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家务”冲上热搜:“被看见”就是一种意义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志愿服务被视为一种公民义务,需要定期完成。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志愿服务#
□李怡璇 (复旦大学)
近日,“隐形家务”冲上了微博热搜。在#被隐形家务震惊到了#词条下,上千条留言讨论着“洗碗后擦洗水槽和菜板”“扫地后清理扫帚上的污渍”“用完的东西归类”等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的家务。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是“把一件事拆成多件事,制造噱头”。
“隐形家务”原词来自日本,也被称作“无名家事”。日本著名撰稿人梅田悟司在《无名家事图鉴》中罗列了生活中各种“一般没人提起、说不出名字、但又必须有人去做”的家务,例如,将晾干的保鲜盒容器和盖子组合并重新归位,定期清洗排水口的黏液和头发。
承担这些微不可察的劳动的往往是母亲或妻子。伊芙·罗斯基在《公平》中提出,女性所做的隐形体力和脑力劳动会让婚后家务在“公平分担”的表象下依然更多地被女性承担。
这一现象在我国同样广泛存在。《数字经济、家庭分工与性别平等》调查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非但没有扭转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反而让丈夫更多承担工作、妻子更多承担家务。《数字时代的“田螺姑娘”:家务数字化与女性劳动隐形化研究》则更细致地表示,“在多数家庭中,女性个体的付出容易成为‘理所当然的’‘不必言说的’”,这细微却又无从言说的琐事却是许多女性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可见,“隐形家务”并非空穴来风的性别对立噱头。作为长期存在的普遍事实,它本身就有被看见的权利、被关注的价值。何况因为“隐形”,它已经长期掩盖了不平等。
对于不少人而言,洗碗后清洗案板、开窗通风等“隐形家务”是“顺手做做”就能完成的事,并不算麻烦。也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比如有人质疑连网上购物这类“买买买”都被视作了“隐形家务”。
然而,在《无名家事图鉴》中,“洗衣服之前补充洗衣液”“把握日用品库存”这类日常琐事却整整有163项,全部完成几乎需要一整天。这些琐碎的小事看似简单,一一完成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也会极大地消耗人的耐心。
另一方面,今天的数字化生活也让许多家务“看起来”更加容易。在家校沟通、生活用品采购、情感关系维护能够线上实现的今天,诸多家务隐匿在手机等设备中,甚至可能被其它家庭成员视作娱乐性的“玩手机”“买买买”。然而,《数字时代的“田螺姑娘”:家务数字化与女性劳动隐形化研究》显示,线上家务劳动同样会让女性产生紧张、疲劳、焦虑等情绪。许多时候,“玩手机”并不是休息,辅导学习、采购用品、社群沟通这些家务只是因为转入了虚拟空间,变得愈发不可见而已。
这样看来,“顺手做做”“小题大做”等观念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隐形家务劳动者的苦涩:琐碎的家务源源不断,但却由于劳动成果的“不可见”,劳动女性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或支持。在这个意义上,“隐形劳动”被更多人看见和了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今年母亲节期间,蓝月亮“妈妈,您先用”广告引发网民不满,足可见越来越多的民众已经意识到传统家务分工和理念的不平等之处。“隐形家务”被看见,无疑能让我们对此了解得更深刻、更细微。
也就是说,“隐形家务”冲上热搜并非挑起性别对立,而是一个本身带有不平等色彩的现象终于被看见。无论“隐形家务”在每个家庭中具体包含什么,它都提醒我们一个看似常识的道理——生活中没有“田螺姑娘”,衣服不会自动回到衣柜,抽油烟机的表面也不会自动清洗。习以为常的舒适背后,隐藏着许多人难以察觉的辛苦和付出。
上万网友“被隐形家务震惊到了”,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震惊”,更不是漠然或指责,而是认识和尊重“隐形家务”本身。毕竟,只有正视不平等,才有理解、协商和改变的可能。
网址:“隐形家务”冲上热搜:“被看见”就是一种意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4261
相关内容
看不见隐形家务,就是看不见女性冲上热搜!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家庭清洁、烹饪等!
【热搜冲顶】自驾享受生活,一路精彩无限
家务干得少了,上网时间多了!做家务的6个隐形好处,一定要看看
不经意的30小习惯,正在悄悄地让隐形家务消失!
只有干过家务活的人,才懂在说什么:“隐形”家务的痛
学会这10个好习惯,轻松消灭“隐形家务”!
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冲突
冲浪是一种什么体验?
厉害!柳州这位妈妈用废纸壳为女儿搭出童话世界~还冲上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