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丨旅游哲学思想逻辑的学术考察及旅游世界关闭问题的提出

发布时间:2024-11-22 16:12

研究论文背后的逻辑推理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学术研究#

摘 要:本文对旅游哲学研究内容中蕴含的思想逻辑作了脉络式的学术考察,认为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理学的关联性思维方式。旅游本质是旅游哲学的逻辑起点之一,但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现象在体量上骤然增大,因而对旅游世界的关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对旅游本质的深度挖掘。与此同时,研究者不断地将时空观渗透进来,包括以时空观看待旅游世界,或将时空观作为旅游本质的研究对象,有关旅游哲学的研究越来越具有和位置有关的主体间性,研究内容由核中走出,徘徊于主客体之间,并通过这种游走不断发展。旅游者通过去远进入旅游世界,去远即游客在意识中或真实地去掉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距离,把旅游世界拉过来,或前往旅游世界。本文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对的概念——还远,指旅游结束后,旅游者离开旅游世界,回到生活世界中,让旅游世界远移,并正式提出了旅游世界的关闭问题。同时,本文提出旅游世界的关闭过程为从旅游世界到意识世界,再到潜意识世界。

关键词:哲学;本质;旅游世界;张力发展;还远

Doi:10.12054/lydk.bisu.123

引用本文:朱玉卓,王艳平. 旅游哲学思想逻辑的学术考察及旅游世界关闭问题的提出[J].旅游导刊,2019(4):50~65.

引言

本文以旅游是什么为出发点,将与其相关的旅游哲学研究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思想性学者总是对哲学感兴趣,在旅游研究领域亦是如此,如曹诗图、曹国新和邓苏(2011)对旅游本质的讨论。哲学问题大多高深莫测,学者对于哲学概念本身的认识也从未统一。胡塞尔认为哲学的本质是反思,而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却认为哲学是一种斗争(甘远璠、李尚德,2008)。哲学一般研究基本矛盾、辩证关系,研究对象多具有抽象性,研究结论也莫衷一是。哲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解惑,但也容易引起争论,形成观点上的对立。

关于旅游哲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旅游哲学与异地性、移动性有关,异地可视为与本地相关联的时空,而时空观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如杨振之、谢辉基(2017)提出旅游本质是诗意的栖居。当居民离开常住地去旅游时,其身份便转换为旅游者,从时间上看,旅游者的身份是临时的,从空间上看,旅游既包含了常住地,也包含了目的地,旅游者的身份可视为一种客串。但在旅游期间,旅游者的态度可能非常认真,把旅游当作一种仪式,或通过旅游进行精神反思,或体验到了旅游所带来的愉悦。当然也有旅游者并不视旅游为一种仪式,而是仅以漫不经心的态度追求热闹。无论持有何种态度,旅游者在旅游结束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认为当时的旅游体验不过是过眼云烟。这说明时空尺度和放置背景的差异,会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产生影响。背景决定现象,现象决定本质,这是基于地理学思考旅游哲学的一条重要路径,体现了学科背景的不同会对旅游哲学的关注点产生影响。

关于旅游哲学已有相应论述,如《旅游哲学研究议题》一书从哲学视角反思旅游现象,围绕旅游的真美善展开讨论(保继刚,2017),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较为偏向于价值观层面,而本文更关注我国旅游研究的哲学问题以及对旅游哲学的个人感知。《旅游哲学引论》(曹诗图,2008)、《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曹诗图,2013a)以“价值、伦理、批判、矛盾、认识”为线索,在哲学范围内思考旅游,而本文更倾向于在旅游中思考哲学问题。

《旅游体验研究的再思》(杨振之、谢辉基,2017)和《作为意向性的旅游:兼论旅游世界的时空构造》(赵刘,2017)中都提到了“去远”概念,本文认为与此相对应,还应存在一个“还远”概念,如果去远意味着旅游世界的开启,那么还远则意味着旅游世界的关闭。

一、文献评述:旅游哲学研究的思考脉络

1. 旅游本质研究:多视角、复杂性与研究转向

杨森林(1998)最先涉猎旅游哲学研究,从主客体、有为无为、求同求异等角度讨论了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在研究初期,旅游学者对旅游哲学的思考多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仅借用一些哲学术语,并没有形成学科自觉性。之后,许宗元(2000)开始讨论旅游本质问题,可将此视为旅游哲学研究的起点。许宗元认为旅游本质在于追求自由与潇洒,从价值观、天人观、人际观、修身观、旅游与政治的关系等角度来剖析旅游的属性。他不仅对旅游事物的本身属性进行挖掘,还通过与常住地社会进行对比,把对旅游本质的判断与外在关联相结合,并融合其他领域已存在的重要理论、社会经验与普遍现象。旅游本质之所以成为旅游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或就在于其可从多种角度进行讨论,且难以形成共识。

事物本质与现象有关,视角多样则现象多样。有学者从人类学视角研究旅游审美(章海荣,2002),有学者从古代历史视角进行思考(李国祥,2005),有学者从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进行研究,也有学者从现象学角度研究旅游现象(张骁鸣,2016)。

对于普通的现象,一旦从现象学角度去认识,涉及意识层面,则立刻变得耐人寻味。一旦探讨与生命体验相关的部分,就会涉及记忆、信号、刺激、感觉等心理、生理、医学领域。意识现象无法脱离意识而单独存在,拥有意识的人都会承认意识现象的存在,却难以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故而此类研究大多晦涩难懂。换言之,现象学的研究对象位于感知之前,即研究感觉在神经与意识中的印象,且还没有到达感知程度,因而现象学的现象与功利无关。但在研究中要排除经验干扰与功利视角,把感觉与感知区分开来的难度极大,而且现象学研究对象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毕竟不仅是老人,年轻人有时也会记错(杨治良、王思睿、唐菁华,2006)。尽管以现象学视角研究旅游本质是很有意义的,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还停留在诠释阶段。

此外,还可从经济学、地理学或物理学视角思考旅游本质,如提出关系旅游的场所依赖理论等。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思考,都会有其他学科视角的渗入,这也源于旅游现象既主观又客观、既被动又主动的复杂性。当人处于旅游世界之中,生活世界中的许多东西都被弱化,有些功能甚至消失,伴随而来的是符号性的增强,但是,旅游文化符号不能被过度应用或滥用,那样反而会助长旅游“符号化”的趋势,并加剧危机;符号化的旅游应当把握一个度,使得旅游的“符号化”和符号化旅游相得益彰(杨振之、邹积艺,2006)。

本质存在于世界之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杨振之,2014),因为旅游本质的深刻性和复杂性,相关研究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成为值得长期深入探索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旅游内容的丰富,旅游现象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似乎成了一个无限大的集合,近距离观察可以看得清楚,但无法掌握全貌,远距离研究可以掌握全貌,但却无法厘清细节。旅游本质位于旅游现象的核心,应该是内藏的,而不是外露的,具有不可直观性(intangible),似乎只能被“遥感”。这也证明每一次对现象本质的推定,都会使现象本身产生坍缩,即每当形成一个认识并得出结论时,就可能丢失了其他与之不同的性质。

随着研究成果的增加,曹诗图等人最先质疑了旅游观念的泛化现象,认为在哲学层面上还是应抓住旅游的本质问题(曹诗图、郑宇飞、黄蓉,2006);也有一些学者转向研究方法论,引进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理论与概念,借力求发展;还有一些学者转向研究包围现象的环境。如此看来,关于旅游本质的研究至少存在3种转向:方法论转向、文化转向和环境转向。其中,林龙飞(2006)另辟蹊径,思考环境哲学与旅游的关系,这一视角很稀缺,意味着旅游哲学可能是来自外部即人或环境的赋予,而非存在于旅游现象之中。

2. 旅游世界:内容与规模

旅游本质尚未清楚,旅游现象总量又不断增加,对于本质研究而言,可谓难上加难。本文认为或可将海量现象视为机遇,不必继续纠结与困惑于旅游本质之中,可将旅游本质的难解归于其复杂性,暂且搁置。旅游现象的迅猛增长,促进旅游世界概念的出现。旅游本质原本被视为一个核,而旅游世界则更加广阔。这一认知转变是有趣的,世界需要探索,随着探索的深入,不断有新的知识被纳入。与本质研究不同的是,关于旅游世界的研究总会有所推进,也不容易导致争论与反驳。

曹诗图(2009)首先尝试分析旅游的精神世界与旅游境界,关注点由旅游本质转移到意识世界,从学科建设角度,提出旅游哲学要研究的内容除旅游本质之外,还包括伦理、本体以及方法论、认识论、实践论等。而对于旅游世界的研究,就目前资料来看,MacCannell最早于1976年提出了旅游世界的概念,在其专著中使用了“有差异性的乌托邦”“非现代世界”等说法。我国有学者认为充分利用间隔年旅游,就是旅游世界的一种具体落实与表现(刘彬、甘巧林、刘晓琦,2013),是以时间特征定位世界,并伴随着空间的移动。

本文认为,旅游世界是基于旅游者立场的且异于常住地的存在,既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包含3个层次的概念:一是个人旅游经验的总和;二是具有物理性质的旅游目的地的集合;三是抽象的意识的集合。这3个层次旅游世界的概念既有所区分,又有所重叠,但总的来说,本文以第三种为基础,即旅游世界是抽象的、意识层面的,但不排除前两种与之重叠的部分。

在对旅游世界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基本问题:旅游世界的内容与规模。从内容上看,旅游世界由旅游现象、旅游经验与旅游想象等组成,既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既可以是行为的,也可以是意识的,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不作区分。从规模上来看,旅游世界可大可小,从客观的物理空间角度来说,旅游世界相当于旅游地的规模,但又不仅限于旅游地的规模,正如龙江智和卢昌崇(2010)所言,旅游世界的实现其实就是一个心境的转换,即旅游世界在物理空间上不能单独存在,旅游者认为的旅游世界其实是目的地居民的生活世界。同时,旅游世界中也会存在非旅游成分,如常住地与目的地的生活和工作等成分都会进入旅游者的旅游世界中。此时,就出现了一个更大的范畴,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旅游世界就需要采用结构性、系统性、关联性的思维方式。

……

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浏览全文,如无法打开,请在跳转页面点击右上角“在浏览器打开”;本刊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提供PDF全文下载。

作者简介

朱玉卓(1994— ),女,辽宁沈阳人,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

E-mail:245043482@qq.com

王艳平(1962—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日本千叶大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地理学。

编辑部微信号▼

END

文/图编辑:崔秀娟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

网址:研究论文丨旅游哲学思想逻辑的学术考察及旅游世界关闭问题的提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3959

相关内容

“2022生活哲学研究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华侨大学2022生活哲学研究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 >> 教育研究
新时代旅游空间生产的日常生活转向
springboot毕设 旅游攻略平台 程序+论文
中国旅游报 | 从甘孜旅游开始,AI“让世界触手可及”
哲学问题的特质——日常生活的“三个问题”与哲学的“三个问题”比较
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
新的课程标准:学习逻辑=生活逻辑+学科逻辑?
哲学的“日常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