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律”的生活方式很难坚持?
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持乐观 #生活乐趣# #生活# #个人乐趣#
原创 白鹿 张昕 Dr昕理学
太长不看版:
自律为何总是难以坚持?我们需要找到心中所爱,设定长期目标,拆分短期目标,不必拘泥于细节,允许小节上摆烂,大体上向着既定方向稳步前进。
前阵子鹿sama突然自律发作,每天六点多起床,做早饭,送孩子上学,打扫卫生、洗衣晒被、游泳、跳操、听课、看书、写稿、约客户见面、做晚饭、归置屋子、临睡前再来个护肤全套……经常听到她愉快地一边擦地一边唱“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一步一个深深滴脚窝~一个脚窝~喔哦~”
这种症状不知疲惫地持续了三天,第四天她又掏出手机躺在沙发上“哈哈哈哈”地刷了起来,同时点了一份外卖。
我说:“你怎么不接着自律了?”她说:“累了,耗竭了,接着摆烂了。”我说:“那就好,再这样持续下去我真有点担心你的精神状态,我还以为你是躁狂发作了呢。”
为什么“自律”的生活方式很难坚持?
#1
人无法做到既无热爱又无目标的自律
我们不是做到自律就必然会走向成功,而是有了动机之后才会以更合理的过程来实现自律,而这个强烈的动机才是让你成功几率更大的原因。自律不是目的,它甚至不是手段,而是有了驱力之后自然而然形成的外在表现,而非成就某项事业的核心。
我们有时候会误把过程当成目标,但其实自律是过程中的坚持。但这个坚持,一定是来自某种强大的驱力才能长期的可持续的进行。这个驱力可以是内驱力(热爱),也可以是外驱力(目标)。
举个例子来说:
假如我本来就很享受运动,所以我每天锻炼,于是我获得了好身体,还练出了八块腹肌——这是内驱力导向的自律;
假如我是个小演员,导演说如果我瘦30斤就能演主角,于是我每天锻炼,练出了八块腹肌——这是外驱力导向的自律。
反之,如果一个人既不喜欢运动,又没有强烈的外部刺激去促使他运动,只是单纯觉得“我好像有点胖了,该减肥了”,就很容易“不自律”。
因为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付出很多心理和身体的能量,而得到的反馈又不是即时的,见效慢或效果微弱,都容易让人再度陷入摆烂。
所以说自律最重要的动力是热爱感和目标感,大多数人没法做到既无热爱又无目标的自律。
#2
自律不必拘于形式和细节
自律不必“假用功”。就拿看书来说,有些人早上六点起,夜里一点睡,坐在桌前面特别用功,一本书抄十几遍,其实一点都没过脑子;而有的人看起来甚至连一点笔记都没记过,其实他的思考十分烧脑,对所接收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汇总连接,后者就是真自律,前者只是假自律。(其实需要的就是我们老祖宗讲的知行合一)
自律也不必纠结于细节。我自认为算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但我也不会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工作到半夜;我也不会因为今天玩了会儿游戏就焦虑自责然后破罐破摔;我更不会突然发狂打鸡血间歇性内卷然后又筋疲力尽地陷入摆烂。
我未必能做到每天早上6点起床,但我可以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坚定不移,大体上稳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小节上允许战略性地休整(摆烂)。
#3
自律需要目标,更需要分拆目标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目标所以无法自律,其实往往是因为目标太过宏大而不具体。
我们生活中种种问题,根据其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是否明确,可以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模糊的问题”。
比如从我家开车去北大就那么一条路,我的出发点明确,目标地明确,道路明确,那么“我要从家去北大”就是一个“界定清晰的问题”。
但又比如“我要成功”这样一个问题,初始状态是什么?目标状态是什么?中间有多少路径?走什么路径?——都是模糊的,懵懂的,无标准答案的,这就是一个宏达但又不具体的“界定模糊的问题”。
但是好在,“界定模糊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无限细化和分解,转化成“界定清晰的问题”。
比如,你可以自己设定一下你心目中“成功”的概念是什么。假设啊假设,我心中的“成功”是成为中国心理学界的专家,那我们就可以开始拆分目标了:考上心理学博士——进一步拆分的话,就是考北大还是北师大?出国读博还是在国内直博?平时要看哪些书?申请博士的时候要分哪些步骤?学习计划从年计划,拆分到月计划,再到每周的计划,每天的计划。
有了这样的细分的清晰的目标之后,你会发现你自然而然地就“自律”了。
有人问我:“我好像除了吃喝玩乐睡觉,其他没有什么热爱的事情,也没有目标,那我怎么自律啊?”
那我认为,你坚持吃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坚持每天玩游戏,坚持每天睡觉,这就是你的自律。可能你认为我这是在诡辩,那我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我其实不是诡辩。
//
我家娃自从上小学三年级以来,就迷上了打游戏,根本不用家长监督,每天废寝忘食,见缝插针地玩游戏,周末早上甚至会定闹钟起来玩。这一点让全家人都很发愁,怕他沉迷游戏不思进取。
后来我建议他,周六日可以适当玩游戏,周一到周五不要玩,但是可以把游戏画下来,并可以自己构思剧情进行二次创作。于是他每天回到家,书包一放就开始画画、查字典、写故事,并且和妈妈约好了,让妈妈当他的第一个读者。他又开始了废寝忘食、见缝插针的状态,甚至周末早上定闹钟起来写。
但这次全家人从发愁变成了欣慰,又觉得这似乎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了。感觉每天玩游戏是不好的,但是每天基于游戏进行创作是好的,前者是沉迷,后者是自律。
我的意思并不是我这样教孩子就是对的,更没有要大家效仿的意思。但我觉得,或许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把沉迷的事情换到自律的角度,很多事情就没什么可纠结的了。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副教授
解锁科学姿势
原标题:《自律三天之后,我又陷入了疯狂摆烂》
阅读原文
网址:为什么“自律”的生活方式很难坚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3778
相关内容
自律+坚持=收获作文800字为什么可持续生活方式很重要?
千天坚持+严格自律=成功基石
工作和生活,为什么很难平衡?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贵在坚持
生活那么累,为什么还有人坚持骑行
我们为什么很难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自律的生活方式?
写给自己的40条自律清单,坚持30天,养成好习惯
写给自己的40条自律清单,坚持30天,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