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技能应急避险和紧急救护指南.ppt

发布时间:2024-11-08 20:33

1、应急避险与紧急救护指南 紧急救护指南,救护新理念,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念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建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救护新概念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四项技能),学会- 现场救护的知识与技能,仅需要,一颗,一双,和10课时,现场 救护,现场急救,途中急救,院内急救,第一反应者,交通工具,急诊科,1.现场救护特点:在事发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有效、先进的初步救护,培训目标: first responde

2、r 第一反应者是指在现场为急、危、重症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1、发病现场或事故现场病人身边的人 2、参加过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 3、能提供紧急救护,2.first responder(第一反应者):,3.现场救护的原则,安全原则 自身及病人的安全 科学原则 分清轻重缓急 快速原则 判断快、抢救快,通过眼睛观察、耳朵和鼻子感觉等对异常情况做出分析判断。 评估情况:环境是否存在继续致伤病的因素,伤病情(人数、致伤原因、伤情轻重等) 保障安全:场地、伤病员、围观者 个人防护:保护施救者,一、现场评估,现场判断病情其目的是首先确认危重病人,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通过检查病人的如下五项病情

3、就可判断: (1)意识: 先判断病人神志是否清醒。 方法用“轻拍重喊”,观察其反应。 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病情多 为严重。,(二) 判断病情,(2)气道: 病人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立即检查和清除。气道保持畅通是呼吸的必要条件。,(3)呼吸: 判断是否有呼吸。,(4)循环: 也就是判断是否有心跳。通过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来断,若无则应立即胸外心脏挤压术。,(5)瞳孔: 就是黑眼球中央的“瞳仁”。正常两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敏。若缩小或扩大,对光不反应或迟钝,表示脑病变严重,应及时护送。,紧急呼救,用最精炼、准确、清楚的语言说明以下点: 1你的电话号码与姓名 2病人所

4、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显著标志。 3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大出血。 4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人数。 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呼救电话须知,切记不要先挂断电话!,现场急救的“生命链”,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心肺复苏 (CPR),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什么是心肺复苏,徒手心肺复苏,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方法-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 其目的是利用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使氧气进入血液,血液在人体内循环,血液携带氧气到达脑部及心脏等人体重要部位,以维持生

5、命。 人体死亡不是一个急刹车,而是存在一定时间段的过程。及时有效的救治可以维持生命的继续存在。,心肺复苏的适用情况,心脏病,溺水、触电,中毒、过敏、气道梗阻,CPR,心肺复苏,心跳停止: 救命的黄金时刻: 4分钟以前 现场救命的黄金时刻:几分钟、十几分钟 心肺复苏是一门救命的绝活,CPR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 7-10%,心肺复苏,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简化流程,启动急救系统,启动急救系拿到除颤器,开始心肺复苏,检查心率如有必要开始除颤 每2分钟重复 一次,用力按压,快速按压,原有步骤 修改后步骤,A.保持气道通畅。 C.胸部挤压。 B.人工呼吸。 A.保持气道通畅。 C.胸部挤压。 B.人工

6、呼吸。,CPR操作方法(C-A-B),首先评估环境,确认环境是否安全;,CPR操作方法(C-A-B),检查伤者意识、呼吸,轻拍重唤 胸部有无起伏,CPR操作方法(C-A-B),快来人!救命啊! 我是救护员, 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拨打急救电话120,打完电话告诉我! 有会救护的请一起来救护。,CPR操作方法(C-A-B),CPR操作方法(C-A-B),CPR操作方法(C-A-B),胸骨下半段 两乳头连线中点,CPR操作方法(C-A-B),CPR操作方法(C-A-B),以掌跟按压,CPR操作方法(C-A-B),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CPR操作方法(C-A-B),CPR操作方法(C-A

7、-B),胸骨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CPR操作方法(C-A-B),仰面抬颌法,成人、儿童、婴儿打开气道的差异,CPR操作方法(C-A-B),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CPR操作方法(C-A-B),CPR操作方法(C-A-B),30: 2,儿童打开气道,儿童胸外按压,儿童CPR,婴儿打开气道,婴儿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有

8、效的表现,面色 瞳孔大小 , 对光反射存在 有脉搏及呼吸 眼球能动,手脚抽动,呻吟,恢复体位,1 医生已确定病人死亡 2. 复苏成功,伤者恢复心跳 救护人已筋疲力尽 4. 有别人接替心肺复苏工作,终止CPR的指标,注意事项,实施按压越早效果越好。 尽量不要中断按压。 每次按压必须保证胸部回弹。 吹气量不可过大。,30比2要记牢: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 按压速度:至少100次/分钟 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 儿童大约5cm,婴儿大约4cm 按压:放松=1:1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尽可能将中断控制在 10 秒钟以内,小 结,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止血,搬运,包扎,固定,现场急救的处理步骤

9、迅速对周围环境和伤患情况进行判断 2. 立即呼叫急救系统 3. 进行现场急救 4.预防传染、避免再度伤害,争取时间挽救生命 紧急救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现场救护原则,1 整体意识,全面了解伤情,保护自身和病人安全,2 先救命,后治伤,3 快速、有效止血,4 戴防护用品:医用手套 (可用干净布、塑料代替),止 血,一、血 液,血液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成人血液约占体重的8%; 突然失血20%(约800ml)轻度休克; 20%-40%(800-1600ml)中度休克 40%(1600ml)以上重度休克,危及生命。 止血目的:控制出血,保存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

10、挽救生命。,二、出 血 分 类,按出血部位: 皮下出血 内出血 外出血,按血管分: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鲜红 喷射 暗红 涌出 鲜红 渗出 最危险:动脉出血!,三、止血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操作要点: 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 用力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度。 压迫1015分钟。 保持伤处肢体抬高。,指压止血法,阻断动脉运血,适用范围 -头部、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 止血特点 -止血快速、效果好,但不能长久,指压止血法,1、头前部止血,止血动脉:颞浅动脉 止 血 点: 耳前方颧弓 根部 止血方法:大拇指 出血一侧 颞浅动脉 压向骨面,2、鼻子止血,方法:

11、 、让患者安静坐下,将头部稍微往前倾。 、将纸巾卷起塞入鼻孔,以手指压住鼻翼,并冷敷患者之鼻部,约隔10分钟放开。 注意点: 流鼻血后,头不要后仰,不要平躺;如不能止血或鼻骨有骨折现象引起的出血,就要送医治疗。,3、前 臂,止血动脉:肱动脉 止血点:出血一侧上臂中 三分之一肱动脉搏动点 止血方法: 大拇指或四指同时压住肱动脉至肱骨 同时将前臂抬高,4、手 掌,止血动脉:桡动脉、尺动脉 止血点:出血一侧手腕部 止血方法:手指压迫,5、手指,止血动脉:指动脉 止血点: 出血手指 两侧根部 止血方法:拇指与食指,6、下 肢,止血动脉:股动脉 止血点: 出血一侧大腿上三分之一内侧 止血方法:手掌根部或

12、双手大拇指 下肢抬高,适用范围 头部、四肢小动脉、小静脉的出血 大面积毛细血管渗血,加压包扎止血法,3、加压包扎时,不要包扎的太紧,防止组织 因缺血坏死,1、开放性骨折出血,骨折的断端是否回纳 2、打结的结头是否可以打在伤口上,?,NO!,注意事项,适用:上、下肢大出血,指压止血法或 加压包扎止血法无效时 止血动脉: 上肢肱动脉-上臂上1/3处 下肢股动脉-大腿上1/3处,止血带止血法,止血材料 止血动脉 止血部位,布带绞紧止血法,五固定,标明止血时间,一垫,二 结,三拎 四绞,不轻易上止血带 不得直接扎在皮肤上 松紧适宜 记录上止血带时间,用红色布条标明 每隔40-50分钟松解35分钟,最长

13、不超过 2-3 小时 禁用电线、细麻绳、铁丝、尼龙绳和编织带 代替,注意事项,包 扎,目的: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压迫止血、固定骨折 要求:伤口封闭严密、松紧适宜、固定牢靠 轻、快、准、牢 敷料:三角巾、绷带、自身物品-衣 服、围巾、毛巾、帽子、手绢等,包扎注意事项,打结避免压迫:伤口、眼、乳头、男性生殖器 包扎后要露出远端肢体末梢观察血运情况 敷料要够大够厚,先盖后包,平整保护皮肤 乳房下、腋下、两指间、骨隆起部分一定加垫,暴露伤口 尽可能使用消毒物品 没有条件时可进行简单的烧烤(如篝火、酒精灯、打火机等),伤口处理,如遇有大面积或较深的伤口时,在伤口上不要直接使用碘酒、酒精; 骨折断端及身体

14、外露的内容物不能回纳; 离断的手指不能直接放入水中、冰中、酒精中。 伤口异物不要轻易拔除,必要时可剪短加以固定,以便搬运。,注意事项,不拔!,异物插入,异物插入处理,三角巾包扎法,1、帽式包扎法,适用范围:头顶部外伤 包扎材料:敷料,三角巾 包扎步骤:,风帽式包扎法,适用范围: 枕后部、面部外伤 包扎材料: 敷料、三角巾 包扎步骤: 枕后部外伤 面部外伤,2、单肩包扎法,燕尾式 大片在后,在上!,3、单胸包扎法,顶角位于伤侧,气胸的处理,封闭,敷料,包扎,加压包扎,气胸包扎法,4、腹部包扎法,腹部包扎法:适用于腹部外伤或肠突出 包扎步骤: 腹部外伤 肠突出包扎法,腹部包扎法,5、膝(肘)关节包

15、扎法,包扎步骤:,绷带包扎法,环形法 蛇形法 螺旋法 螺旋反折法 “8”字法 回反法,环形法,1)适应症 通常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如胸、四肢、腹部。 2)操作方法 将绷带作环形缠绕,第一圈作环绕稍呈斜形,第二圈应与第一圈重叠,第三圈作环形。,螺旋法,1)适应症用于四肢和躯干等处。 2)操作方法使绷带螺旋向上,每圈应压在前一圈的1/2处。,螺旋反折法,1)适应症用于四肢包扎。 2)操作方法先作螺旋状缠绕,再把绷带反折一下,盖住前圈的1/32/3,由下而上缠绕。,“8”字法,1)适应症多用肩、髂、膝、髁等处。 2)操作方法包扎法是一圈向上,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一圈的1/

16、2。,回返法,1)适应症多用于头和断肢端。 2)操作方法绷带多次来回反折。第一圈常从中央开始,接着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包住,用作环形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此法常需要一位助手在回反折时按压一下绷带的反折端。,回返法,方法:,绷带包扎5种,环形,螺旋,螺旋反折,8字包扎,回返,固 定,骨 骼 外力的撞击 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什么叫骨折 ?,骨折的分类,闭合性骨折:指骨折处皮肤完整,骨折断 端与外界不相通 开放性骨折:指骨折的断端刺破皮肤,与 外界相通,骨折的症状,骨折固定的目的,制动止痛 防止伤情加重 包扎伤口,骨折的三不原则,不冲洗 不上药 不复位,骨折固定的材料,急救包: 组合夹

17、板、三角巾、绷带、敷料 就地取材: 树枝、棍棒、硬纸板、衣被、毛巾、布条、手绢、领带、自身肢体等,骨折固定注意事项(一),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 严禁盲目进行复位 疑有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时不可让伤员试行站立,夹板长度-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 在关节和骨头突起部位或间隙部位-加垫 松紧度要适宜 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骨折固定注意事项(二),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 骨折的断肢、断指(趾)要用干净的敷料包好,最好低温保存,随伤员一起送往医院,以便再植。,骨折固定注意事项(三),骨折固定的方法,1、肱骨骨折(上臂):,固定方法: 包扎(开放性骨折) 在骨突

18、部位加垫 夹板放置伤肢外侧 三角巾折叠成合适宽度固定肱骨上端 三角巾小悬臂固定,2、前臂骨折,固定方法: 包扎伤口 前臂放置功能位 骨突部位加垫 夹板托于下方 三角巾固定桡骨上下端 三角巾大悬臂固定,前臂骨折固定包扎示意图,3、股骨骨折(大腿),固定材料:腋窝至脚跟长的夹板一块 腹股沟至脚跟长的夹板一块 布垫六块 固定方法,1,2,4、小腿骨折,取仰卧位 用敷料围绕颈部一圈 上颈托 若无颈托,在肩部加垫制动,5、颈椎骨折,仰卧在硬担架或硬板上 骨突或凹陷处加垫或填塞 用三角巾固定在硬担架或硬板上,6、脊椎骨折,目的: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和处理,必须尽快地脱离险区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使用正确的搬运方法和运输工具,可以减轻伤员的痛苦,挽救伤员的生命,为医院的治疗赢得时间。,搬 运,搬运注意事项,1 动作轻 避免震动 2 搬运三原则 不扭曲 不挤压 不同方法 3 注意保暖 呼吸道畅通 4 观察生命体征 病情变化,搬运的方法 单人徒手搬运法,扶持法 抱持法 背负法 拖行法 下梯法 爬行法,爬行法,多人徒手搬运法,双人拉车式 双人椅托式 四人椅托式 双人扶持式 34人平台法,双人搬运法,适用于重伤员和脊椎损伤的伤员 方法: 分别站立在伤员侧的头部、背部、臀部和下肢 一起蹲下,双手平抬伤员的

网址:野外生存技能应急避险和紧急救护指南.ppt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8960

相关内容

野外生存技能应急避险与紧急救护指南
野外生存技能与应急
应急技能生存与自救指南.pptx
野外生存技能:应急救援员的综合素养
民防 第八讲 应急生存技能与外伤救护.ppt
省地图院开展救援急救野外生存和逃生演练技能培训
应急生存技能.ppt
应急避险与生存自救
应急生存技能..ppt
应急生存技能的.ppt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