怎么办?让哲学智慧融入我们的灵魂,让理性照亮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83006

相关内容

哲学与幸福: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生活的哲学.PDF
蔡澜:活出精彩人生的智慧与哲学
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
【处世哲理】15种生活智慧,解决人生难题
职场智慧处世哲学
《生活的哲学》电子书在线阅读
无门问缠:探寻人生的智慧与解脱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总会遇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困扰和纠缠,它们像无形的绳索,束缚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无法自由呼吸。无门问缠,...
哲学人生与智慧生活.pptx
大脑的情绪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