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读书摘录
'时尚书籍摘录': 如《穿Prada的恶魔》中的时尚观点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时尚穿搭技巧# #读书分享推荐#
整理时该做的,大致上只有两件事,那就是「判断物品是否要丢掉」和「决定物品的定位」。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谁都能完全彻底整理。
房间并不会自然就乱成一团,是住在里面的自己把它弄乱的。
有句话说「房间的混乱就是心情的混乱」,而所谓乱成一团的状态,所代表的就是物理现象之外明明大有问题,却被眼前乱七八糟的感觉所蒙骗的状态。 弄乱这种行为,是人类想要逃避现实时的防御本能。
整理首先就要从丢东西开始。直到「判断」的作业结束为止,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自制力,警惕自己绝对不要着手去做收纳的动作。
不能按「场所类别」整理,要按「物品类别」整理。「按场所别•房间别整理」是整理上的致命错误,因为在整理之前的阶段,同一类的东西往往都分散在两个以上的收纳场所。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不经任何思考,就按「场所别•房间别」开始整理,就会不知不觉都在整理同样的东西。在收纳场所分散的状态下,按场所别整理,永远都整理不完。
「整理是节庆,不能每天都整理。」整理有两种:「日常的整理」与「节庆的整理」。所谓「日常 的整理」,单纯指 「东西用完后,放回原位」。只要戏剧性地体验过一次整理完毕的完美状态,就不会想再回到以前乱七八糟的情况。
首先,要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丢掉」。当彻底整理完毕时,眼前的景色会突然改变,仿佛自己所在的世界一瞬间就改变般的压倒性剧变。然后,无论是谁,都会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下定决心:「不想再住在像以前那样的房间里。」为了能够有效的整理,必须死守的一个重点就是:绝对不要搞错步骤。整理时必要的作业就只有「丢东西」与「决定收纳场所」, 而且一定要先进行丢东西的作业。更重要的是,要做完一项后才能做 接下来的作业。 所以,在「丢东西」的作业结束之前,不可以去想收纳的事。
在丢东西前,先思考「理想的生活」,最好思考要具体到能够明确想象出自己「在整理好的房间里生活的样子」。
「碰触时是否怦然心动?」把东西一个一个拿在手里,留下令你心动的东西,丢掉不心动的东西。这样就是判断是最简单又正确的方法。重点就是,一定要碰触到。比如说,打开衣橱的门,眺望挂在里面的衣服,千万不能觉得:「嗯,这个嘛!全都很让我心动啊!」重要的是要「一件一件拿在手里,试着触摸」。在触摸东西的时候, 试着去感觉身体的反应,就会发现自己的反应会明显地因物而异。
同类的东西全部集中后,再一口气判断。诀窍就是 「把物品从收纳空间里一样不剩地全部拿出来,集中在一个地方」。为什么把物品集中在一处这件事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有必要正确 掌握自己目前到底拥有多少东西。
整理就是「透过物品与自己对话」。在判断作业期间,营造出一个尽量安静、能够让你心平气 和的环境,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最理想的状态是连音乐都不要放。如果眞的是没有音乐就没办法静下心的人,那么请选择没有歌词、旋律不强烈,类似环境音乐的乐曲。
对于觉得「没办法丢掉」的东西,请重新思考「这项物品所具备的真正功能」。对于「虽不心动,但就是没办法丢掉」的东西,请一一思考它们的任务。 然后你就会发现,出乎意料地,很多东西其 实已经完成它们的任务了。唯有好好地面对物品为我们完成的任务, 表示感谢然后放手,在物品与我们的关系中,才算是完成了「整理」 的动作。
「顺利丢掉东西的基本顺序」如下:一开始是衣服, 其次是书籍、文件、小东西,然后最后才是纪念品,这是最佳顺序。
①最初先从衣服开始。如果想要更有效率,建议可以把 服先粗略分类,再一口气进行选择。衣服分类可以大致分如下:
• 上衣(衬衫、毛衣等)
• 下半身(裤子、裙子等)
• 外套(夹克、西装、大衣等)
• 袜子类
• 内衣类
• 包包
• 配件(围巾、皮带、帽子等)
• 季节性衣物(浴衣、泳装等)
• 鞋子
首先,从家里所有收纳的衣物集中起来。不论是衣柜抽屉、卧室衣橱,或床底下的收纳箱,重点就是「一件不剩全部集中起来」。要选择以过季衣服为值得纪念的整理节庆的起点,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下季时无论如何都还想要再穿吗?」「如果今天气温突然变了,现在马上就想穿吗?」如果靠着过季衣服渐渐掌握自己心动的判断基准之后,不妨试着按照这样的作法紧接着挑选当季的上衣、裤裙吧! 重点就是,一定要把所有衣服从收纳空间里拿出来、堆在地上, 然后定要一件地拿在手里,触摸之后再做判断。
「因为丢掉可惜,所以就当家居服」,万万不可!最糟糕的就是,在家时穿着一整套运动服。如果整天都穿着运动服,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一个适合运动服的女生。
衣物的收纳:「折叠收纳法」一举解决收纳空间的问题。衣服的收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只使用衣架挂在吊衣杆上的「吊挂收纳」,另一种则是折好后排列收在抽屉里等的「折叠收纳」。我也明白,这么一写,很多人很容易就被怎么看都比较简单的「吊挂收纳」 所吸引,但我绝对比较推荐以「折叠收纳」为中心的收纳方式。首先,从收纳力的问题来看,「折叠收纳」与「吊挂收纳」根本无法相比。当然也因衣服的厚度而异,例如可以挂十件衣服的空间,只要折叠方法正确,就可以收纳二十到四十件衣服。衣服的收纳问题,只要能好好折起来,其实几乎都可以解决,这么说一点也不为过。折叠的效果还不仅于此。其实,折衣服真正的价值就在于透过用自己的手碰触衣服,把能量倾注到衣服当中。当主人好好地用手触摸、整理时,对衣服而言也一种非常舒服、被灌注了能量的行为。因此, 折得好的衣服,皱折会被整平,衣服的质地也会精神突突地活了起来。折衣服,不单单只是为了收纳而把衣服折小的作业,而是慰劳总是支持自己的衣服,向它们表达爱意的行为,透过折叠的过程,可以确实地触摸到衣服,还可以注意到「啊!这里的缝线掉了」或「这件衣服也差不多 不能再穿了啊!」之类的细节。折衣服,换句话说就是和衣服的对话。
衣服的折法:完全刚好、最正确的折法。「直立」是收纳最基本的原则。虽说是正确的折衣方法,但重点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折好时必须变成个光滑简单的长方形」。首先把前后衣身(除了袖子和领子之外的部分)稍微往内折(此时袖子的折法可随意折),做出一个纵向较长的长方形后,剩下的则配合衣服的高度调整,折成四折或六折都可以。基本的作法就只有这样。实际上折的时候,有时候不管怎么折都很「松垮」。虽然大致上折成四角形了,但却整个软趴趴地靠不住,就算想直立着收纳, 也马上就倒下来。如果会变成这种状态,那就是这种折法不适合这件衣服的征兆。其实,每一件衣服都分别有各自的「黄金点」,让它们在折好时能够正好挺立。所谓的黄金点,就是对那件衣服而言最舒服、最适合的折法。黄金点会因衣服的质地或大小而有所差异,所以必须不断尝试改变折法,从中找出最适合的一种。话虽如此,但这过程其实并不难。通常只要调整一下直立时的高度,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黄金点。秘诀就是,布料柔软轻薄的衣服,宽度和高度都折得小一些,而布料松软较厚的衣服,则可以折得比较宽松一些。此外,折的时候, 从布料较薄的角落开始着手会比较容易。
衣物的摆法:把心动的感觉带进衣橱的绝招。一般来说,大衣、西装、夹克、 裙子、洋装等适合「吊挂收纳」。对于要挂起来的衣服,我的选择基准是「挂起来时,衣物本身会感到开心」。当风吹过时会翩翩起舞、摇曳生姿、 满心欢喜的衣服,或是一板一眼拒绝被折起来的衣服,我就会老老实实地把它们挂在衣架上。「吊挂收纳」会使得衣橱里乱七八糟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挂的方式弄错了。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把同类的衣服全都挂在一起,并请明确地分成夹克区、衬衫区等来吊挂收纳。完美维持「吊挂收纳」的独门绝招, 那就是,把衣服按「往右上方」的排列方式来吊挂。换句话说在面对衣柜时,左边要收纳重的,右边要收纳轻的衣物。 具体来说,左边最好放衣长较长、质料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然后愈往右就愈要收纳衣长较短、质料较轻、颜色较淡的衣物。 如果用类别来说,面对衣柜时,由左至右要按大衣、洋装、夹克、 裤子、裙子、衬杉的顺序来挂衣服。这是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由于每个类别的重要性会依个人打扮风格有所差异,但请按自己的感觉,营造出整体上「往右上方」的平衡。然后,每个类别中,也要分别以往右上方的顺序来排列。
袜子类的收纳:袜子或丝袜都不可以绑起来。首先,丝袜的正确折法如下。把绑在一起的丝袜解开,左右脚的 部分重叠后纵向折成-半,然后再折成三等分的长度。这时的重点是, 要把脚尖的部分往内折,腰的部分稍微多留一点凸出去。在这个状态下,再由下往上卷起,卷完时如果腰的部分在最外面,就代表前面都做对了。半统丝袜也是用同样的折法。裤袜等稍微厚一点的就先折成 两等分会比较容易卷起。总之,最后只要结束在如同寿司卷的状态就可以了。收纳时,要把丝袜直立放入抽屉里,让漩涡状那一面朝上。如此一来,只需一眼就能马上掌握自己所拥有丝袜的数量,因为 没有绑在一起,也不会造成丝袜的损伤,更不会把丝袜弄皱,穿得时候也轻松,百利而无一弊。
袜子类的折法更简单。先把袜口被翻过来的部分还原,把左右脚的袜子重叠,用和衣服同样的诀窍折起来。像运动袜之类的鞋内袜,就简单地对折。短袜就折三折,长袜就折成四至六等分,长度只要配合 收纳用抽屉的高度即可,一点都不难。折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折好 时变成单纯的长方形」为目标。
换季:从此不需再换季的收纳法。把无论当季或过季的衣服都整理成随时可用的状态,从此不再有任何调换抽屉顺序等的动作。诀窍就是不要把衣服做太细的分类,而是把衣服按「偏棉质」 「偏羊毛」等质料大致分类后,放进抽屉就好。但即便如此,万一收纳空间还是不够,不得不把过季衣服收起来时,就不妨在收纳方法上想点办法。比较推荐能够轻松取出物品的抽屉型收纳。
书的整理法:把所有的书排在地上,一一触摸。书籍大致可分四类。
•一般书籍(通俗读物)
•实用书(参考书、食谱等)
•观赏用(写真集等)
•杂志
还没看的书:觉得总有一天会读,「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会重读的书,其实是微乎其微。书的意义在于写在书上的资讯, 而「书架上有书」这件事本身毫无意义。换言之,我们读书,是在追求阅读的经验。读过一次的书,就是「已经体验过了」。就算没有牢记内容,全部的内容应该已经都进入你的内在。因此,整理书的时候,请完全不需要考虑会不会再读、是不是已经记住,只需要一本一本拿在手上,用是否感到心动来判断即可。只需要留下拿在手里会真的令你感到心动,光是看到它摆在架上就会觉得 「有这本书在这真幸福!」的书就好。即使是别人推荐的书,或是一直想看的书,只要错过了阅读的机会, 就趁此时彻底地放弃吧!或许买的时候你的确想看,但到头来这种书的任务就是告诉我们,这本书并没有读的必要。读到一半的书也不需要读完,因为这种书的任务就是读到一半。
应该留下的书:「进入名人堂」的书,毫不犹豫地留在身边吧!
时效是书籍最重要的元素,与它相遇时就是该读它的「时机」。 为了不错过这一个瞬间,建议不要在手边囤积过多书籍。
文件整理:「把文件全部丢掉」也没问题。除了「现在正在使用」「近期内都会需要」「需要一直保管」的文件之外,不符合这三项条件的就全部丢掉吧!顺带一提,这里所说的「文件」,不包含以前收到的情书或日记等。在一口气整理完这些与心动无关的文件后,剩下的文件该怎麼办呢? 我的文件整理法非常单纯,只分为两大类。不是保存,就是待办。 文件基本上是全部丢掉,但硬是要留在手边的话,就按这两项来分类。
首先是待办。顾名思义,这类文件是自己必须处理的文件。譬如必须回复的信件、预计提交的报告、打算阅读的报纸等,都属于这个 别。不妨做一个用来装这类文件的「待办专区」吧!重点是这个专区只能有一个,而且绝对不能分散各处。我推荐的方法是,用一个可以把文件直立放入的直立型收纳盒来当待办区。把待办文件全都放进这个盒子里,不需分类。
至于保存的文件,则按使用频率再分成两类。但不做复杂的分类, 一种是使用频率低的文件,换句话说就是契约相关文件,除此之外就是使用频率高的文件。契约相关文件单纯就是指保单、保证书或租赁契约等。虽然很不甘心,但唯独这些文件,就算不心动也必须自动保管起来。由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会自己拿出来用,所以这类文件在保管上也最可以偷懒。 我建议的收纳方法,就是不用想太多,用最普通的 L 型资料夹收在一 起就好。 最后就是使用频率高的保存文件,换句话说就是非契约类、但仍保管起来的文件。譬如杂志剪报、研讨会的摘要等,自己会时常想要拿出来看的文件,就归入这一类。因为这一类文件若无法整理成像书籍一样容易阅读,就会失去保存的意义,所以适含用资料簿来收纳。其实这类文件最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明明是没有也无所谓的的东西, 但就是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增加。整理文件的关键,可说就取决于如何减少这一类的文件。
总结来说,文件分为待办、保存(契约书)、保存(契约书之 外)三种。重点就在于,每一类都要分别用一个盒子或资料夹统一收纳,而刻意不按文件的内容来分类。换言之,可以使用的盒子或资料夹最多只有三个。千万不可以忘记的是,这个待办的收纳盒基本上是以「清空为前提」。 换句话说,请你了解,若待办收纳盒里还留有东西,就意味著你的人生中还有尚未完成的待办事项。
各种文件:麻烦的文件这样整理。
研讨会资料,参加讲座前,请先有心理准备,在研讨会上发的资料全部都要丢掉。 如果丢掉之后觉得可惜,再去参加一次同样的讲座就好。还有一点, 要马上付诸行动。 反过来说,我认为人们就是因为手边随时都有资料,所以才不 付诸行动。
信用卡消费明细。信用卡消费明细也请全部丢掉。经确认、了解,记录在家计薄上后, 就应该马上丢掉。
电器产品等的保证书。首先,大前提是把这些说明书都丢掉。回到保证书的话题,我最推荐的管理法,就是不分类、全部一起收进普通的 L 型资料夹里。
贺年卡。若想留下来作通讯录,那只要留下其中一年的贺年卡即 可。第二年之后的贺年卡,除了让你心动的之外,赶紧全都丢掉。
已经用完的存折。已经用完的存折就是用完了,不会再反复拿起来看。
薪资明细表。确认完内容的瞬间,任务就已结束。
小东西类:只留下「心动的」,而不是留下「可能会用到的」。
•CD.DVD 类
•保养品
•化妆品
•饰品
•贵重物品(印章、存折、卡片类)
•机械类(数位相机、电源线等「有电器味道的物品」)
•生活用具(文具、缝纫工具等)
•生活用品(药品、洗衣粉、面纸等消耗品)
•厨房用品、食品
•茶具
零钱:赶快拯救四散的零钱吧!在家中发现零钱时,我所采取的处置就是「立即送进钱包」,绝对不会放进存钱筒。零钱这种东西实在也没有必要集中在一个地方, 所以发现时立刻放进钱包里才是正确答案。因为若把零钱放进存钱筒 里,只不过是把零钱换一个地方放而已。尤其是常年都住在同一个屋子里的人,经常会出现一种状况, 就是毫无目标地持续把零钱存起来,但却从未见过真正去银行换 钱的例子。「不知不觉存下来,没想到还满多的,有点开心耶!」如 果你是基于这种目的存下零钱,现在正是去换钱的大好时机。
礼物类:送礼物,与其说送的是礼物本身,更重要的是传递心意。因此,对这些礼物说声「谢谢你让我在收到的那一刻感到心动」后,就可以丢掉了。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你能打从心底感到欢喜地使用收到的东西。 但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使用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是完全不用就直接收起来,但每次看到时都觉得难受,这些状况应该都不是送礼的人乐意见到的。 为了送礼人着想,请务必把它们丢掉。
购买手机时的整组包装盒:买回来之后请马上丢掉。
用途不详的电线:只留下自己确实能够掌握用途的电线,莫名其妙的电线就丢了吧!
衣服的备用钮扣:不会用到。如果这件衣服是你爱穿到连扣子都掉了,根据几乎所有案例显示,当 扣子掉时,就是它的寿终正寝的时候了。不过,像夹克、大衣等你特别想要长久珍藏的衣服,不妨在购买的时候就把备用钮扣缝在内侧。
电器产品的外盒:为了不知何时才会遇到的状况而占去空间,而且摆的还是一点 都不可爱的箱子,你不觉得这才浪费吗?
坏掉的电视或收音机:拥有这些东西的必要性是零。
「永远不会来的客人」专用棉被:如果 确定客人定期会来的话也罢,但若是一年最多只有来一、 两次,实在不需为他们准备专用的寝具。实际上,久久才拿出来一次的寝具,往往已经满是霉味,也无法给客人用了。
留作旅行时用的化妆品试用包:化妆品试用包的使用期限不一,有的是两个星期,有的则是一年。
因赶流行而购买,但束之高阁的健康产品:减肥用的弹力带、优格菌种专用的玻璃瓶、可以搾豆浆的果汁机、 能够体验骑马 气氛的减肥机器……在电视购物买回这类健康产品,只要对它们说声「谢谢你带给我买下瞬间的心动」「谢谢你让我变得更健康了一点」,就丢掉吧!
因为免费而不知不觉就收下的赠品:装在宝特瓶上的清洁刷头、印有补习班名字的原子笔、在某活动 上拿到的扇子、买饮料时送的吊饰、在超市店头活动抽奖时抽到的塑胶杯组、印有啤酒品牌名的玻璃杯、印有药品名称的便利贴、只有五张的吸油面纸、过年去拜年时人家送的月历 (还一直都是卷筒状,没有打开过) 或万用手册(过了半年都完全没用)。 你当然不可能心动,对吧?请毫不犹豫地全部丢掉。
纪念品:千万别把老家当作纪念品的避难所。「纪念品」要丢要留的判断基准,终究也还是要用自己的手触摸后,扪心自问:「我现在心动吗?」
照片:比起收藏回忆,不如爱惜现在的自己!把所有的照片从相簿里拿出来。最好一张一张仔细检视。然后你就能亲身体会到,心动的照片与不心动的照片竟是如此泾渭分明,连自己都惊讶不已。
空间的使用不该是为了过去的自己,而应该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把过多的库存让给别人、捐献出去,或 是拿到二手店去卖等,总之把它们处理掉。重要的是,先正确掌握自己所持有的库存量,再把它缩小到维持所需的最低限度。
当开始整理,东西持续减少后,发觉属于自己适切数量的那 一刻就会来临。我称这一刻为「适切数量的转折点」。不可思议的是,一旦通过这个转折点,往后东西就绝对不会再增加,因此也绝对不会再次变乱。适切数量因人而异。经过整理、物品减量之后,自己在生活中重视的是什么,还有价 值观,都会变得一目了然。并非是要一味地追求物品减量、有效收纳, 而是要去尝试用心动的感觉选择物品,并学习用自己的基准享受生活。 我认为这就是整理的奥义。
只要决定了所有东西的定位,就算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也能不假思索地把房间整理好,每天就能拥有更多开心生活的时间。 决定物品定位时的重点就是:「毫无遗漏地决定」所有物品的定位。为什么所有的物品都应该决定定位,那是因为若有任何一个东西流离失所时,房间变乱的可能性就增加。
当你变得能够正确地选择物品时,不知为何所留下的量就会恰好可以收进你现在你住的房子、你现在所拥存的收纳空间,这 才是「整理魔法」。
收纳要「简化至极限为止」。不需要用脑思考、绞尽脑汁。感到犹豫时,就问问房子和物品。
不要分散「收纳场所」。原则就是同一类的东西收纳 在同一个地方,不要分散,仅此而已。一个人独居或有自己房间的人最简单,只要直接按物品类别收纳好, 不需要想得太难。物品的分类方法与丢东西时一样:首先是衣服,次 为书籍、文件、小东西,最后是纪念品。只要按照这个顺序选择,然 后在同一个地方集中创造出收纳空间即可。如果和家人同住,首先要先明确地划分出每位家人的收纳空间,而且绝对不能遗漏这个步骤。此时的重点是,尽可能一个人使用一个区域。换句话说就是一点集中收纳法。
不必理会「动线」与「使用频率」。根据现在生活的动线考虑物品的定位,非但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反而会让收纳场所分散,东西更容易变多。而且往往会忘记什么东西收纳在哪里,结果形成不便于生活的收纳。
不堆叠,「直立收纳」才是王道!衣服折好后,直立放入抽屉中收纳;裤袜也一样,卷起来后直立收纳;抽屉里的文具也一样,订书机的盒子、尺、橡皮擦也都立起来。甚至我还曾把笔记型电脑直立收纳在书架上,就像放一 本笔记本一样。直立收纳可以应用到所有场所的收纳,容易乱成一团的冰箱也一 样。
只要有普通的抽屉和普遍的箱子,就不需要特别的收纳商品。最常使用的收纳圣品,就是空的鞋盒。虽然我尝试遇各式各样的收纳商品,但说到免费就能取得的万用收纳道具,真的无人能出其右。我对收纳商品的评估项目是「大小」「素材」「坚固」「简便」「心动度」,而鞋盒在这些项目的分数都在平均水准之上,最大的魅力是能够广泛运用。再加上最近很多鞋盒的设计都很可爱,更是令人开心。鞋盒有无限的运用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用来装丝袜或袜子,当作抽屉里的隔板。因为鞋盒的高度刚好与丝袜卷起来之后的高度一样。 在浴室,鞋盒也很适合用来收纳洗发精类的库存或洗衣精类等生活用品。在厨房,则可当作食品库存的隔板,或是用来装垃圾袋或抹布的库存。此外,把蛋糕型或塔类糕点的模型等不常使用的烘焙用具,全都集中放鞋盒里,再收纳到橱柜上层,虽然很单纯,但也是颇受好评的收纳法。鞋盒的盖子很浅,所以可以当作托盘来用。放在厨房瓦斯炉下方橱柜,再放上油或酒等调味料,就能避免弄脏底板,也比起 市售的防污垫来得不易滑动,更新的时候也轻松许多。会把汤勺或锅 铲放进抽屉里的人,也可以试着把它铺在抽屉里。由于具备防滑的作用,所以除了能够防止每次开关抽屉时发出铿锵的声音外,也能当成隔板,让其余空间更有效地运用。总之,只要是四方型盒状的容器都行。在整理途中如果看到适合 用来收纳的盒子,就请先集中在一处,保存至全部整理完一遍的时候。而以圆型或心塑等形状特殊的盒子当作隔板时,也很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所以我并不推荐。不过若你对食子本身感到心动,就又另当别论。
包包最正确的收纳法,首先,把材质、大小和使用频率相近的包包组合起来,套在一起。 在把手全都外露的状态下,收进买包包时的防尘袋里(如果没有防尘袋,也可以省略这个步骤)。 让这些包包全部处于一眼就可以看见的 状态,排列在衣柜或壁橱里。如果是衣柜,就放在上层,若是(放棉被用)壁橱,就放在上方的小橱柜里,像排列书籍一样把包包直立排列。在这个包中有包的作业过程中,找出最适合的组合,就像拼图一 般,也是一种乐趣。因为当你发现大小刚好,里面的包包恰巧可以稳稳地与外面的包包互相支撑的绝配时,就会彷彿见证了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一般,不由得感动了起来。
包包「每天都清空」。很多人认为:「反正是每天都会带在身上的东西,所以就一直放在包包里面。」但这可不行。当你习惯把东西一直放在包包里,在换包包 时,常常就会把一些东西留在里面,转眼间就会陷入无法掌握哪个包包里有什麼东西的状态。到了最后,就会落得「啊!没有笔。」「咦? 我的护唇膏放哪去啦?」需要某件物品的时候找不到,结果又得重买的下场。附带一提,在整理包包时最常发现的东西,是街头免费发放 的面纸、铜板、皱巴巴的收据、吃完用纸包住的口香糖等。如果重要的印鑑、纸条、文件或首饰等混杂其中的话,就非常危险了。也许你会说:「咦?每天都要做那麼 麻烦的事啊?」不必担心,因为只要设一个「每天随身携带物品」的专区就很容易办到了。首先准备一个盒子,把定期车票夹、化妆包和员工证等直立收纳在里面。再把这个盒子直接放进衣橱里的抽屉就完成了。放在包包收纳位置的附近会比较方便。
大东西全部收进「壁厨」里。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把季节性物品收在上方的橱柜里。这时, 绝对不可以装在纸箱里再收进去,要像放在书架上一样,直立排列在上方橱柜的前方。若不这麼做的话,这些东西就会一辈子不见天日,直接被打入冷宫。下面的空间则可以收纳电风扇或暖气等季节性的家电产品。
「浴室」和「厨房水槽」什么都不要放。无论是洗发精或任何东西,每次使用过后就用擦完身体的浴巾一口气把水分擦干,再收到浴室之外的收纳场所吧!附带一提,无论是菜瓜布、砧板或是筛子,所有东西我都会晾在阳台。那麼调味料该怎麼办呢?料理台毕竟是烹饪的场所,而不是摆放物品的地方。尤其是瓦斯炉附近经常都有油喷溅的危险,调味料的定位若紧邻瓦斯炉旁,不知不觉就会变得黏呼呼。而且这些瓶瓶罐罐如果一直摆在那里,打扫起来会更棘手,整个厨房也会容易变得油腻。厨房的窄柜里,几乎原本都有设计收纳调味料的空间,所以请好好地收在原本的地方。
「不想被看到的物品」就摆在衣柜里。把只有自己专属的心动空间,装进衣柜等收纳空间之中。也就是说,把海报等装饰在收纳空间的内部,譬如房间深处挂著衣服的墙上、衣柜门片的内侧等。 这个方法,除了可以用来收纳被别人看见会不好意思的东西外, 当然也能放别的。如果有好几幅想要挂起来的海报或画,但全都摆在房间里会太繁复的时候,只要挂在衣柜里,不管挂几幅都没关系。
衣服一买回家就马上拆掉包装和吊牌。不要做无谓的囤积,每次要用时再买,买完之后马上从包装里拿出来再收纳。物品从包装中取出之后,才眞正算是「买到了」。
别小看包装贴纸所制造的「过剩信息」。把商品包装上的贴纸撕掉。看不见的地方也是家中的一部分。透过减少不令人心动的文字资讯,家中整体气氛就会一口气变得安静、沉稳。
如果深入追究就会发现,无法丢东西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那就是「对过去的执著」与「对未来的不安」。
拥有什么东西,就等同于你的生活态度。
因为看不清对自己而言必要的东西或自己追求的东西,所以才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不需要的东西,让自已无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不断地被不需要的东西所淹没。
不必到远处去寻找,也不必买新 的。只要真心地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减少不需要的东西即可。
透过不断地丢东西,就不会想再把判断的责任交给别人。透过丢东西,可以磨练出一个人的决断力。
房间洁净,身体也跟着清爽了起来。首先,整理之后房间的空气自然就会变得干净。因为只要东西 变少,堆积在房间里的灰尘就会减少,而这当然是因为打扫的频率提 高了。当地板重见天日后,只要有灰尘就会很显眼,还有因为变得容易打扫,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更勤劳地擦地或吸灰尘。当房间的空气变干净时,皮肤就会变好。而俐落地活动身体打扫,减肥效果自然指日可待。附带一提,丢掉衣服后肠胃就会通畅;丢掉书和文件时, 脑袋就会变得清楚;减少化妆品等东西,让洗手台或水槽附近变整齐后,皮肤就会变得光滑,这些是我在过去经验中所观察到的改变。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总觉得和丢掉东西相同的部位会有所反应。也真是有趣。
面对真正心动的物品时,判断的速度很快,拿取东西时指尖的动作非常轻柔,注视物品的眼神隐约闪耀光芒。而拿到不心动的物品 时,一瞬间手会停住,歪着头,皱起眉头左思右想之后,砰地一声像用丢的一样放进「留下」的区域里。这种时候,无论在眉间或嘴角都 带着一丝沉重。心动的感情会表现在身体上。
网址:《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读书摘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0285
相关内容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读书摘抄
每天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全本
每一天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读书分享之《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原文摘录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整理,从内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