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幸福实验室】积极养老:从社会辅助型机器人引领老年心理健康新潮流到高仿真情感表达机器人推动养老新趋势
科技与老龄化社会,智能养老成为新趋势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生活科技资讯#
一、社会辅助机器人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心理健康护理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匮乏的人力和医疗资源,社会辅助型机器人(SAR)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社交互动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社会辅助型机器人是指通过社交互动方式来提供身心帮助的机器人。这类机器人不仅能够进行基本的交流和互动,还能通过高度定制化的功能来满足老年人的具体需求。例如,具有动物外形的机器人Paro和机器狗Aibo就是研究的热点。这些机器人能够通过模拟宠物的行为来提供情感支持,帮助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在中国,研究者正在探索这项技术如何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例如文章《社会辅助型机器人: 探索老年心理健康护理的新方法》探讨了SAR可以通过社会交互帮助老年人解决孤独、情绪低落等问题,这对于抑郁症和痴呆症患者尤为重要。此外,机器人的使用还可以减轻家庭成员和护理人员的负担,提高护理效率。
在澳大利亚,机器人Matilda在养老院中的应用显示,它可以通过提供社交互动和身体活动的指导,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社交参与度和幸福感。Matilda的功能包括情绪识别和反馈,能够根据老年人的情绪变化调整其交互方式,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尽管这些成果令人鼓舞,但社会辅助型机器人的应用也面临技术和伦理挑战。技术上,需要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交互能力和用户友好度。伦理上,研究者必须确保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会侵犯老年人的隐私权或自主权。
展望未来,跨学科的合作将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通过结合心理学、机器人学和医学等多领域的研究,SAR的应用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老年心理健康护理方案。
二、高仿真情感表达机器人
最新发表在《行为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机器人生命特性和情感表达对认知同理心的影响:跨年龄组的比较研究》中指出,高仿真度的机器人面部表情和积极的情感表达可以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角度采纳能力,即认知同理心的一个关键方面。该研究由来自中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胡续聪博士和清华大学水木清华的童松博士后共同进行。
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群体在与高仿真度(50%至100%生命特性)的机器人互动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机器人的角度。特别是当机器人展示快乐表情时,老年人的认知同理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相比之下,低仿真度的机器人面部(0%生命特性)即使展示快乐表情,也可能降低老年人的角度采纳能力。
童松老师指出:“这一发现对于伴侣型机器人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醒我们在设计机器人时要考虑其生命特性的逼真度,还强调了情感表达在与老年人互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希望通过优化机器人的面部表情和情感表达,使其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社交和情感需求。”
此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机器人在现代养老服务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尤其是在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互动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养老机器人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响应老年人的情感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积极养老的社会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层的需求,研究者们呼吁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情感表达与机器人生命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同理心和社交参与。
1.李思佳, 倪士光, 王学谦, 彭凯平. (2017). 社会辅助型机器人: 探索老年心理健康护理的新方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6), 1191-1196. (CSSCI)
2.Hu, X., & Tong, S. (2023). Effects of Robot Animacy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s on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across Age Groups. Behavioral Sciences, 13(9), 72801-72816. (JCR二区, IF = 2.6)
网址:【智能幸福实验室】积极养老:从社会辅助型机器人引领老年心理健康新潮流到高仿真情感表达机器人推动养老新趋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84071
相关内容
“助老”健康服务机器人创新设计智慧生活,陪伴老年 —— 养老陪伴机器人引领新生活
智慧养老,如何实现从“有”到“优”
面向老年人生活的智能辅助
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功能与策略
绿色健康适老化:引领养老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潮流
腾讯发布新一代人居环境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与生活服务
科技赋能养老: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革新智慧康养产业
机器人成为老年生活好帮手
家居式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