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B两物块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3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现对A施加一

发布时间:2024-11-22 03:49

使用ABC法则,把任务分为A、B、C三类,A类是最重要的,B类次之,C类可稍后处理 #生活技巧# #组织技巧# #任务优先级#

1.

如图所示,A、B两物块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3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   )

A . 当F=12 N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 . 当F>22.5 N时,A相对B滑动 C . 当F=20 N时,A,B间的摩擦力为14N D . 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5m/s2

【知识点】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换一批

1.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则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   )

A . 镇纸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 . 毛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 . 白纸只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 . 桌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1.

如图所示,下雨天,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奔跑时容易滑倒,设他的支撑脚对地面的作用力为F,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鞋底与球场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面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下雨天,动摩擦因数μ变小,最大静摩擦力增大 B . 奔跑步幅越大,越容易滑倒 C . 当μ<tanθ时,容易滑倒 D . 当μ>tanθ时,容易滑倒

2.

某学习小组为体验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临界状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位同学坐在长直木板上,让长直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θ变大),另一端不动,则该同学受到支持力FN、合外力F合、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G1、摩擦力 Ff随角度θ的变化关系图象是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

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 . 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 . 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 . 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 . 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1.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2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25,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A=3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g取10m/s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体刚开始滑上传送带A端时一定做匀加速运动 B .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时有可能不受摩擦力 C .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vB一定小于2m/s D .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vB一定大于2m/s

2.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必须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 B . 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 .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 . 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

如图,水平桌面上等间距放置几支玻璃管,玻璃管上放一张轻薄的复合板,在复合板上放一辆电动遥控小车。启动遥控小车的前进挡,则(   )

A . 小车向左运动,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 . 小车向左运动,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 复合板受到小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而向右运动 D . 复合板受到小车的静摩擦力作用而向右运动

网址:如图所示,A、B两物块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3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现对A施加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85167

相关内容

如图所示,长为L=3m的木板A质量为M=2kg,A静止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静止于A的左端,B的质量为m1=1kg,曲面与水平面相切于M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始终在一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水平面静止开始运动到斜面.已知恒力F=10N,物体质量m=1kg,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斜面倾角,物体在水平面上运
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C,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迹平面高于B球的轨迹平面,A、B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OC间的夹角分别为α=53°和β=37°,以最低点C所在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sin37°=,cos37°=) A.A、B两球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之比为4 ∶3 B.A、B两——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已知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F2=4N.则木板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N。
某同学用台秤研究在电梯中的超失重现象.在地面上称得其体重为500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t=11s时停止.得到台秤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g=10m/s2).则( )A.电梯为下降过程B.在10
一辆平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2500kg.车上放一质量m=500kg的重物.重物前侧面到车前的距离为L=3m.如图所示.开始车以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6s后改为匀速运动.有经过2s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立即制动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最终重物恰好滑动到车前壁处静止.已知平板车在加速和匀速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斜坡的某一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70.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0.斜坡的倾角θ=37°.设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g=10m/s2.sin 37�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
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1=1.0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子高H=0.8m,长L2=1.5m,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可在0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