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生活压力管理——针对个性问题的策略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针对个人问题制定策略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训练# #压力缓解策略#
引自2011年《临床心理问题指南》-生活压力(连载下载)
根据前文生活压力的分层次干预策略设计,选择多种干预手段,对来访者逐步(按照咨询预约进程)、逐项(按照各层次中有关因素的轻重缓急)实施相应的各种压力因素管理与控制。
(五)针对个性特征的管理与控制
目的:个性或人格因素具有一定的不可改变性。但通过对来访者实施压力系统的整体分析和讲解,使其相信自身的性格在压力中起到核心作用,则能够让来访者重视平时生活中对自己人格中的某些成分(如完美观念)的及时识别和不断修正,从而推动压力系统的平衡。
方法:由于个性与各种压力因素密切相关,是压力系统模型中的核心因素,也是压力管理的核心对象,故对各种压力因素的干预其实也都会对人格因素产生一定影响。至于直接针对个性特征的管理,则更大程度上是促使来访者对自身人格因素的清晰认识和注意趋利避害,以及对某些行为习惯做自我矫正训练,突出的人格方面问题则需要心理治疗。
1.改变观念 例如,向来访者讲解,他(她)的某些人格特征(如价值观、爱情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在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中起核心的作用;告知目前行为上的“求全、完美”倾向,来源于自身的人格原因;也告知这种人格特征违背“接纳差异、快乐竞争”的系统适应原则。临床实践显示,不少来访者因为这样的讲解和指导,产生认识上的“领悟”,出现“减压”效果。其效果虽持续时间不长(因为人格中的信念或观念系统具有稳定性),但促使其反复出现这样的“领悟”,却是有利于某些人格弱点的矫正。
2.自我矫正训练
人格是经过长期心理社会行为塑造后的一种“定型”,欲使其改变,光嘴上说是不够的,显然也需要经过反向的塑造或训练过程。因此,对存在明确的人格和行为问题的来访者,需要告诉他,个性虽然难改变,但对于某些不良的观念(如绝对化和极端化)、兴趣(如网瘾)与行为习惯(如自我中心,好高骛远)等,只要自己能坚持进行心理行为矫正训练,也是可以改变的。例如,对网络聊天习惯,需要制订和执行严格的时间控制计划,做自我矫正训练。自我矫正时,家庭支持非常重要,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同时行为改变的成就,也反过来促进家庭支持水平的提高,以及其他压力因素的改善。又例如,指导学生做面对“挫折”的各种训练,有利于塑造他们的坚韧性格。
3.心理治疗
人格因素问题的干预,归根结底需要有较长期的心理治疗程序。各种心理治疗策略建立在各种理论框架基础上,其中兼有认知和行为理论优势的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常用手段。
网址:15生活压力管理——针对个性问题的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4293
相关内容
13生活压力管理——应对策略指导压力管理:应对职场压力的策略与方法
压力管理 应对压力的技巧和策略
压力管理策略
压力和压力管理策略
压力管理三大策略
家庭中的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pptx
压力应对策略与时间管理概要.ppt
压力应对策略与时间管理要点.ppt
压力管理的策略有哪些【降低压力的16个策略】.pdf